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碰撞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5-07-27 17:20:07 355次浏览
一种碰撞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碰撞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为保证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质量,国家制定了相关标准GB4715-2005,根据国家标准提供的试验方法,我们设计一种用于检测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碰撞试验的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碰撞试验装置,用于检测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碰撞试验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碰撞试验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定位平台、支撑结构、安装结构、配重结构和试验结构,定位平台、配重结构和试验结构位于主体结构中部,且定位平台水平设置,试验结构与定位平台连接,配重结构与试验结构连接,安装结构位于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杆和第一螺栓,支撑架和支撑杆连接,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主体结构上,支撑杆的顶部与支撑架连接,且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试验结构包括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锤头、摆杆、钢轮毂、滑轮、缆绳和工作重锤,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固定在定位平台上,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与锤头配合,以限制或者释放锤头,锤头通过摆杆与钢轮毂连接,钢轮毂的一端与滑轮连接,钢轮和滑轮均可转动固定在主体结构上,滑轮通过缆绳与工作重锤连接。

主体结构包括两个U型框,以及将两个U型框的顶部连接起来的两个连接杆,主体结构还包括连接于两个连接杆之间的第一横杆,以及连接于每个U型框的两个直立部中部的两个第二横杆,定位平台位于两个第二横杆之间,且与两个第二横杆固定连接,试验结构的钢轮毂和滑轮均可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横杆上。

试验结构的钢轮毂和滑轮通过钢轴连接在两个第二横杆上。

主体结构还包括连接于两个U型框的底部的两个连接板。

主体结构还包括位于其底部的4个支撑脚。

支撑结构和安装结构位于主体结构的第一横杆的下方。

配重结构包括配重臂和配重块,配重臂穿过配重块与钢轮毂的远离锤头的一端连接。

配重块滑动连接在配重臂上,且配重块的两侧上设置有螺孔,通过穿过螺孔的螺栓可将配重块与配重臂固定。

试验结构的缆绳和工作重锤可拆卸的设置在滑轮上。

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第三螺栓、第四螺栓、安装孔、滑槽和第五螺栓,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第四螺栓对应的螺孔,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穿过安装板与支撑架连接,安装孔位于安装板的中部,滑槽位于安装孔的外侧,第五螺栓位于滑槽内。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选用的碰撞试验装置,通过试验结构和定位平台连接,固定了试验结构的位置,当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释放锤头时,工作重锤使锤头旋转3π/2弧度碰撞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检测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性能质量;使用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释放锤头,使其免受外力的干扰,试验碰撞力准确,试验数据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碰撞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重结构和试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和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主体结构;11—U型框;12—连接杆;13—第一横杆;14—第二横杆;15—连接板;16—支撑脚;2—定位平台;21—第二螺栓;3—支撑结构;31—支撑架;32—支撑杆;33—第一螺栓;4—安装结构;41—安装板;42—第三螺栓;43—第四螺栓;44—安装孔;45—滑槽;46—第五螺栓;5—配重结构;51—配重臂;52—配重块;6—试验结构;61—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62—锤头;63—摆杆;64—钢轮毂;65—滑轮;66—缆绳;67—工作重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碰撞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结构1、定位平台2、支撑结构3、安装结构4、配重结构5和试验结构6,定位平台2、配重结构5和试验结构6位于主体结构1中部,且定位平台2水平设置,试验结构6与定位平台2连接,配重结构5与试验结构6连接,安装结构4位于支撑结构3上;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架31、支撑杆32和第一螺栓33,支撑架31和支撑杆32连接,支撑杆32的底部固定在主体结构1上,支撑杆32的顶部与支撑架31连接,且通过第一螺栓33固定;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重结构和试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试验结构6包括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61、锤头62、摆杆63、钢轮毂64、滑轮65、缆绳66和工作重锤67,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61固定在定位平台2上,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61与锤头62配合,以限制或者释放锤头,锤头62通过摆杆63与钢轮毂64连接,钢轮毂64的一端与滑轮65连接,钢轮毂64和滑轮65均可转动固定在主体结构1上,滑轮65通过缆绳66与工作重锤67连接。其中,第一螺栓33的数量为4个。

在试验过程中,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通过定位平台2将锤头62保持在水平方向,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固定于安装结构4上,通过试验结构6和定位平台2连接,固定了试验结构6的位置,使锤头62撞击面的中心能够从水平方向碰撞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当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61释放锤头62时,在工作重锤67的重力作用下,使锤头62旋转3π/2弧度碰撞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进而检测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性能质量,碰撞期间以及碰撞结束后的2min内,观察并记录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状态,不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或故障信号且没有机械损伤或紧固部位松动现象,则为合格。

需要注意的是,在试验过程中,锤头62应免受外力的干扰,试验碰撞力准确,试验数据准确。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对主体结构1的尺寸进行合理设置的方式,保证锤头62的运动范围均在主体结构1内,具体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选择,此处不进行限定。

优选地,通过调节第一螺栓33调整支撑架31在支撑杆32上的位置,可调整安装结构4的高度,以达到调整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高度的目的,使得碰撞试验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

可选地,如图1所示,主体结构1包括两个U型框11,以及将两个U型框11的顶部连接起来的两个连接杆12,主体结构1还包括连接于两个连接杆12之间的第一横杆13,以及连接于每个U型框11的两个直立部中部的两个第二横杆14,定位平台2位于两个第二横杆14之间,且与两个第二横杆14固定连接,试验结构6的钢轮毂64和滑轮65均可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横杆14上。主体结构1还包括连接于两个U型框11的底部的两个连接板15,使其符合人体力学,方便实验人员操作。主体结构1还包括位于其底部的4个支撑脚16,用于固定主体结构1的位置。此外,U型框11的高度在1.2m~1.6m之间,便于实验人员进行操作。

优选地,定位平台2通过第二螺栓21与两个第二横杆14固定连接,第二螺栓21的数量为4个。定位平台2使得试验结构6的锤头62保持在水平方向,保证了锤头62旋转角度的准确性。

可选地,试验结构6的钢轮毂64和滑轮65通过钢轴连接在两个第二横杆14上,保证了钢轮毂64和滑轮65的转动。

可选地,配重结构5包括配重臂51和配重块52,配重臂51穿过配重块52与钢轮毂64的远离锤头62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配重块52滑动连接在配重臂51上,用于调整与锤头62之间的平衡,且配重块52的两侧上设置有螺孔(图中未示出),通过穿过螺孔的螺栓(图中未示出)可将配重块52与配重臂51固定,从而使得当没有工作重锤67的时候,锤头62可以根据需要停在任意角度。

优选地,试验结构6的缆绳66和工作重锤67可拆卸的设置在滑轮65上。当碰撞试验装置不工作时,可将缆绳66和工作重锤67拆卸下来,此时锤头62可围绕钢轮毂64悬停在任何角度,防止锤头62误砸到其他结构或者操作人员;当碰撞试验装置工作时,将缆绳66和工作重锤67与滑轮65连接,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61释放锤头62,使得锤头62旋转3π/2弧度,碰撞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优选地,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和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安装结构4包括安装板41、第三螺栓42、第四螺栓43、安装孔44、滑槽45和第五螺栓46,安装板41上设置有与第四螺栓43对应的螺孔(图中未示出),第三螺栓42和第四螺栓43穿过安装板41与支撑架31连接,安装孔44位于安装板41的中部,滑槽45位于安装孔44的外侧,第五螺栓46位于滑槽45内。第三螺栓42和第五螺栓46的数量为4个,第四螺栓43的数量为2个。第三螺栓42用于调节安装板41的高度,第四螺栓43用于安装板41的定位和锁紧。通过滑槽45和第五螺栓46的配合固定从安装孔44底部向上安装在安装孔44内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不同大小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本碰撞试验装置结构紧凑、美观,布局合理,锤头与摆杆及配重旋转平衡精度高,锤头释放弹簧卡销装置,使锤头免受外力的干扰,试验碰撞力准确,试验数据准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文档序号 : 【 12879343 】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明,陆新春,张立川,张勇,党军
技术所有人: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王连明陆新春张立川张勇党军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用排气道抗柔性冲击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