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人员救助方法、装置及服务器的制造方法
[0033]5服务器
[0034]6服务器
[0035]601通信单元
[0036]602处理单元
[0037]S101 ?S103步骤
[0038]S201?S213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4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用于网络环境中,通过本地与远程服务器之间的指令交互实现功能。
[0042]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人员救助方法,包括:接收发送人员所发送的包含目标人员的至少一项人体特征信息的发现通知信息;从所述发现通知信息获取人体特征信息,并在所述目标人员的相关人员所预存或发布的目标人员特征信息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获取人体特征信息的匹配信息;在所述目标人员特征信息中查找到匹配信息的情况下,通知所述发送人员及相关人员以建立双方联系。
[0043]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目标人员救助方法,包括:
[0044]步骤S101:接收发送人员所发送的包含目标人员的至少一项人体特征信息的发现通知?目息。
[0045]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人员例如为需要监控的人群,如老年痴呆病人,幼儿等;所述人体特征信息包括: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及图像信息中的任意一项。
[0046]优选的,所述发送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来采集并发送所述目标人员的人体特征信息;具体的,可例如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录音功能录下目标人员的声纹信息,或者通过拍摄功能采集目标人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或者通过指纹采集功能采集目标人员的指纹信息等等,该些功能可以很隐蔽地进行,从而避免被例如挟持或拐带目标人员的犯罪分子发现。
[0047]步骤S102:从所述发现通知信息获取人体特征信息,并在所述目标人员的相关人员所预存或发布的目标人员特征信息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获取人体特征信息的匹配信息。
[0048]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关人员例如为目标人员的亲属等,可通过例如在服务器预先存储目标人员的人体特征信息,并可留下所述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等,例如手机号等。
[0049]步骤S103:在所述目标人员特征信息中查找到匹配信息的情况下,通知所述发送人员及相关人员以建立双方联系。
[0050]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的目标人员特征信息匹配与发布或预存的目标人员特征信息匹配上之后,表明已发现失踪的目标人员或目标人员需要救助,则可通过例如通知双方或经双方确认来建立双方的联系,从而使相关人员可通过发送人员来救助到目标人员。
[0051]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发现通知信息中包含多项人体特征信息,在多项人体特征信息均匹配的情况下才进行后续作业,从而加强了判断的准确性。
[0052]请参阅图2,为更加精确地对应失踪人员或被救助人员来提供对应的帮助,以下提供本发明的方法的又一具体实施例:
[0053]步骤S201:接收发送人员所发送的包含目标人员的至少一项人体特征信息的发现通知信息,其中,所述发现通知信息的类型包括:失踪人员信息或被救助人员信息;所述目标人员特征信息亦可分为两部分,失踪人员特征信息和被救助人员特征信息;两种特征信息可分别建立数据库以进行存储,例如,失踪人员特征信息存在失踪人员信息库中,被救助人员特征信息存在被救助人员信息库中。
[0054]步骤S202:判断所述发现通知信息的类型;若是失踪人员信息,则进入步骤S203及S206;若是被救助人员信息,则进入步骤S20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现通知信息的类型可以在发现通知信息生成使通过信令格式、信令内容来加以区分,此处不作扩展。
[0055]步骤S203:在所述被救助人员特征信息中查找是否有匹配信息;若是,则进入步骤S204 ;若否,则进入步骤S205 ;
[0056]步骤S204:在所述建立双方联系后删除该目标人员特征信息;
[0057]步骤S205:等待下一次查找匹配;
[0058]步骤S206:在所述失踪人员特征信息中查找是否有匹配信息;若是,则进入步骤S207 ;若否,则进入步骤S208 ;
[0059]步骤S207:在所述建立双方联系后将所述目标人员特征信息关联于所述发现通知信息;例如进行信息合并等。
[0060]步骤S208:等待下一次查找匹配;
[0061]步骤S209:在所述失踪人员特征信息中查找是否有匹配信息;若是,则进入步骤S210;若否,则进入步骤S211;
[0062]步骤S210:在所述建立双方联系后删除该目标人员特征信息;
[0063]步骤S211:在所述被救助人员特征信息中是否查找到匹配信息;若是,则进入步骤S212;若否,则进入步骤S213;
[0064]步骤S212:在所述建立双方联系后将所述目标人员特征信息关联于所述发现通知信息;
[0065]步骤S213:等待下一次查找匹配。
[0066]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可通过服务器执行,并与发送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电子终端进行通信来建立发送人员和相关人员之间的联系。
[0067]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发现通知信息中还包含由发送人员所采集的目标人员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举例来说,发送人员的移动终端通过例如无线网络等将目标人员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失踪人员信息一并发送至服务器,在服务器在预存失踪人员特征信息中匹配到之后,即可通过与相关人员的电子终端进行交互,以通知发现失踪人员,并可通过电子地图实时生成并显示目标人员的移动轨迹。
[0068]为实现前述服务器与电子终端间的交互,本发明还可提供用于所述电子终端的软件客户端来提供人机交互显示界面,优选是以一套软件客户端来集成对应发送人员和相关人员的人机交互界面,即两者可共用一种软件APP,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使用不同的软件客户端来和服务器通信;以下提供相关实施例:
[0069]如图3a所示,通过电子终端运行软件APP,显示界面上滚动显示服务器发布的图片信息(分为2行,一行显示失踪人员图片,一行显示被救助人员图片),下方区域有2
文档序号 :
【 9709037 】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慧
技术所有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慧
技术所有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