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用于初期慢性阑尾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2025-10-29 17:20:01 448次浏览
专利名称:用于初期慢性阑尾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汤剂,尤其是专治初期慢性阑尾炎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最为多见。属中医学中的“肠痛”范畴,它分为慢性和急性,。慢性阑尾炎多为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主要症状为下腹疼痛并伴有胃肠道功能障碍,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来治疗,这样即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加重了经济负担,但在慢性阑尾炎初期如果即时采用中药治疗,即可使病人缓解疼痛,免于手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初期慢性阑尾炎的治疗,提供一种用于初期阑尾炎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是按照传统的中药熬制方法制作而成的,其组分包括等重量份的炒苍术、栀子、黄芩、生地、黄连、香附、木香、白芍、川楝子、白芷、炒小茴香、炒桃仁、川朴和五灵脂。
服用方法,一日一付,一早一晚分两次服完,一般服用6-8付即可痊愈。
下面结合药理来说明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本发明中的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功效。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黄芩苦、寒,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等功效。
生地黄,甘、苦、寒,具有清热生津、润燥、凉血、止血功效。
黄连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攻毒功效。
香附、微苦、甘,平,具有理气舒肝,止痛功效。
木香、苦,温,具有行气止痛,和胃止泻功效。
白芍苦、酸,凉,具有止痛功效,尤其对腹肌痉挛疼痛。
川楝字苦、寒,具有泻火止痛,杀虫功效。
白芷辛、温,具有祛风散湿,排浓,生肌止痛功效。炒小茴香辛、温,具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功效。炒桃仁苦、甘,平,具有活血行瘀,润燥滑肠功效。
川朴苦、辛,温,具有宽中理气,化湿开郁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寒、运化失司、痰凝气滞的胃肠道肿瘤,症见胸脘胀闷,腹部隐痛,肠鸣便溏,纳呆,或呕吐痰涎等。
五灵脂甘、温,具有活血散淤,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本发明将上述各种中药进行配伍,具有清热除湿,行气止痛、泻火攻毒、润燥滑肠功效,在慢性阑尾炎初期,可以有效的解除腹部疼痛,改善胃肠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使病人免于手术痛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一付药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分别取炒苍术、栀子、黄芩、生地、黄连、香附、木香、白芍、川楝子、白芷、炒小茴香、炒桃仁、川朴和五灵脂各15g混合均匀,按照传统的中药熬制方法进行熬制即可。
下面举两个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病例一,张某,女,40岁,肥城市朝泉镇人,不明原因下腹痛疼多日,到市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阑尾炎,需要切除阑尾,由于患者不愿手术,经熟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中药汤剂六付后,腹部不再疼痛,至今未在复发。
病例二,范某,男,46岁,肥城市新城办事处人,腹疼多日,没有在意,后疼痛厉害,伴有胃肠功能不好,经大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阑尾炎,需要手术治疗,由于经济困难,不愿接收手术治疗,患者怀着试试看心情服用本发明中药汤剂四付,病情明显好转,又口腹四付,症状完全消失,经随访,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初期慢性阑尾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它是由等重量份的炒苍术、栀子、黄芩、生地、黄连、香附、木香、白芍、川楝子、白芷、炒小茴香、炒桃仁、川朴和五灵脂按照传统的中药熬制方法制作而成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初期慢性阑尾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它是由等重量份的炒苍术、栀子、黄芩、生地、黄连、香附、木香、白芍、川楝子、白芷、炒小茴香、炒桃仁、川朴和五灵脂按照传统的中药熬制方法制作而成的。本发明将上述各种中药进行配伍,具有清热除湿,行气止痛、泻火攻毒、润燥滑肠功效,在慢性阑尾炎初期,可以有效的解除腹部疼痛,改善胃肠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使病人免于手术痛苦。
文档编号A61K35/24GK101045120SQ20071001402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3日
发明者李焕云, 田岷山 申请人:李焕云
文档序号 : 【 1132122 】

技术研发人员:李焕云,田岷山
技术所有人:李焕云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李焕云田岷山李焕云
采血后再输液的操作方法 肛阴外用散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