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
【背景技术】
[0002] 排尿、排便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目前针对排尿、排便功能障碍采用的口服药 物治疗,疗效单一、不确切、副作用多,且易产生依赖。临床上没有专门针对排尿、排便障碍 的脐疗药,尤其没有同时可以治疗大、小便障碍的脐疗药物。本发明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配 方,采用通过肚脐给药的方法,达到温补肾阳、脾阳的作用,对胃肠功能及膀胱功能有双向 调节作用,即可以治疗尿潴留、尿失禁,也可以治疗功能性腹泻和便秘。现在具有以上治疗 作用的脐疗药物目前未见相关临床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问题公开了一种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治疗效果明显,纯中药 无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
[0004] -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主要成份配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19-29 份,生青盐10-20份,干姜、夜明砂、生姜、五味子、白芷各1-11份,肉桂4-14份。
[0005] 为支持上述技术方案,主要成份配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24份,生青盐15份,生 姜、干姜、夜明砂、五味子、白]E各6份,肉桂9份。
[0006] 其制备方法为: a、 按上述配方先将夜明砂微炒,待用; b、 按上述配方将五味子砸碎,待用; c、 将a和b待用的药材与五灵脂、生青盐、干姜、白芷、肉桂按照比例的混合后研磨均 匀,过100目筛; d、 按上述配方将生姜磨成汁,待用; e、 把c所得细粉与姜汁混合成糊状,即为所得中药。
[0007]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上述药物取适量填入脐中(神阙穴),使用艾炷温和灸或使用 艾柱灸架进行温和灸,每次不少于40min,一天一次,灸后药物保留在脐内24小时,每次治 疗重新填入药物。
[0008] 本药物与艾灸疗法一起使用,古称炼脐法或温脐法,能增加疗效。对于不接受艾灸 者,单纯在脐内填药也可。既可以治疗便秘或慢性泄泻,也可以治疗尿潴留或尿失禁、痛经、 月经不调。
[0009] 药理分析: 五灵脂: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其性味甘温,无毒,入肝经,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 痛的功效。
[0010] 生青盐:为氯化物类石盐族矿物石盐的结晶体。咸;寒;无毒归心;肾;肝;肺;膀 胱经。治疗尿血、大便秘结等。
[0011]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 于脘腹冷痛,泄泻等。
[0012] 夜明砂:味辛;散瘀消积。可促进肠蠕动。
[0013] 五味子:味甘、酸,性温。能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用于肾气不固,遗精, 尿频,或脾肾两虚,久泻不止等。
[0014] 白芷:辛,温。入肺、脾、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 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现代研究具有缓解胃肠道、 子宫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0015]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 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现代医学研究,肉桂 所含挥发油,能促进肠蠕动,改善肠痉挛及二便不通。
[0016] 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现代研究生姜可 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对肠张力、 节律及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
[0017] 以上各药物,温补脾阳肾阳,在对胃肠道、膀胱功能方面有协同作用及双向调节作 用,因此,对排尿、排便障碍有明显疗效。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通过肚脐给药的方法,达到温补肾阳、脾阳的作用,对胃 肠功能及膀胱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以治疗便秘或慢性泄泻,也可以治疗尿潴留或尿 失禁、痛经、月经不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其配方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24份,生青盐15 份,生姜、干姜、夜明砂、五味子、白]E各6份,肉桂9份。
[0020] 其制备方法为: a、 按上述配方先将夜明砂微炒,待用; b、 按上述配方将五味子砸碎,待用; c、 将a和b待用的药材与五灵脂、生青盐、干姜、白芷、肉桂按照比例的混合后研磨均 匀,过100目筛; d、 按上述配方将生姜磨成汁,待用; e、 把c所得细粉与姜汁混合成糊状,即为所得中药。
[0021]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上述药物取适量填入脐中(神阙穴),使用艾炷温和灸或使用 艾柱灸架进行温和灸,每次不少于40min,一天一次,灸后药物保留在脐内24小时,每次治 疗重新填入药物。
[0022]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其配方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19份,生青盐10 份,干姜、夜明砂、生姜、五味子、白]E各3份,肉桂4份。
[0023] 其制备方法为: a、按上述配方先将夜明砂微炒,待用; b、 按上述配方将五味子砸碎,待用; c、 将a和b待用的药材与五灵脂、生青盐、干姜、白芷、肉桂按照比例的混合后研磨均 匀,过100目筛; d、 按上述配方将生姜磨成汁,待用; e、 把c所得细粉与姜汁混合成糊状,即为所得中药。
[0024]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上述药物取适量填入脐中(神阙穴),使用艾炷温和灸或使用 艾柱灸架进行温和灸,每次不少于40min,一天一次,灸后药物保留在脐内24小时,每次治 疗重新填入药物。
[0025]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其配方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29份,生青盐20 份,干姜、夜明砂、生姜、五味子、白]E各11份,肉桂14份。
[0026] 其制备方法为: a、 按上述配方先将夜明砂微炒,待用; b、 按上述配方将五味子砸碎,待用; c、 将a和b待用的药材与五灵脂、生青盐、干姜、白芷、肉桂按照比例的混合后研磨均 匀,过100目筛; d、 按上述配方将生姜磨成汁,待用; e、 把c所得细粉与姜汁混合成糊状,即为所得中药。
[0027]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上述药物取适量填入脐中(神阙穴),使用艾炷温和灸或使用 艾柱灸架进行温和灸,每次不少于40min,一天一次,灸后药物保留在脐内24小时,每次治 疗重新填入药物。
[0028] 实施列4 一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其配方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25份,生青盐17 份,干姜、夜明砂、生姜、五味子、白]E各8份,肉桂10份。
[0029] 其制备方法为: a、 按上述配方先将夜明砂微炒,待用; b、 按上述配方将五味子砸碎,待用; c、 将a和b待用的药材与五灵脂、生青盐、干姜、白芷、肉桂按照比例的混合后研磨均 匀,过100目筛; d、 按上述配方将生姜磨成汁,待用; e、 把c所得细粉与姜汁混合成糊状,即为所得中药。
[0030]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上述药物取适量填入脐中(神阙穴),使用艾炷温和灸或使用 艾柱灸架进行温和灸,每次不少于40min,一天一次,灸后药物保留在脐内24小时,每次治 疗重新填入药物。
[0031] 本发明临床观察的结果如下: 疫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好转或明显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效果不明显。
[0032] 试验例共150例患者,30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中药,作为治疗1组;30例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中药,作为治疗2组;30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中药,作为 治疗3组;30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中药,作为治疗4组;30例同时服用利于排尿、排 便的普通药物作为治疗组5组。结果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使用本发明中药,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同时服 用利于排尿、排便的普通药物。
【主权项】
1. 一种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其特征在于:主要成份配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 19-29份,生青盐10-20份,干姜、夜明砂、生姜、五味子、白芷各1-11份,肉桂4-14份; 其制备方法步骤为: a、 按上述配方先将夜明砂微炒,待用; b、 按上述配方将五味子砸碎,待用; c、 将a和b待用的药材与五灵脂、生青盐、干姜、白芷、肉桂按照比例的混合后研磨均 匀,过100目筛; d、 按上述配方将生姜磨成汁,待用; e、 把c所得细粉与姜汁混合成糊状,即为所得中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脐疗药,其特征在于:主要成份配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 脂24份,生青盐15份,生姜、干姜、夜明砂、五味子、白芷各6份,肉桂9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其配方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19-29份,生青盐10-20份,干姜、夜明砂、生姜、五味子、白芷各1-11份,肉桂4-14份。采用通过肚脐给药的方法,达到温补肾阳、脾阳的作用,对胃肠功能及膀胱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以治疗便秘或慢性泄泻,也可以治疗尿潴留或尿失禁、痛经、月经不调。
【IPC分类】A61P1/12, A61K33/14, A61P7/10, A61P1/10, A61P13/00, A61K35/24, A61P15/00, A61K36/9068, A61H39/06
【公开号】CN105194638
【申请号】CN201510758619
【发明人】冷军, 李丽, 周霞, 李万斌, 王传英, 邢淑珍, 阚俊祯
【申请人】冷军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文档序号 :
【 9442566 】
技术研发人员:冷军,李丽,周霞,李万斌,王传英,邢淑珍,阚俊祯
技术所有人:冷军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冷军,李丽,周霞,李万斌,王传英,邢淑珍,阚俊祯
技术所有人:冷军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