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祛痘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荟祛痘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痘痘俗称青春痘,又叫痤疮,其发病与年龄无关,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腺大量分泌、痘痘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也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及遗传因素有关;除了上面的因素之外,就女性而言,青春痘的出现也与化妆品的不当使用有关,胃肠功能不好也会导致青春痘问题。现有的祛痘方法种类繁多,有各种祛痘化妆品、祛痘外用药、祛痘内服药,还包括各种化学换肤、物理治疗。但是祛痘产品外用效果较差,而且依赖性较强;祛痘西药多含抗生素,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加重肝、肾负担;化学换肤、物理治疗需要多次手术、费用昂贵,效果一般;现有的祛痘中药组合物服药时间长、见效慢、易复发、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芦荟祛痘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
[0005]—种芦荟祛痘霜,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配比提取制备而成:芦荟20份、苦草15份、盾翅藤20份、五色梅花18份、兰花参16份、九子连环草15份、当归10份、甘草3份。
[0006]所述芦荟祛痘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中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药材重量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到摄氏65度时相对密度为1.1,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5 %,静止48小时,过滤,浓缩到摄氏65度时相对密度为1.2,喷雾干燥,得浸膏粉;将凡士林50份和橄榄油60份混合加热至80-90°C,加入浸膏粉,制成霜剂。
[0007]所述芦荟祛痘霜在制备祛痘霜剂中的应用。
[0008]苦草为菊科植物金腰箭的全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养筋和血。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关节疼痛;外治外伤出血。
[0009]盾翅藤为金虎尾科植物倒心叶盾翅藤的茎藤。清火解毒,清热消炎,利尿排石。用于急慢性肾炎,肾盂炎,膀胱炎,尿路感染,结石,前列腺炎等引起的水肿,小便热涩疼痛,脘腹痉挛剧痛,尿路结石,风湿骨痛,产后体虚,食欲不振,恶露不尽。
[0010]五色梅花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花。清凉解毒,活血止血。治肺痨吐血,伤暑头痛,腹痛吐泻,阴痒,湿疹,跌打损伤。
[0011 ] 兰花参为桔梗科植物兰花参的根或带根全草。拉丁名:Wahlenbergia marginata(Thunb.)A.DC.,补虚,解表。治虚损劳伤,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伤风咳嗽,胃痛,湾痢,刀伤。
[0012]九子连环草为兰科植物4下脊兰全草或根莖。拉丁名:Calanthe discolor Lindl.,春、夏季花后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瘰疡;痈肿;咽喉肿痛;痔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本发明以全草入药。其余为药典品种。
[0013]通过临床实验研究发现,本发明的芦荟祛痘霜具有很好的祛痘作用。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用途,即上述芦荟祛痘霜在制备祛痘霜剂中的应用。
[0014]有益效果:
[0015]中医学认为:发生痤疮,多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复感外邪,使毛囊闭塞,内热不得透达,致使血热蕴蒸于面部,或肺经蕴热,外感风邪,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于面部而形成。从中医理论看,本方中苦草、盾翅藤、五色梅花为君药,清热解毒,兰花参、九子连环草为臣药,活血止痛,芦荟、当归和甘草为佐使药,用于治疗痤疮,祛痘。处方设计合理,配伍严谨。本发明组成为中药材,无毒副作用,价格便宜。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17]实施例1:取芦荟20份、苦草15份、盾翅藤20份、五色梅花18份、兰花参16份、九子连环草15份、当归1份、甘草3份,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药材重量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到摄氏65度时相对密度为1.1,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5%,静止48小时,过滤,浓缩到摄氏65度时相对密度为1.2,喷雾干燥,得浸膏粉;将凡士林50份和橄榄油60份混合加热至80°C,加入浸膏粉,制成霜剂。
[0018]实施例2:取芦荟20份、苦草15份、盾翅藤20份、五色梅花18份、兰花参16份、九子连环草15份、当归1份、甘草3份,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药材重量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到摄氏65度时相对密度为1.1,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5%,静止48小时,过滤,浓缩到摄氏65度时相对密度为1.2,喷雾干燥,得浸膏粉;将凡士林50份和橄榄油60份混合加热至90°C,加入浸膏粉,制成霜剂。
[0019]实施例3:取芦荟20份、苦草15份、盾翅藤20份、五色梅花18份、兰花参16份、九子连环草15份、当归1份、甘草3份,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药材重量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到摄氏65度时相对密度为1.1,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5%,静止48小时,过滤,浓缩到摄氏65度时相对密度为1.2,喷雾干燥,得浸膏粉;将凡士林50份和橄榄油60份混合加热至85°C,加入浸膏粉,制成霜剂。
[0020]实施例4:临床观察及典型病例
[002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年龄15?34岁,平均年龄26.3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7年。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按痤疮分级四级改良分级法,分I级痤疮14例,II级痤疮11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I级痤疮12例,II级痤疮13例。经统计学分析,以上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0022]诊断标准:(I)诊断参照《临床皮肤病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皮损主要为累及颜面部的散在性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确诊为痤疮者。(2)排除标准:①伴有传染性疾病者,如:肝炎、梅毒、艾滋病等;②不能按需要定时治疗者;③治疗过程中接受其他治疗者。
[0023]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本发明所述的霜剂涂抹,每日一剂,一日三次;对照组仅给予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外用,每日2次。两组均一周为一个疗程。
[0024]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面部痤疮皮疹全部消失,无新发皮疹出现,仅留色素沉着;显效:痤疮皮疹消退70%以上,炎症明显减轻,无新皮疹出现;有效:痤疮皮疹明显消退20 %-70%,有少量新皮疹出现;无效:痤疮皮疹明显消退20%,或仍有新皮疹出现。
[0025]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25例,其中疫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I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到达88 % ;对照组25例,其中痊愈3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7例,有效率达到32%。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主权项】
1.一种芦荟祛痘霜,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配比提取制备而成:芦荟20份、苦草15份、盾翅藤20份、五色梅花18份、兰花参16份、九子连环草15份、当归1份、甘草3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芦荟祛痘霜,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中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药材重量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到摄氏65度时相对密度为1.1,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5%,静止48小时,过滤,浓缩到摄氏65度时相对密度为1.2,喷雾干燥,得浸膏粉;将凡士林50份和橄榄油60份混合加热至80-90 V,加入浸膏粉,制成霜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芦荟祛痘霜在祛痘霜剂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芦荟祛痘霜,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配比提取制备而成:芦荟20份、苦草15份、盾翅藤20份、五色梅花18份、兰花参16份、九子连环草15份、当归10份、甘草3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霜剂,该霜剂具有祛痘的功效。
【IPC分类】A61K9/06, A61P17/10, A61K36/898
【公开号】CN105663711
【申请号】CN201610070051
【发明人】孙爱华
【申请人】孙爱华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日
文档序号 :
【 9897649 】
技术研发人员:孙爱华
技术所有人:孙爱华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孙爱华
技术所有人:孙爱华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