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及瘢痕的天然药物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及瘢痕的天然药物复方,特别是含有丹参酮提取物和积 雪草总苷的天然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痤疮患者极易在患处留下瘢痕,瘢痕发生率为31.9%。中重度痤疮患者常见的 瘢痕多为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表现为突出表面,外形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质实 韧,有灼痛及瘙痒感。增生性瘢痕往往延续数月或几年以后,才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目前市场上的痤疮治疗药物主要有维甲酸类、抗生素类、中成药类等多种产品,其 共同的缺陷是,治疗痤疮时不能同时有效的减少或预防痤疮后病理性瘢痕、色素沉着的产 生。痤疮集中于面部发作,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面部美观。因此,开发既能治疗痤疮又能 对瘢痕或色素沉着等病理症状起防治作用的安全、有效的药物成为必然需求。其它原因造成的皮肤瘢痕,如外伤,手术创伤、烧烫伤、疤痕疙瘩及硬皮病,也需要 有效和安全、低毒的药物进行治疗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治疗痤疮及瘢痕提供一种高效、安全、低毒的天然药物。本发明研制了一种丹参酮提取物与积雪草总苷组方的复方,达到了上述发明目 的。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痤疮及瘢痕的药物组合物,含有隐丹参酮和积雪草总苷,其中口服药物中隐丹参酮和积雪草总苷用量比(重量份)是隐丹参酮积雪草总苷 =5 60 1 20。优选用量比(重量份)是隐丹参酮积雪草总苷=10 40 1 10。本发明所述的积雪草总苷(JixuecaoZonggan EXTRACTUM HERBA CENTELLAE)为 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 )Urb.的全草经加工制成的总苷,为市售品。按 积雪草总苷干燥品计算,含总苷以羟基积雪草苷(C48H78O2tl)和积雪草苷(C48H78O19)的总量为 55. 0%。参照国家药品标准WS3-B-2596-97-2002的表述方式,所述口服和外用制剂中所述 积雪草总苷用量均为提取物的用量,不用折成纯品。所述隐丹参酮是丹参酮提取物(DanshentongTiquwu ALCOHOL EXTRACTUMSALCIAE MILTIORRHIZAE SICCUS)中的有效成分,所述丹参酮提取物是用乙醇提取得到的丹参脂溶 性提取物。片剂、胶囊、颗粒剂等口服制剂中,每个单位制剂如中(如每粒、每片、或每袋)含 隐丹参酮5mg 60mg,积雪草总苷1 20mg。优选口服制剂中含隐丹参酮IOmg 40mg,积 雪草总苷1 IOmg0片剂或胶囊制剂常规用量每人每天服用1 12粒。其它口服剂型如口服液、糖浆
3剂、颗粒剂、丸剂、散剂等的药物含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片剂或胶囊的含量推算。外用制剂含隐丹参酮0. 005% 0. 05% (W/W),积雪草总苷0. 5 5% (W/W)。优 选外用制剂中含隐丹参酮0.01% 0.03% (W/W),积雪草总苷1^-2.5% (W/W);该组合物外用制剂通常每日局部使用1 4次,其用量根据不同病情、以及痤疮及 瘢痕的严重程度由临床医生确定。上述口服和外用制剂中所述含量为隐丹参酮纯品和积雪草总苷提取物的用量。发明中所述丹参酮提取物(DanshentongTiquwu ALCOHOL EXTRACTUM SALCIAEMILTIORRHIZAE SICXUQ是用乙醇提取得到的丹参脂溶性提取物。可用以下两种方 法提取1、渗漉法取丹参,粗碎,加乙醇渗漉,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浓缩液体积(ml) 药材重量(g)<l 1,水洗,离心得沉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2、回流法取丹参,粗碎,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到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 并浓缩至至浓缩液体积(ml)药材重量(g)<l 1,水洗,离心得沉淀,减压真空干燥,粉 碎成细粉,即得。在配制本发明药物时,所用的丹参酮提取物中隐丹参酮含量应不低于2. 1%,丹参 酮IIA的含量应不低于9. 8% ;优选的丹参酮提取物中隐丹参酮含量为5 20%。配方药理分析丹参酮具有显著的广谱抗菌、抗炎、雌激素样作用,还可抑制皮脂分泌、改善血循 环、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痤疮、感染性疾病,也有用于治疗烧伤和瘢痕疙瘩 的报道。积雪草苷具有抗菌、抗炎、抗溃疡、抗黑色素沉着、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 成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皮肤溃疡、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也有联合治疗黄褐斑、结节性 痤疮和防治瘢痕的报道,特别是可用于治疗外伤、手术创伤、烧伤、疤痕疙瘩及硬皮病。因此,两者的功效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也有可相互补充的地方,可以起到协同增效 和互补的目的。将丹参酮和积雪草苷组方,针对痤疮的病理过程①皮脂分泌过多②粉刺③ 丘疹、脓胞④结节、囊肿⑤瘢痕,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在治疗痤疮的同时对瘢痕、色素 沉着等起到防治作用,并且丹参酮与积雪草苷的安全性很高,副作用轻微,与其他治疗痤疮 的常规药物相比有显著优势。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可以口服或外用。可根据需要,按照本领域公知的制药方法制 成多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软膏剂、凝胶剂、乳膏 剂、喷雾剂、滴丸剂、贴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等。根据药物的不同剂型和要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可加入他药物可接受的辅 料,如赋形剂、防腐剂以及外用药常用的辅料等。本发明的复方既可用于治疗痤疮,又能用于治疗因痤疮和其它原因引起的瘢痕, 如用于外伤、手术创伤、硬皮病或烧烫伤造成的皮肤瘢痕的治疗修复。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复方制剂,本发明进行了药效学对比试验,将丹参酮提取物、 积雪草总苷、该两种药物联合用药,与本发明的三种药物组合物进行了对比,并且对比了胶囊和乳膏两种剂型。多种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分别优于两种单方制剂和两种药物联合用 药,对痤疮及瘢痕有显著疗效。(详见实施例13、14)。经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安全性好(详见实施例14)。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借助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但应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并不对本发 明加以限制。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积雪草总苷购自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积雪 草总苷的标示含量为(W/W);丹参酮提取物采用以下提取方法得到,所得提取物中隐丹参酮含量为10% (W/ W)。丹参酮提取物的提取取丹参药材10kg,加8倍量95%乙醇渗漉,渗漉液60°C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约 10L,加水洗3次,第一次用水30L,第二次用水10L,第三次用水5L,每次搅拌约5分钟,离 心,所得沉淀于60°C减压真空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即得。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提取物的隐 丹参酮含量为10%。表1实施例1 12制剂中两种活性成分含量一览表
实施例剂型丹参酮提取物*积雪草总苷**用量(g)含隐丹参酮(g)(g)1胶囊2202272胶囊1901963胶囊150153口服剂4片剂2002031000 粒5胶囊25025156胶囊4004067片剂15015108颗粒***6061.29胶囊200205外用制10乳膏1.50.1525剂11乳膏2.50.2510IOOOg12凝胶20.215
*丹参酮提取物的隐丹参酮含量为10%**积雪草总苷的含量为55% (W/W)颗粒剂总重量为IOOOg实施例1丹参酮积雪苷胶囊丹参酮提取物220g,积雪草总苷7g,淀粉40g,羧甲基淀粉钠10g,糊精13g,70 %乙 醇适量,制成1000粒(每粒含隐丹参酮22mg,积雪草总苷7mg)。实施例2丹参酮积雪苷胶囊丹参酮提取物190g,积雪草总苷6g,淀粉50g,羧甲基淀粉钠18g,糊精25g,70 %乙 醇适量,制成1000粒(每粒含隐丹参酮19mg,积雪草总苷6mg)。实施例3丹参酮积雪苷胶囊丹参酮提取物150g,积雪草总苷3g,淀粉70g,羧甲基淀粉钠^g,糊精41g,70 %乙 醇适量,制成1000粒(每粒含隐丹参酮15mg,积雪草总苷:3mg)。实施例4丹参酮积雪苷片丹参酮提取物200g,积雪草总苷3g,乳糖40g,可压性淀粉30g,羟丙纤维素20g,硬 脂酸镁5g,70%乙醇适量,制成1000片(每片含隐丹参酮20mg,积雪草总苷;3mg)。 实施例5丹参酮积雪苷胶囊丹参酮提取物250g,积雪草总苷15g,淀粉10g,羧甲基淀粉钠5g,糊精8g,70%乙 醇适量,制成1000粒(每粒含隐丹参酮25mg,积雪草总苷15mg)。实施例6丹参酮积雪苷胶囊丹参酮提取物400g,积雪草总苷6g,淀粉45g,羧甲基淀粉钠^g,糊精25g,70 %乙 醇适量,制成1000粒(每粒含隐丹参酮40mg,积雪草总苷6mg)。实施例7丹参酮积雪苷片丹参酮提取物150g,积雪草总苷10g,乳糖50g,可压性淀粉15g,羟丙纤维素llg, 硬脂酸镁3g,70%乙醇适量,制成1000片(每片含隐丹参酮15mg,积雪草总苷6mg)。实施例8丹参酮积雪苷颗粒剂丹参酮提取物60g,积雪草总苷1. 2g,乳糖粉800g,硬脂酸镁138g,70 %乙醇适量, 制成IOOOg颗粒(每g颗粒制中含隐丹参酮6mg,积雪草总苷1. 2mg)。实施例9丹参酮积雪苷软胶囊丹参酮提取物200g,积雪草总苷5g,大豆油100g,明胶50g,甘油20g,蒸馏水50g, 制成1000粒(每粒含隐丹参酮20mg,积雪草总苷5mg)。实施例10丹参酮积雪苷乳膏丹参酮提取物1. 5g,积雪草总苷25g,硬脂酸100g,十六醇20g,单硬脂酸甘油酯 IOg,液体石腊IOg,羟苯甲酯0. Sg,羟苯丁酯0. 2g,甘油140g,氢氧化钾5g,乙醇IOg,蒸馏 水加至1000g。实施例11丹参酮积雪苷乳膏丹参酮提取物2. 5g,积雪草总苷10g,液体石蜡200g,硬脂酸150g,羊毛脂100g,三 乙醇胺50g,甘油90g,蒸馏水适量至1000g。实施例12丹参酮积雪苷凝胶丹参酮提取物2g,积雪草总苷15g,PEG400450g,己二醇80g,吐温8020g,卡波姆30g,乙醇胺6ml,苯甲醇10g,蒸馏水加至IOOOg0实施例13本发明复方(胶囊剂)与两种单一药物药效学对比试验一、实验药物1.实施例1药物(每粒含隐丹参酮22mg,积雪草总苷7mg,每粒装约0. 3g)2.实施例2药物(每粒含隐丹参酮19mg,积雪草总苷6mg,,每粒装约0. 3g)3.实施例3药物(每粒含隐丹参酮15mg,积雪草总苷:3mg,每粒装约0. 3g)4.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每粒含隐丹参酮19mg,每粒装约 0. 25g)5.积雪苷片(上海秀龙中药有限公司,每片含积雪草总苷6mg,每片重0. Ig)二、试验方法及考察内容1、各药物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的抑菌作用比较称取以上各实验药物各100粒/片,碾碎,用糊精稀释到50g,充分混勻,再用蒸馏 水溶解,50ml容量瓶定容,倒入输液瓶,盖薄膜,压胶塞和铝盖,高压灭菌。试验时取混悬液 Iml 用肉汤作等倍稀释(1 1,1 2,1 4,1 8,1 16,1 32,1 64,1 128)使浓 度分别为:500, 250,125,62. 5,31. 25,15. 625,7. 82,3. 91mg/ml。制备细菌悬液,测定浓度为 5X106CFU·mL-l,取0. ImL菌悬液分别接种到含不同浓度受试液的营养肉汤的试管中,作 为试验组样本;同样方法接种不含受试液的营养肉汤的试管中,作为阳性对照样本,只含营 养肉汤的试管作为阴性对照;37°C培养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8h,37°C厌氧培养 痤疮丙酸杆菌7 (严格厌氧环境下培养并有指示剂确认),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确定细菌 不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抗炎作用——各试验药物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比较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将昆明种雄性小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同容量生理盐水)、实施例1的药物组合物组(0. 864g/kg)、实施例2的药物组合物组 (0. 864g/kg)、实施例3的药物组合物组(0. 864g/kg)、丹参酮胶囊组(0. 72g/kg)、积雪苷片 组(0. 144g/kg)和联用组(联用丹参酮胶囊与积雪苷片,前者0. 72g/kg,后者0. 144g/kg) 采用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三天,末次给药45m in,n,以二甲苯棉球(0. 05ml/只)涂擦 小鼠右耳5S,15min后处死小鼠,用6mm直径扩孔器对小鼠双耳同部位切下,称重,计算耳廓 肿胀度均值和抑制率,观察实验药物组合物的抗炎作用,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并进行t 检验。3.各试验药物对兔耳廓痤疮模型的病理组织学分级比较建立油酸/痤疮丙酸杆菌致兔耳痤疮模型新西兰兔64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 按体重随机分为造模组56只、空白对照组8只。对造模组56只新西兰兔造模在新西兰 兔右耳内侧面耳管开口处备皮2cmX2cm范围,每日涂抹油酸1次,0. 5mL/次,连续2周,并 在涂抹油酸的第12天,在耳廓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备用液200 μ L,注射后第3天取2只 新西兰兔造模处皮肤活检、病理切片观察,确定模型形成。将56只新西兰兔模型随机分为 模型对照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丹参酮胶囊组、积雪草苷片组和联用组。 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用 药剂量分别为对照的药物组合物每天0. ^8g/kg,丹参酮胶囊组每天剂量为0. Mg/kg,积 雪苷片每天剂量为0. 048g/kg,联用组每天同时使用丹参酮胶囊和积雪苷片,剂量为单用之和。灌胃1次/d,连续4周,观察并记录新西兰兔一般情况。4周后于兔右耳涂油酸处及对 照组兔耳同一部位取皮肤组织活检,以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在光镜 下观察组织学改变。根据毛囊扩张程度、角化物质多少及其病理变化分为4级0级,皮肤表层、皮脂腺、毛囊、真皮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级,皮肤表层复层鳞状上皮增厚、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级,皮肤表层复层鳞状上皮明显增厚,真皮层有脓肿形成,脓肿周围管扩张、充 血、胶原纤维增生,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级,皮肤表层复层鳞状上皮明显增厚,真皮层有脓肿形成,在皮肤表面破溃,脓 肿周围管扩张、充血、胶原纤维增生,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采用DAS统计软件,对病理组织 学检查的比较采用等级资料Ridit分析。4.瘢痕抑制作用比较——各试验药物对兔耳瘢痕的发生率及瘢痕增生指数的作 用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用30g/L戊巴比妥钠(30mg/kg)作耳缘静脉麻醉,严格 无菌操作技术下,在兔耳腹侧沿长轴避开可见血管,作IcmX Icm大小创面,创面间隔Icm以 上,去掉兔耳全层皮肤及软骨膜,创缘用烙铁烧灼,每只兔耳作6个相同创面。术后创面暴 露,待创面自行愈合。在兔耳术后第6天,待创面较干燥后,将兔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实施 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丹参酮胶囊组、积雪苷片组、联用组(联用丹参酮胶囊与 积雪苷片),每组4只兔,每个兔耳6个创面。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实施例1组、 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用药剂量分别为对照的药物组合物每天0. ^8g/kg,丹参酮胶囊组 每天剂量为O.Mg/kg,积雪苷片每天剂量为0.048g/kg。每日1次,共4周,第观天统计兔 耳瘢痕的发生率,并在麻醉情况下,处死兔子,切取瘢痕组织标本,测定瘢痕增生指数(瘢 痕高度与正常皮肤高度之比)。三、实验结果1.抑菌作用表2各药物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mg/ml)
组别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实施例17. 827. 823. 91实施例215. 637. 827. 82实施例331. 2515. 6315. 63丹参酮胶囊31. 2515. 6315. 63积雪苷片31. 2531. 2515. 63 从上表看,实施例1、2、3及两个阳性对照药物对三个致病菌都有抑菌作用,实施 例1、2中丹参酮提取物与积雪草总苷含量较高,抑菌作用也最好,含量低的实施例3抑菌作用与丹参酮胶囊、积雪苷片相似。实施例2的组合物中的丹参酮与积雪草总苷含量与单用 的丹参酮胶囊、积雪苷片含量相同,但抑菌作用优于两个单用药物,说明组合物对抑菌有协 同增效作用。2.抗炎作用表3各试验药物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及瘢痕的口服药物,含有隐丹参酮和积雪草总苷,其用量比(重量份) 是隐丹参酮积雪草总苷=5 60 1 2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隐丹参酮和积雪草总苷用量比(重量份)是隐丹参 酮积雪草总苷=10 40 1 1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服药物,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滴丸剂、颗粒剂。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服药物,是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每个单位制剂含隐丹参 酮5mg 60mg,积雪草总苷1 20mg。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服药物,每个单位制剂含隐丹参酮IOmg 40mg,积雪草总苷 1 IOmg0
6.一种治疗痤疮及瘢痕的外用药物,含有隐丹参酮0.005% 0.05% (W/W)和积雪草 总苷 0. 5 5% (W/W)。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用药物,含有隐丹参酮0.01% 0.03%(W/W),积雪草总苷 2. 5% (W/W)。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外用药物,包括散剂、软膏剂、凝胶剂、乳膏剂、喷雾剂、贴齐U、 缓释制剂、控释制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痤疮及瘢痕的药物组合物,含有隐丹参酮和积雪草总苷,其剂型是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本发明进行了药效学对比试验,将丹参酮提取物、积雪草总苷、该两种药物联合用药,与本发明的三种药物组合物进行了对比,并且对比了胶囊和乳膏两种剂型。多种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分别优于两种单方制剂和两种药物联合用药,对痤疮及瘢痕有显著疗效。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2106882SQ20091024405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
发明者兰洁, 吕洁 申请人: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986925 】
技术研发人员:兰洁,吕洁
技术所有人: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兰洁,吕洁
技术所有人: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