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2025-08-02 10:00:02 230次浏览
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尤其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C )、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冻疮的发生。
[0003]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常两侧分布。常见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按压可褪色,去压后红色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痒感明显,遇热后加剧,溃烂后疼痛。冻疮的症状是局部发痒,发胀和灼热,尤其是睡在暖和的被窝中更痒,有溃疡时,会感到疼痛,冻疮一到春暖花开时就会痊愈,但一到冬天又易于复发。中医认为,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伤,系阳气不达、阳抑血凝、经脉涩滞、血行不畅而成。
[0004]现在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是效果较慢,其副作用大,会引起其他疾病,还可能复发。而目前的一些中药的治疗效率也不甚理想,且疗效不显著。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
[0006]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08]樟脑15-20份,海螵蛸8-12份,党参8-10份,黄芪12-18份,附子5-7份,桂枝8-10份,当归8-10份,丹参8-10份,陈皮5-7份,干姜5-7份,甘草5-7份,桃仁8-10份,红花8-10份,淫羊藿10-15份,姜黄10-15份,细辛8-10份。
[0009]上述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各原料的最佳重量份配比为:
[0010]樟脑18份,海螵蛸10份,党参9份,黄芪15份,附子6份,桂枝9份,当归9份,丹参9份,陈皮6份,干姜6份,甘草6份,桃仁9份,红花9份,淫羊藿12份,姜黄12份,细辛9份。
[0011]所述的原料药材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0012]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料量重量10-20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0-40min,合并煎煮液,过滤去渣,滤液浓缩至50-60°C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相应的剂型,即得。
[0013]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如下:
[0014]樟脑: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等症状。
[0015]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0016]党参: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0017]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0018]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0019]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0020]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0021]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0022]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23]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0024]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5]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0026]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0027]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痿软、肢冷畏寒,寒湿痹痛或四肢拘挛麻木。
[0028]姜黄:破血行气,痛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0029]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嗽。
[0030]本发明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选取16种天然中药科学配伍,配方简单,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的效果,见效快,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发明内容】
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2]实施例1
[0033]—种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34]樟脑15kg,海螵蛸8kg,党参8kg,黄芪12kg,附子5kg,桂枝8kg,当归8kg,丹参8kg,陈皮5kg,干姜5kg,甘草5kg,桃仁8kg,红花8kg,淫羊藿10kg,姜黄10kg,细辛8kg。
[0035]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称取各原料药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料量重量10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0min,合并煎煮液,过滤去渣,滤液浓缩至50°C下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片剂,每片0.lg。
[0036]实施例2
[0037]—种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38]樟脑18kg,海螵蛸10kg,党参9kg,黄芪15kg,附子6kg,桂枝9kg,当归9kg,丹参9kg,陈皮6kg,干姜6kg,甘草6kg,桃仁9kg,红花9kg,淫羊藿12kg,姜黄12kg,细辛9kg。
[0039]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称取各原料药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料量重量15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4min,合并煎煮液,过滤去渣,滤液浓缩至53°C下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片剂,每片0.2g。
[0040]实施例3
[0041]—种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42]樟脑20kg,海螵蛸12kg,党参10kg,黄芪18kg,附子7kg,桂枝10kg,当归10kg,丹参10kg,陈皮7kg,干姜7kg,甘草7kg,桃仁10kg,红花10kg,淫羊藿15kg,姜黄15kg,细辛
lOkgo
[0043]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称取各原料药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料量重量18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7min,合并煎煮液,过滤去渣,滤液浓缩至57°C下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丸剂,每粒0.4g。
[0044]实施例4
[0045]一种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46]樟脑20kg,海螵蛸12kg,党参10kg,黄芪18kg,附子7kg,桂枝10kg,当归10kg,丹参10kg,陈皮7kg,干姜7kg,甘草7kg,桃仁10kg,红花10kg,淫羊藿15kg,姜黄15kg,细辛
lOkgo
[0047]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称取各原料药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料量重量20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40min,合并煎煮液,过滤去渣,滤液浓缩至60°C下相对密度为1.4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丸剂,每粒0.5g。
[0048]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中药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患者中的400例,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4组,每组为100例,分别为实验组1-4组。
[0049]实验组1-4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4的药物,每日3次,每次内服3片/粒,4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其中显效385例,有效390例,治愈380例,无效10例,治愈率 95%,有效率 97.5%0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其特征是: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樟脑15-20份,海螵蛸8-12份,党参8-10份,黄芪12-18份,附子5_7份,桂枝8_10份,当归8-10份,丹参8-10份,陈皮5-7份,干姜5-7份,甘草5_7份,桃仁8_10份,红花8_10份,淫羊藿10-15份,姜黄10-15份,细辛8-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其特征是:各原料的最佳重量份配比为: 樟脑18份,海螵蛸10份,党参9份,黄芪15份,附子6份,桂枝9份,当归9份,丹参9份,陈皮6份,干姜6份,甘草6份,桃仁9份,红花9份,淫羊藿12份,姜黄12份,细辛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其特征是: 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料量重量10-20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0-40min,合并煎煮液,过滤去渣,滤液浓缩至50_60°C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相应的剂型,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樟脑15-20份,海螵蛸8-12份,党参8-10份,黄芪12-18份,附子5-7份,桂枝8-10份,当归8-10份,丹参8-10份,陈皮5-7份,干姜5-7份,甘草5-7份,桃仁8-10份,红花8-10份,淫羊藿10-15份,姜黄10-15份,细辛8-10份。本发明用于治疗冻疮的药物,选取16种天然中药科学配伍,配方简单,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的效果,见效快,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有效率达到97.5%以上。
【IPC分类】A61K35/618, A61K36/9068, A61K31/125, A61P17/02
【公开号】CN105250983
【申请号】CN201510817642
【发明人】俞成莲
【申请人】俞成莲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文档序号 : 【 9497052 】

技术研发人员:俞成莲
技术所有人:俞成莲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俞成莲俞成莲
一种用于治脾胃湿热型胃溃疡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风湿疼痛的中药药酒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