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定眩活络枕及其制备方法

2025-05-22 17:20:07 66次浏览
定眩活络枕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定眩活络枕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定眩活络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枕套套设在所述枕芯外,所述枕芯内部填充有多种原料药,所述多种原料药包括当归、川芎、辛荑花、羌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中的部分或全部。其制备方法包括:根据定眩活络枕的成分配方抓取原料药进行配料;将所述原料药填充进枕芯;将所述枕芯装设进枕套内部。本发明的定眩活络枕枕芯内填充的原料药的药性透过皮肤直接渗入颈椎患部以减轻颈椎病症状,长期使用,能使颈部肌肉韧带僵硬变软,椎体钙化缩小,骨刺吸收,最后达到治愈效果。
【专利说明】定眩活络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保健枕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定眩活络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节奏的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已经呈低龄化的方向发展,患者常有颈部酸痛不适、头痛、头晕、手指麻木、走路不稳等症状,严重的可造成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如服药、打针、牵引、推拿等,但治疗效果尚不十分满意。


【发明内容】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颈椎病有明显疗效的定眩活络枕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一种定眩活络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枕套套设在所述枕芯外,所述枕芯内部填充有多种原料药,所述多种原料药包括当归、川;、辛荑花、宪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中的部分或全部。
[0005]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芯为多层结构,所述多种原料药选择性地填充到所述枕芯的各层内部。
[0006]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种原料药分为活血化瘀药材、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开窍安神药材和散寒止痛药材,其中,所述活血化瘀药材包括当归、川芎、乳香、没药、红花、赤芍、丹参和冰片;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包括辛夷花、羌活、藁本、桂枝、细辛、白芷、防风、威灵仙、葛根和灯心草;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包括菖蒲和合欢花;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包括制)11乌和吴茱萸。
[0007]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芯的多层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所述枕芯的上层和下层填充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功能药材,所述枕芯的中层填充活血化瘀功能药材。
[0008]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芯的多层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所述枕芯的上层和下层填充所述活血化瘀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药材,所述枕芯的中层填充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
[0009]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当归I份、川弯2份、辛荑花I份、羌活I份、藁本I份、制川乌I份、乳香0.5份、没药0.5份、葛根3份、红花0.5份、赤苟I份、菖蒲I份、灯心草0.5份、桂枝2份、细辛0.5份、白2份、丹参I份、防风I份、威灵仙I份、冰片0.5份、合欢花3份、吴茱萸2份;或者
[0010]当归I份、川芎2份、辛荑花I份、羌活2份、藁本2份、制川乌I份、乳香0.5份、没药0.5份、葛根3份、红花0.5份、赤芍I份、菖蒲I份、灯心草0.5份、桂枝3份、细辛I份、白芷2份、丹参I份、防风I份、威灵仙I份、冰片0.5份、合欢花3份、吴茱萸2份;或者
[0011]当归2份、川芎3份、辛荑花I份、羌活I份、藁本I份、制川乌I份、乳香0.5份、没药0.5份、葛根3份、红花0.5份、赤芍I份、菖蒲I份、灯心草0.5份、桂枝2份、细辛0.5份、白芷2份、丹参I份、防风I份、威灵仙I份、冰片0.5份、合欢花3份、吴茱萸2份。
[0012]一种定眩活络枕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3]根据定眩活络枕的成分配方抓取原料药进行配料,其中所述原料药包括当归、川芎、辛荑花、羌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中的部分或全部;
[0014]将所述原料药填充进枕芯;
[0015]将所述枕芯装设进枕套内部。
[0016]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种原料药分为活血化瘀药材、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开窍安神药材和散寒止痛药材,其中,所述活血化瘀药材包括当归、川芎、乳香、没药、红花、赤芍、丹参和冰片;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包括辛夷花、羌活、藁本、桂枝、细辛、白芷、防风、威灵仙、葛根和灯心草;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包括菖蒲和合欢花;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包括制)11乌和吴茱萸。
[0017]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原料药分多层并且选择性地填充进枕芯。
[0018]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将所述原料药填充进枕芯包括:
[0019]将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填充进所述枕芯的上层和下层,并且将所述活血化瘀药材填充进所述枕芯的中层;或者
[0020]将所述活血化瘀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填充进所述枕芯的上层和下层,而将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填充进所述所述枕芯的中层。
[0021]本发明中,各原料药合理配伍、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疏表活络、开窍安神和止痛的作用。在患者使用过程中,定眩活络枕枕芯内部填充的原料药的药性透过皮肤直接渗入颈椎患部,药效集中。通过腠理,能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疏表活络、开窍安神和散寒止痛的综合作用,从而使患者症状减轻,长期使用,能使颈部肌肉韧带僵硬变软,椎体钙化缩小,骨刺吸收,最后达到治愈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定眩活络枕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定眩活络枕制备方法一种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定眩活络枕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所述定眩活络枕I包括枕套10和枕芯11,所述枕套10套设在所述枕芯11外,所述枕芯11内部填充有多种原料药12,所述多种原料药12可以包括当归、川芎、辛荑花、羌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中的部分或者全部。
[0026]在所述定眩活络枕I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枕芯11可以采用多层结构,比如,其可以采用三层结构,即所述枕芯11包括上层、中层、下层,所述多种原料药12可以根据实际治疗需要选择性地填充到所述枕芯的上层、中层和下层。
[0027]所述枕套10上设有闭合装置(图未示),所述闭合装置可以为隐形拉链或子母带。
[0028]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枕芯11内部的原料药12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处理成颗粒状药材,所述颗粒状药材的大小可以大约为紫苏子、白芥子或者决明子的大小。另外,所述原料药12可以分成多类,比如,所述原料药12可以分为活血化瘀药材、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开窍安神药材和散寒止痛药材等四类药材。
[0029]其中,所述活血化瘀药材,包括当归、川芎、乳香、没药、红花、赤芍、丹参、冰片等;
[0030]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包括辛夷花、羌活、藁本、桂枝、细辛、白芷、防风、威灵仙、葛根、灯心草等;
[0031]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包括菖蒲和合欢花;
[0032]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包括制川乌和吴茱萸。
[0033]为更好理解本发明提供的定眩活络枕I的疗效,以下简单介绍所述各种原料药12的具体功效。
[0034]具体地说,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入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0035]川弯: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0036]辛荑花:味辛,性温,归肺、胃经,祛风、通窍。
[0037]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
[0038]藁本:味辛,性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0039]制川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0040]乳香:味辛、苦,微温,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
[0041]没药:味苦,性平,入肝、脾、心、肾经,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
[0042]葛根:味甘、辛,性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0043]红花:味辛,性温,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0044]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行瘀、止痛、凉血、消肿。
[0045]菖蒲:味辛、苦,性温,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
[0046]灯心草:味甘,微寒,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清心降火。
[0047]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0048]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0049]白芷:味辛、微甘,性温,入肺、脾、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0050]丹参:味苦,微温,入心、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0051]防风:味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
[0052]威灵仙:味辛、成,性温,入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
[0053]冰片:味辛、苦,性凉,入心、肺经,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0054]合欢花:味甘,性平,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养血、滋阴肾、清心明目。
[0055]吴茱萸:味辛、苦,性温,入肝、胃经,止痛、理气、燥湿。
[0056]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枕芯11的上层和下层可以填充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药材,而所述枕芯11的中层可以填充所述活血化瘀药材;采用上述药材填充方式的定眩活络枕I比较适用于颈椎病实症患者。
[0057]可替代地,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枕芯11的上层和下层可以填充所述活血化瘀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药材,而所述枕芯11的中层可以填充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采用上述药材填充方式的定眩活络枕I比较适用于颈椎病虚症患者。
[0058]另一方面,所述枕芯11内部填充的各种原料药12的重量配比可以根据实际治疗需要而定。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原料药12的重要配比可以为:当归I份、川芎2份、辛荑花I份、羌活I份、藁本I份、制川乌I份、乳香0.5份、没药0.5份、葛根3份、红花0.5份、赤苟I份、菖蒲I份、灯心草0.5份、桂枝2份、细辛0.5份、白?Ε 2份、丹参I份、防风I份、威灵仙I份、冰片0.5份、合欢花3份、吴茱萸2份。
[0059]采用上述原料药重量配比的定眩活络枕I是基础处方,其可以适用于除火热实症及肝阳上亢之外一切颈性眩晕患者。
[0060]在一种替代实施例中,所述原料药12的重要配比可以为:当归I份、川芎2份、辛荑花I份、羌活2份、藁本2份、制川乌I份、乳香0.5份、没药0.5份、葛根3份、红花0.5份、赤苟I份、菖蒲I份、灯心草0.5份、桂枝3份、细辛I份、白?Ε 2份、丹参I份、防风I份、威灵仙I份、冰片0.5份、合欢花3份、吴茱萸2份。采用上述原料药重量配比的定眩活络枕I可以适用于风痰上扰或风寒外感而见恶寒、眩晕、遇风加重的颈性眩晕患者。
[0061]在另一种替代实施例中,所述原料药12的重要配比可以为:当归2份、川芎3份、辛荑花I份、羌活I份、藁本I份、制川乌I份、乳香0.5份、没药0.5份、葛根3份、红花0.5份、赤苟I份、菖蒲I份、灯心草0.5份、桂枝2份、细辛0.5份、白2份、丹参I份、防风I份、威灵仙I份、冰片0.5份、合欢花3份、吴茱萸2份。采用上述原料药重量配比的定眩活络枕I可以适用于气血亏虚或肝肾不足而见疲倦乏力、纳差便塘、头昏耳鸣、腰膝酸软的颈性眩晕患者。
[0062]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定眩活络枕的制备方法,其可用于制备图1所述定眩活络枕I。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定眩活络枕的制备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定眩活络枕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
[0063]步骤SI,根据定眩活络枕I的成分配方抓取原料药12进行配料;
[0064]具体地,为制备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定眩活络枕1,步骤SI抓取的原料药12可以包括当归、川弯、辛荑花、宪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苟、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且所述原料药12可以分成活血化瘀药材、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开窍安神药材和散寒止痛药材等四类药材。其中,各类药材所包括的具体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以下不再赘述。
[0065]步骤S2,对所述原料药12进行颗粒化处理;
[0066]所述原料药12可以通过机械加工或者其他颗粒化处理方式处理成颗粒状药材,所述颗粒状药材的大小可以大约为紫苏子、白芥子或者决明子的大小。
[0067]步骤S3,将经过颗粒化处理之后的所述原料药12填充进所述枕芯11 ;
[0068]所述经过颗粒化处理之后的原料药12可以分多层并且选择性地填充进所述枕芯11内部,比如,所述原料药12可以分上层、中层、下层地填充进所述枕芯11内部,从而形成具有三层结构的枕芯11。本发明的定眩活络枕的制备方法提供两种可选的药材填充方式。
[0069]具体地,一种可选的药材填充方式可以为:将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填充进所述枕芯11的上层和下层,而将所述活血化瘀药材填充进所述枕芯11的中层;而另一种可选的药材填充方式可以为:将所述活血化瘀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填充进所述枕芯11的上层和下层,而将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填充进所述所述枕芯11的中层。当然,应当理解,在具体产品实现上,所述定眩活络枕I的枕芯11并不限于上述两种药材填充方式。
[0070]步骤S4,对所述枕芯11进行密封处理;
[0071]如,可以纵向、横向缝合枕芯,从而将所述原料药12密封在所述枕芯11内部,以防止所述原料药12泄露影响所述定眩活络枕I的正常使用。
[0072]步骤S5,将所述枕芯11装设进枕套10内部;
[0073]在将所述枕芯11装设进枕套10内部之后,还可以通过所述枕套10的闭合装置(比如隐形拉链或子母带)对所述枕套10进行闭合处理,由此,便形成所述定眩活络枕I。
[0074]本发明提供的定眩活络枕I的使用方法可以具体如下:
[0075]先将所述定眩活络枕I加热至适中温度,一般加热至45_55°C左右为宜,以患者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最好,然后将所述定眩活络枕I置于患者颈部。每日使用1-2次,每次0.5-1小时,使用期间可反复加热所述定眩活络枕I以使所述定眩活络枕I保持合适温度。在患者使用过程中,所述定眩活络枕I的枕芯11内部填充的原料药12的药性透过皮肤直接渗入颈椎患部,药效集中。通过腠理,能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疏表活络、开窍安神和散寒止痛的综合作用,从而使患者症状减轻,长期使用,能使颈部肌肉韧带僵硬变软,椎体钙化缩小,骨刺吸收,最后达到治愈效果。
[0076]以上实施例仅作为说明之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所作的限定。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及步骤进行实施,在此不一一赘述。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定眩活络枕,包括枕套和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套设在所述枕芯外,所述枕芯内部填充有多种原料药,所述多种原料药包括当归、川芎、辛荑花、羌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苟、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中的部分或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眩活络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为多层结构,所述多种原料药选择性地填充到所述枕芯的各层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眩活络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原料药分为活血化瘀药材、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开窍安神药材和散寒止痛药材,其中,所述活血化瘀药材包括当归、)I丨芎、乳香、没药、红花、赤芍、丹参和冰片;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包括辛夷花、羌活、藁本、桂枝、细辛、白芷、防风、威灵仙、葛根和灯心草;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包括菖蒲和合欢花;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包括制)11乌和吴茱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眩活络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的多层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所述枕芯的上层和下层填充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功能药材,所述枕芯的中层填充活血化瘀功能药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眩活络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的多层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所述枕芯的上层和下层填充所述活血化瘀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药材,所述枕芯的中层填充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眩活络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当归I份、川芎2份、辛荑花I份、羌活I份、藁本I份、制川乌I份、乳香0.5份、没药0.5份、葛根3份、红花0.5份、赤芍I份、菖蒲I份、灯心草0.5份、桂枝2份、细辛0.5份、白芷2份、丹参I份、防风I份、威灵仙I份、冰片0.5份、合欢花3份、吴茱萸2份;或者, 当归I份、川芎2份、辛荑花I份、羌活2份、藁本2份、制川乌I份、乳香0.5份、没药0.5份、葛根3份、红花0.5份、赤苟I份、菖蒲I份、灯心草0.5份、桂枝3份、细辛I份、白芷2份、丹参I份、防风I份、威灵仙I份、冰片0.5份、合欢花3份、吴茱萸2份;或者, 当归2份、川芎3份、辛荑花I份、羌活I份、藁本I份、制川乌I份、乳香0.5份、没药0.5份、葛根3份、红花0.5份、赤芍I份、菖蒲I份、灯心草0.5份、桂枝2份、细辛0.5份、白芷2份、丹参I份、防风I份、威灵仙I份、冰片0.5份、合欢花3份、吴茱萸2份。
7.一种定眩活络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定眩活络枕的成分配方抓取原料药进行配料,其中所述原料药包括当归、川芎、辛荑花、宪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苟、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中的部分或全部; 将所述原料药填充进枕芯; 将所述枕芯装设进枕套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定眩活络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原料药分为活血化瘀药材、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开窍安神药材和散寒止痛药材,其中,所述活血化瘀药材包括当归、JI丨芎、乳香、没药、红花、赤芍、丹参和冰片;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包括辛夷花、羌活、藁本、桂枝、细辛、白芷、防风、威灵仙、葛根和灯心草;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包括菖蒲和合欢花;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包括制川乌和吴茱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定眩活络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分多层并且选择性地填充进枕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定眩活络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原料药填充进枕芯包括: 将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填充进所述枕芯的上层和下层,并且将所述活血化瘀药材填充进所述枕芯的中层;或者 将所述活血化瘀药材、所述开窍安神药材和所述散寒止痛药材填充进所述枕芯的上层和下层,而将所述祛风散寒及疏表活络药材填充进所述所述枕芯的中层。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4414302SQ201310396491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王进忠, 覃小兰, 于永红, 徐国峰, 梁伟波, 韩凡, 杨时鸿, 谢平畅, 邓定伟, 龙亚秋, 朱德才, 郑杰超, 姚晓彬 申请人:广东省中医院
文档序号 : 【 1260244 】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忠,覃小兰,于永红,徐国峰,梁伟波,韩凡,杨时鸿,谢平畅,邓定伟,龙亚秋,朱德才,郑杰超,姚晓彬
技术所有人:广东省中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王进忠覃小兰于永红徐国峰梁伟波韩凡杨时鸿谢平畅邓定伟龙亚秋朱德才郑杰超姚晓彬广东省中医院
一种新型的可移动加热式敷盐袋的制作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