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音频信号单元且包括光信号单元的信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发射听觉信号的音频信号单元和用于发射视觉信号的光信号单元的信号装置,其中,设有基座壳体,所述信号装置可以通过所述基座壳体优选地配置在容纳主体上,且其中设有上壳部分,所述上壳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基座壳体上,用于形成接收空间。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信号装置包括用于发射听觉信号的音频信号单元且包括用于发射视觉信号的光信号单元,并可以作为例如建筑保护单元的一部分。还已知信号装置配置在电气装置、机器或工业生产设施上。可通过信号装置以听觉或视觉方式发出警告。特别是在高噪音级占主导的信号装置安装环境中,在发送听觉音频信号外还发送视觉上可感知的光信号的信号装置是强制的。为此设有在一个结构单元中包括音频信号单元以及光信号单元的信号装置。
不利地,包括音频信号单元和光信号单元的信号装置具有复杂的设计并且该信号装置经常难以装配。如果该信号装置用作建筑中安全装置的一部分,信号装置可以以墙内安装或墙上安装的方式被配置在墙上,而且经常必须完成电连接的建立,这增加了时间支出。特别地,音频信号单元和光信号单元在信号装置上体现为各个单元,其必须分别被组装和电连接,并且其仅可以在安装基座壳体后由装配工安装至容纳主体,例如墙。一旦建立了所有的电气连接,尤其是还建立了光信号单元和基座壳体之间的电连接,上壳部分可以附着至基座壳体并可以被连接至其上。由此上壳部分形成至少一个盖子,从而在信号装置中形成封闭的接收空间。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构建一种信号装置,其包括用于发射听觉信号的音频信号单元且包括用于发射视觉信号的光信号单元,由此克服了上述缺点,并且其包括简单设计且其可易于安装。
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启示,即光信号单元的基座主体由透光信号盖形成,其中所述信号盖包括基座区域,由此所述信号盖通过该基座区域被设置在基座壳体上。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光信号单元的实施例,可设置基座壳体,其包括上壳部分,所述上壳部分只包括音频信号单元,并且光信号单元包括(分离的)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由信号盖自身形成。因此,光信号单元不需要由基座主体形成,仅随后将信号盖放置于基座主体上,视觉信号经由该信号盖发射。信号盖是光信号单元从外部可见的唯一元件。根据本发明的光信号单元可替代地具有更少量的元件,而且其可以简单的方式被连接至信号装置的基座壳体。
在下文中,术语“透光”信号盖被理解为:使得信号盖形成为用于容许由光信号单元内部的光源发出的光从内部传递到外部。信号盖不必必需制成透明的,即光亮的,而是可替代地也可制成彩色的。
信号装置的基座壳体包括侧壁,信号盖被附着至具有基座区域的该侧壁的外侧并且特别地通过连接装置被连接至该侧壁。根据本发明,发出光信号的信号盖以与侧壁直接接触的方式被设置在基座壳体上。可能的优势在于光信号单元不包括另外的基座主体(信号盖必须被首先附着至其上),因为根据本发明,信号盖本身已经形成了光信号单元的基座主体。
在目前情况下,光信号单元的基座主体确定了一主体,大体上光信号单元的所有相关元件都被设置在该主体上。可认为包括信号盖和其它元件的光信号单元已经准备好仅作为电连接操作,所述电连接(electrical connection)例如只需要被连接至电源和/或至信号源,且例如从光信号单元的基座主体中被导出。包括基座主体和操作上必需的组件的光信号单元必需被设置在基座主体上,因此其被构造为自保持(self-contained)的和功能性的单元,其随后只需要被设置在信号装置的基座壳体上并与其电连接。
信号盖的基座区域通过连接框架被跨越(spanned),并且光信号单元包括电开关单元(electrical switching unit),所述电开关单元被设置在连接框架的区域内。电开关单元作为基本的、在功能上必要的单元而用于操作光信号单元,由此在信号盖本身被设置在基座壳体的侧壁上之前,该电开关单元被直接连接至信号盖。被电连接至信号装置的基座壳体内的其它元件的电连接可以从电开关单元中导出。根据对基座区域的现有理解,被连接框架跨越的、信号盖的基座区域不需要在一个平面上延伸,并且连接框架可以偏离一个平面,例如其中连接框架包括台阶、凹槽、边缘等。可替代地,根据本发明,设置信号盖的连接框架以用于将信号盖放置在基座壳体的侧壁上的目的,其中侧壁和信号盖之间的结合表面不需要位于一个平面内,且信号盖的基座区域可以适应于侧壁的表面。例如,信号盖的基座区域可以略微小于侧壁表面。在信号盖以设置状态被附着至基座壳体的侧壁的情况下,电开关单元已经位于信号盖中,使得光信号单元可以基本上准备好运行的方式被设置在基座壳体的侧壁上。
更有利地,当光信号单元被设置在侧壁上时,基座壳体的侧壁可以包括开口,电开关单元至少部分地延伸至所述开口中。电开关单元可通过载体电路板形成,电子元件被配置在所述载体电路板上。例如,载体电路板可以位于连接框架的基座区域内或平行于连接框架的基座区域,且载体电路板以及配置在载体电路板上的组件可以延伸进入基座壳体的侧壁内的开口中。例如,开口可形成为矩形,且开口可具有比基座壳体的侧壁更小的尺寸。连接框架可以被周向地附着到基座壳体内的开口的边缘上,使得基座壳体内的开口通过连接框架、并因此通过信号盖被关闭。
根据更加的有利的实施例,形成电开关单元的载体电路板可以通过连接装置被保持在信号盖的连接框架内。例如,载体电路板可以旋拧在信号盖中,且载体电路板可具有比信号盖的连接框架更小的尺寸。在载体电路板被设置在信号盖内部的情况下,例如平行于信号盖的基座区域或在信号盖的基座区域本身中,信号盖随后可以被设置在侧壁上,从而覆盖侧壁内的开口。
光信号单元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被具体地设置在电开关单元上并且伸进信号盖中,由此本发明获得了更好的优点。通过电开关单元(其实现为载体电路板)的配置,光源,例如闪光灯可以简单的方式被设置在载体电路板上。当载体电路板被设置在信号盖中时,在将开关单元放在信号盖中之后,光源位于信号盖中期望的位置,大致处于连接框架的区域内。例如,信号盖可以以具有矩形基座区域的锥体的形状形成,且光源位于锥体形的信号盖的中心。锥体的尺寸被设计成使得锥体的基座区域覆盖侧壁中的开口。
特别地被周向放置到连接框架中的绳密封可以被设置在信号盖上,该连接框架优选地形成为矩形。在信号盖与其连接框架一起被设置在开口上方的侧壁上的情况下,特别是当信号盖形成为封闭态时,绳密封密封侧壁内的开口。由此防止水分和/或污染物可能渗透进入基座壳体内的接收空间或还防止其进入信号盖的内部。
有利地,当线路连接装置被设置在基座壳体内时,还具有特别的优势,其中电开关单元具有至线路连接装置的电连接。电开关单元和线路连接装置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通过基座壳体的侧壁内的开口引导,信号盖被连接至基座壳体的该侧壁上。特别地,当信号盖与电开关单元一起被设置在侧壁上时,电开关单元可以设置在开口本身内。尽管基座壳体的侧壁内存在开口,这仍然形成了封闭的设计,因为信号盖完全覆盖了开口。开关单元和线路连接装置之间的电连接可以在信号装置的装配之前就已经由装配工建立,且线路连接装置特别用于建立信号装置和其他用于信号装置接线的线路之间的电连接的目的。电线可以被引导通过壳的缝隙,所述电线可以被放入基座壳体中。
当设置另外的用于产生声音的电气元件(electrical component)时,同样是有利的,所述电气元件特别设置在上壳部分上。如所描述的,信号装置因此可包括用于接线光信号单元的电源的电转换单元,且电开关单元为光信号单元的一部分。而且,用于产生声音的电气元件组件(electrical component assembly)可以被设置在基座壳体中,该电气元件组件分别以特别有利的方式被配置在上壳部分的内侧上或被保持在上壳部分的内侧上。具有第一插件接触配件和第二插件接触配件的接触装置可以被设置在电气元件组件和线路连接装置之间,且第一插件接触配件位于线路连接装置上,而第二插件接触配件位于用于产生声音的电气元件组件上。在上壳部分被设置在基座壳体上的情况下,通过将各插件接触配件相互插入彼此中而产生该接触装置。
基座壳体可具有例如在40mm和150mm之间、优选地在45mm和140mm之间、且特别优选地在47mm和125mm之间的深度。而且,上壳部分可具有在20mm和75mm之间、优选地在30mm和60mm之间、且特别优选地在32.5mm和56mm之间的深度。在基座壳体上的装配状态下,上壳部分可伸进基座壳体,使得信号装置的整个深度不必依据基座壳体和上壳部分深度的总和而定。基座壳体与上壳部分的深度比介于1.0和4.4之间,优选地介于1.4和4.1之间,且特别优选地介于1.45和3.0之间。
另外,信号盖的发光表面区域可以在60cm2和IOOOcm2之间,优选地在IOOcm2和500cm2之间,且特别优选地在154cm2和420cm2之间。同时,基座区域的表面区域可以在40cm2和500cm2之间,优选地在80cm2和300cm2之间,且特别优选地在94cm2和242cm2之间。这样导致信号盖的发光表面区域与基座区域的表面区域的比介于1.2和2.4之间,优选地介于1.4和2.0之间,优选地介于1.6和1.8之间。发光表面区域包括信号盖的整个表面,由此光分别可以被发射到外部或被传递到外部。例如,在信号盖以锥体形状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该发光表面区域为锥体的四个侧表面。此处,只需要进一步考虑包装表面,该包装表面并不是信号盖的外侧表面,例如其可以在结构化表面的情况下大很多。通过该实施例可以获得的是,可以设置较大的信号盖发光表面区域,其显著改进了散热。现在还有可能装 配光源,例如闪光灯,从而使其为直立而不是水平的,由此获得改进的发光效果。
下文中,将借助于附图且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更加详细地阐明改进了本发明的进一步措施。按照图示,
图1示出了包括音频信号单元且包括光信号单元的信号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2示出了打开状态(open state)的信号装置,其中移除了上壳部分;
图3示出了基座壳体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和
图4示出了当被设置在基座壳体上时的光信号装置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号装置100的透视图。信号装置100包括音频信号单元10,其通过音响喇叭例示。另外,信号装置100包括光信号单元11,其被附着至信号装置100的基座壳体12。为了附着该光信号单元11,以螺纹形式设置连接装置25,由此光信号单元11被旋拧至基座壳体12的侧壁16。
光信号单元11具有基座主体,其形成为信号盖15。信号盖15用作发出信号光的元件,并且由此可以将产生光信号的光源放置到信号盖15中。然而,例如当信号盖15形成为平面发射器时,信号盖15本身也可以形成光源。
基座壳体12通过上壳部分13被关闭,并且音频信号单元10设置在上壳部分13的内侧上。上壳部分13可以通过锁定销26被连接至基座壳体12。锁定销26可以形成为使得其以自保持(self-contained)的方式设置在上壳部分13上。且在上壳部分13被单独操作(handledindividually)的情况下,装配工不需要再单独操作锁定销26。为了将上壳部分13锁定至基座壳体12,锁定销26可以被锁入开口 27中,所述开口 27被放置到基座壳体12的前侧内。关于该点参见图2。
另外,基座壳体12包括孔28,其被放置到紧固夹29中,所述紧固夹29被成型至基座壳体12的外侧上。紧固装置可以通过孔28被引导,从而在容纳主体(accommodatingbody)上配置具有基座壳体12的信号装置100。
基座壳体12的深度被表示为Te,且上壳部分13的深度被指定为Ttj,其中上壳部分13的深度Ttj可以比附图中所示的更大,因为上壳部分13可以将其深度Ttj的一部分伸进基座壳体12。例如,在没有光信号单元11的情况下,信号装置100的壳具有立方体形状,其中立方体不必具有相同的边缘长度。
图2示出了打开形式的信号装置100,其中上壳部分13被移除。在图2中,在基座壳体12中示出接收空间14,且基座壳体12通过壳底30和四个侧壁16而形成,这四个侧壁16在矩形壳底30上沿垂直方向侧向延伸。在角区域(corner areas)内设有中空腔31,其在外侧被成型至侧壁16,用于锁定锁定销26的开口 27被设在前侧上,进入中空腔31。
配置在顶部上的侧壁16包括开口 19,且包括信号盖15的光信号单元11设置在上侧壁16上。电开关单元18通过侧壁16中的开口 19部分地伸进基座壳体12的接收空间14中,且被大致放入角锥体形的信号盖15的基座区域内。为了连接电开关单元18,示出了包括线路连接装置21的电连接22,且通过相应的壳缝隙32而被引导通过至少一个壳壁16的电线可以被连接至线路连接装置21。
透视图示出了包括连接框架17的信号盖15,通过该连接框架,信号盖15在外侧被附着至基座壳体12的侧壁16。连接框架17形成锥体形(pyramid-shaped)的信号盖15的矩形基座区域,并且电开关单元18通过载体线路板而形成,该载体线路板大致在连接框架17的平面内延伸。
图3示出了包括线路连接装置21的基座壳体12的透视图,连接装置21被设置在壳底30上。基座壳体12的侧壁16包括开口 19,其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另外,示出了设置在线路连接装置21和光信号单元11之间的电连接22,所述光信号单元11在下面图4中被更详细地例示。
图4示出了光信号单元11的透视图。光信号单元11的基座主体通过具有锥体形(pyramid shaped)的信号盖15而形成。锥体的基座区域通过连接框架17被跨越,其中信号盖15由透光材料制成。电开关单元18被放置到信号盖15的矩形形状的连接框架17内,且通过连接装置24被连接至信号盖15。光源20,例如闪光灯,位于电开关单元18上,且通过将电开关单元18配置在信号盖15的连接框架17中而伸进信号盖15中。当光源20投入运转时,发出的光可以通过信号盖15并可以在视觉上被感知。
绳密封23被放置到矩形形状的连接框架17中,且具有闭合的轮廓,从而通过附着信号盖15而在侧壁16的外侧上密封开口 19,参见图3。
为了提供光信号单元11,可以先设置信号盖15,其中电开关单元18被设置在底侧上,进入信号盖15,并通过例如螺纹形式的连接装置24被旋拧。光信号单元11可以随后在外侧被附着至基座壳体12的侧壁16,并且连接装置25 (参见图1中与此相关的内容)可以通过连接装置调节件33被引导,从而随后将信号盖15连接至基座主体12。
信号盖15的发光表面区域被表示为Ah而基座区域的表面区域被指定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被局限于上述优选的实施例。反而有可能存在许多替换,所述替换甚至可以使用在具有不同原理的实施例的情况下例示的不同的技术方案。从权利要求、说明书或从附图中得出的所有特点和/或优势,包括结构细节、空间配置和方法步骤,其单独或者其各种组合对于本发明而言是重要的。
参考标记列表
100信号装置
10 音频信号单元
11 光信号单元
12 基座壳体
13 上壳部分
14 接收空间
15 信号盖
16 侧壁
17 连接框架
18 电开关单元
19 开口(在侧壁中)
20 光源
21线路连接装置
22电连接
23绳密封
24连接装置
25连接装置
26锁定销
27开口
28孔
29紧固夹
30壳底
31中空腔
32壳缝
33连接装置调节件
Tg基座壳体深度
T0上壳部 分深度
Ah信号盖的发光表面区域
Ag基座区域的表面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信号装置(100),其包括用于发射听觉信号的音频信号单元(10)和用于发射视觉信号的光信号单元(11),其中,设有基座壳体(12),所述信号装置可以通过所述基座壳体(12)优选地配置在容纳主体上,且其中设有上壳部分(13),所述上壳部分(13)被设置在所述基座壳体(12)上,用于形成接收空间(14),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单元(11)的基座主体由透光信号盖(15)形成,信号盖(15)包括基座区域,所述信号盖(15)的基座区域通过连接框架(17)被跨越,所述光信号单元(11)包括电开关单元(18),所述电开关单元(18)被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17)中,且所述基座壳体(12)包括侧壁(16),其中所述信号盖(15)被连接至具有所述基座区域的所述侧壁(16)的外侧并被设置在所述基座壳体(1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盖(15)通过连接装置(25)被连接至所述基座壳体(12)的侧壁(1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壳体(12)的侧壁(16)包括开口(19),所述电开关单元(18)至少部分地延伸至所述开口(19)中。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开关单元(18)包括载体电路板,所述载体电路板基本上在所述信号盖(15)的基座区域内延伸并且通过连接装置(24)特别地保持在所述信号盖(15)的连接框架(17)中。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单元(11)包括光源(20),所述光源(20)被特别地设置在所述电开关单元(18)上并伸进所述信号盖(15)中。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盖(15)以具有矩形基座区域的锥体的形状形成,且所述信号盖(15)覆盖所述侧壁(16)中的开口( 19)。
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线路连接装置(21)被设置在所述基座壳体(12)中,其中所述电开关单元(18)包括至所述线路连接装置(21)的电连接(22)。
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产生声音的电气元件组件,所述电气元件组件被特别地设置在所述上壳部分(13)上,并且被特别地设置在所述接收空间(14)中。
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绳密封(23)被设置在所述信号盖(15)上,所述绳密封被特别地周向放置到所述连接框架(17)内,所述连接框架优选地形成为矩形。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壳体(12)包括深度(Te),且其中所述上壳部分(13 )包括深度(Ttj),特别地,其中在所述基座壳体(12 )上处于组装状态的所述上壳部分(13)特别地伸进所述基座壳体(12),其中所述基座壳体(12)的深度(Te)与所述上壳部分(13)的深度(Ttj)的比介于1.0和4.4之间、优选地介于1.4和.4.1之间、特别优选地介于1.45和3.0之间的值。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盖(15)包括光-发射表面区域(AH),且所述基座区域包括表面区域(),其中所述信号盖(15)的发光表面区域(Ah)与所述基座区域的表面区域(Ae)的比介于1.2和2.4之间,优选地介于1.4和.2.0之间,特别优选地介于1.6和1.8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包括用于发射听觉信号的音频信号单元(10)和用于发射视觉信号的光信号单元(11)的信号装置(100),设有基座壳体(12),由此信号装置可优选地配置在容纳主体上,且其中设有上壳部分(13),上壳部分(13)被配置在基座壳体(12)上,用于形成接收空间(14)。为了简化该信号装置(100)的设计并简化装配,根据本发明,提供有光信号单元(11)的基座体由透光信号盖(15)形成,信号盖(15)包括基座区域,信号盖(15)的基座区域通过连接框架(17)被跨越,光信号单元(11)包括电开关单元(18),其被设置在连接框架(17)中,基座壳体(12)包括侧壁(16),信号盖(15)附着至具有基座区域的侧壁(16)的外侧并设置在基座壳体(12)上。
文档编号H04B1/03GK103138778SQ20121048046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安德里亚斯·潘恩伯格 申请人:百能堡股份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7866309 】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里亚斯·潘恩伯格
技术所有人:百能堡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里亚斯·潘恩伯格
技术所有人:百能堡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