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循环动力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循环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节约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现在全国电力供求持续偏紧,用电形势十分严峻。电力是由煤炭、石油、燃气等转化而形成的,单从燃气方面来说,燃气是电力的一次能源,电力是二次能源。现有的燃气供热系统需要一次能源燃气作为能源供热,还需要二次能源电力提供动力(如通过电动机等驱动循环栗工作),这样的形式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直接利用一次能源燃气,可减少一次能源到二次能源的转化过程中因转化效率等问题导致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燃气供热系统需要采用电能这种二次能源作用驱动供热系统的动力,造成电能的浪费,加重了国家电力供应的压力,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其他一次能源替代电能的循环动力装置。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循环动力装置,包括燃气发动机、循环水栗和散热器,所述燃气发动机的主轴与所述循环水栗的转轴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循环水栗转动,所述散热器用于冷却所述燃气发动机。
[0007]优选地,还包括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用于回收燃气发动机排出的高温烟气中的热量。
[0008]优选地,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燃气发动机的上端;所述换热器包括烟气通道和水体通道,所述烟气通道上的烟气入口与燃气发动机的排气通道连通,所述烟气通道的烟气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水体通道的两端均通过管道与供热系统的供水管或回水管连通。
[0009]优选地,还包括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于所述换热器与排气通道之间的管路上。
[0010]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
[0011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为水冷散热器。
[0012]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栗的转轴与所述燃气发动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0013]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循环水栗、燃气发动机和散热器均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上。
[0014]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烟气通道、空气管道及水体通道内的温度和压力;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燃气发动机工作。
[0015]优选地,所述燃气发动机上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用于控制燃气发动机主轴的转动。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循环动力装置,包括燃气发动机、循环水栗和散热器,所述燃气发动机的主轴与所述循环水栗的转轴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循环水栗转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燃气发动机做功驱动循环水栗转动,与传统的采用电能带动燃气热水锅炉中的循环水栗工作的方式相比,能够减少对于电能的消耗,减少国家供电的压力,同时直接使用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直接带动循环水栗作为燃气热水锅炉的动力装置,减少了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化过程中浪费的能量,可达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供热系统的循环动力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供热系统的循环动力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2]1、支撑机构,11、循环栗,111、出水口,112、入水口,113、转轴,114、联轴器,12、燃气发动机,121、排气通道,122、离合器,123、燃气进气口,13、余热回收机构,14、散热器,15、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循环动力装置,包括燃气发动机12、循环水栗11和散热器14,所述燃气发动机12的主轴与所述循环水栗11的转轴113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循环水栗11转动,所述散热器14用于冷却所述燃气发动机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动力装置采用燃气发动机12做功驱动循环水栗11转动,与传统的采用电能带动燃气热水锅炉中的循环水栗11的方式相比,能够减少对于电能的消耗,减少国家供电的压力,同时直接使用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直接带动循环水栗11作为燃气热水锅炉的动力装置,减少了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化过程中浪费的能量,可达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的目的。
[0027]优选地,所述燃气发动机12的主轴与所述循环水栗11的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114相连,
[0028]可选地,所述燃气发动机12上设有燃气进气口123,所述燃气进气口 123通过燃气管道通入燃气发动机12内,为燃气发动机12做功提供原料,可选地,所述燃气发动机12为内燃机;同时,所述散热器14为水冷散热器14,其内部装有散热主芯和散热片,所述散热器14的水箱内灌注散热器14防护液,用来冷却燃气发动机12,避免因燃气发动机12过热而造成发动损坏,可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29]优选地,所述用于供热系统的循环动力装置还包括余热回收机构13,所述余热回收机构13用于回收燃气发动机12排出的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具体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13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翅片换热器设于燃气发动机12的上端;所述翅片换热器包括烟气通道和水体通道,所述烟气通道上的烟气入口与燃气发动机12的排气通道121连通,所述烟气通道的烟气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水体通道的两端均通过管道与供热系统的供水管或回水管连通;通过换热器将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出传递给水体通道内循环水,同时将通过换热器换热后的循环水
文档序号 :
【 10403547 】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王峥,郭旭,芦潮,张磊,连雪青
技术所有人:北京北燃供热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王峥,郭旭,芦潮,张磊,连雪青
技术所有人:北京北燃供热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