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2025-09-29 11:00:07 526次浏览
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显示屏、电池、电路板,所述电池和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电池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之间,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电池的正负极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电性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电池的安装结构牢靠,而且可以增加电池所用面积,可使相同容量的移动终端电池变薄,减薄移动终端厚度,或者可以增加相同厚度的移动终端电池的容量,提升移动终端电池的续航能力。
【专利说明】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移动终端作为现代通讯设备中的重要工具,已经早就被普及使用。目前移动终端按其结构可分为直板机、翻盖机、滑盖机以及大屏的平板机(PAD)等等。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移动终端的外形要求越来越薄,越来越美观。
[0003]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日益增多,以及随着高清大屏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移动终端配备大容量电池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移动终端的待机和通话等工作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动终端电池的容量的大小。
[0004]目前的移动终端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整个移动终端后壳是一个电池盖,电池盖通过卡扣等与移动终端本体连接;二是移动终端后壳一部分是电池盖,电池盖通过卡扣与移动终端本体连接。无论是哪种结构,其电池的装配都位于移动终端本体最靠近移动终端后壳的一端,再通过移动终端的后壳或电池盖组合而成,即该移动终端的结构是“屏+移动终端本体+主板+电池+后壳(电池盖)”,移动终端本体安装有电路主板。
[0005]然而,采用以上结构的移动终端电池结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在移动终端本体上预留的移动终端电池所在的装配空间的面积较小,即移动终端电池的长度通常只是移动终端本体的一半,宽度是略比移动终端本体的宽度小一些,这样,为了保证足够的电池容量,只能将移动终端电池的厚度加大,从而使得整个移动终端的厚度很难再变薄。为了保证电池与移动终端本体之间的稳固性,通常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还需要设计多个与移动终端电池相卡合的卡扣,在移动终端结构设计时也必须要为这些卡扣预留足够的空间,这样,进一步地加大了移动终端的厚度。然而,在移动终端跌落等状况时,由于卡扣的力量不够牢靠,往往还是会出现电池与移动终端散架的情形,导致与弹片断开掉电。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电池的安装结构牢靠,而且可以增加电池所用面积,可使相同容量的移动终端电池变薄,减薄移动终端厚度,或者可以增加相同厚度的移动终端电池的容量,提升移动终端电池的续航能力。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显示屏、电池、电路板,所述电池和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的一侧,所述电池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之间,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电性接触。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包括模内注塑金属,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模内注塑金属固定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内注塑金属中设有与所述电池相配合的长槽,所述电池置于所述长槽中。[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内注塑金属上的周边位置设有多个螺丝孔,采用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将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模内注塑金属锁合固定在一起。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包括多个热熔柱,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热熔柱固定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连接器,且所述连接器的弹片置于与所述电池的正负极金属片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电路板的电路通过所述连接器的弹片与所述电池的正负极电性接触。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的弹片为卧式弹片。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移动终端后壳,所述移动终端后壳通过卡扣或锁扣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相固定。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将电池固定于移动终端本体与主板之间,可以保证移动终端电池牢靠地安装于移动终端本体上,结构牢靠,同时,也可以增加电池所用面积,可使相同容量的移动终端电池变薄,减薄移动终端厚度,或者可以增加相同厚度的移动终端电池的容量,提升移动终端电池的续航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与移动终端本体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与电路板上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1、显示屏2、电池3和电路板4,电池3和电路板4固定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I的一侧,电池3位于电路板4与移动终端本体I之间,显示屏2位于移动终端本体I的另一侧,电池3与电路板4上的电路电性接触。
[0021]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MP4,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信息处理终端。
[0022]移动终端本体I是移动终端内部用于安装和固定电路板、电池、移动终端卡、摄像头、存储卡等等器件的部件,通常采用模具注塑成型,具体的形状可根据摆放器件的位置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设计。
[0023]显示屏2可以为触摸屏,触摸屏包括显示层21和触控层22,显示层21位于靠近移动终端本体1,触控层22位于移动终端外部,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与用户进行交互。
[0024]为了将电路板4固定安装于移动终端本体I上,移动终端本体I上包括模内注塑金属11,电路板4通过模内注塑金属11固定于移动终端本体I上。
[0025]具体地,模内注塑金属11中设有与所述电池相配合的长槽(图未示),电池3置于所述长槽中。所述长槽的宽度与电池3的宽度相配合,长槽的长度可根据模内注塑金属11的设计而变化。或者,也可以是,所述长槽的长度与电池3的长度相配合,长槽的宽度可根据模内注塑金属11的设计而变化。也就是说,长槽的长度或者宽度中至少有一个与电池3的长度或宽度相配合。
[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与移动终端本体的固定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模内注塑金属11上的周边位置设有多个螺丝孔,对应的,在电路板4上也设有多个螺丝孔41,在安装时,采用螺丝穿过螺丝孔12将电路板4与模内注塑金属11锁合固定在一起,即,将电路板4与移动终端本体I锁合固定在一起。
[0027]由于电池3安装于移动终端本体I与电路板4之间,在将电路板4固定在移动终端本体I上时,也就将电池3固定安装于移动终端本体上了。在装配移动终端时,先将电池置于移动终端本体I的模内注塑金属11的长槽中,再通过螺丝将电路板4锁合固定在移动终端本体I上。这样,电池3即可牢靠地固定于移动终端本体I中,在移动终端跌落等意外情况发生时,也不会出现电池3脱落、断开掉电的状况,增加可靠性。
[0028]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电路板4固定安装于移动终端本体I上,例如,在注塑移动终端本体I时,可以直接在移动终端本体I上设置多个热熔柱,对应于电路板4上的螺丝孔位置而设置,在装配时,移动终端本体I的热熔柱穿过电路板4上的螺丝孔,再将热熔柱烫平以固定。或者,也可以在注塑移动终端本体I时,在移动终端本体I上对应于电路板4上的螺丝孔位置设置螺丝孔柱,通过螺丝将电路板4固定锁合在移动终端本体I上。
[00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与电路板上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路板4上设置有连接器42,且连接器42的弹片43置于与电池3的正负极金属片相对应的位置,电路板4的电路通过连接器42的弹片43与电池3的正负极电性接触。连接器42的弹片可以采用卧式弹片,电池3与连接器42的接触方式采用上下卧式弹片接触方式,利用卧式弹片的弹力将电路板4的电路与电池3的正负极金属片紧密接触。
[0030]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还包括:移动终端后壳5,移动终端后壳5通过卡扣或锁扣与移动终端本体I相固定。
[0031]由于电池放置在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与移动终端本体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不用电池盖。一方面省去了固定电池盖的卡扣结构,为移动终端内部放置其他元件节省了空间,另一方面,电池放置在电路板与显示屏之间,在与显示屏平行的方向上,电池的面积可以设计的更大,由此可以提升移动终端电池的容量。另一方面,电池被放在电路板与显示屏中间,可以提高移动终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移动终端在跌落时被摔坏的风险。优选地,移动终端后壳5可以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即一般用户不需要拆卸移动终端后壳5,电话卡(sim卡)可以设计成卡座或卡托的结构,采用侧面弹出的方式,不拆卸移动终端后壳5,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的结构稳定性和耐用性,避免移动终端外壳在频繁的安装、拆开的过程中受损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采用电路板、电池、移动终端本体(模内注塑金属)和显示屏依次叠置的结构,将电池固定于移动终端本体与主板之间,可以保证移动终端电池牢靠地安装于移动终端本体上,结构牢靠,在设计时,可以加大电路板的面积,确保摆放器件的面积,同时,电池的面积也可以加大,增加容量,提升移动终端电池的续航能力,或者,使相同容量的移动终端电池变薄,使得整机的厚度可以变薄。
[003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I)、显示屏(2)、电池(3)、电路板(4),所述电池(3)和电路板(4)固定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I)的一侧,所述电池(3)位于所述电路板(4)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I)之间,所述显示屏(2)位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I)的另一侧,所述电池(3 )与所述电路板(4 )上的电路电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I)包括模内注塑金属(11),所述电路板(4)通过所述模内注塑金属(11)固定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I)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注塑金属(11)中设有与所述电池(3)相配合的长槽,所述电池置于所述长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注塑金属(11)上的周边位置设有多个螺丝孔(41),采用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41)将所述电路板(4)与所述模内注塑金属(11)锁合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I)上包括多个热熔柱,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热熔柱固定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I)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4)上设置有连接器(42),且所述连接器(42)的弹片(43)置于与所述电池(3)的正负极金属片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电路板(4)的电路通过所述连接器(42)的弹片(43)与所述电池(3)的正负极电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弹片(43)为卧式弹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移动终端后壳(5),所述移动终端后壳(5)通过卡扣或锁扣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I)相固定。
【文档编号】H04W88/02GK203457192SQ201320513715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何肖 申请人:上海鼎为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7785376 】

技术研发人员:何肖
技术所有人:上海鼎为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何肖上海鼎为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监控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