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热塑管牵引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5-09-16 13:20:02 26次浏览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胶管成型后牵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塑管出料专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塑胶管在热熔成型后,需要将成型后的管材拉出,拉出的速度要和热熔挤出的速度等同,这样才能拉出整根无间断的管材;目前的牵引拉出方式多是采用夹扣将塑胶管的一端卡紧固定,由电机拉动管材匀速水平移动;由于塑胶管为软性绝缘材料,密度大、自重大,同时、被夹紧的一端接触面积小,单位面积受力大,且刚挤出的塑胶管未完全冷却成型,容易造成塑胶管拉扯的一端变形严重,而且整个塑胶管自拉扯的一端向后也会逐渐变形,从而影响塑胶管的形态不稳定,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牵引拉扯易变形造成塑胶管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塑管牵引出料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热塑管牵引出料装置,它包括支撑架;

其要点是所述支撑架上分别设有相互上下对称的上支撑横臂和下支撑横臂;

所述上支撑横臂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上的直线导轨连接,且上支撑横臂通过升降气缸与上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横臂上设有通过传送带相互传动连接的上主动轮和上被动轮,且上主动轮通过上减速机与上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下支撑横臂的两端分别与升降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升降齿条的另一侧与支撑架上的下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齿条上分别设有与其相互啮合传动连接的齿轮,且齿轮通过与其相互传动连接的传动轴与减速箱同步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与升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下支撑横臂上设有通过传送带相互传动连接的下主动轮和下被动轮,且下主动轮通过下减速机与下电机传动连接。

为了保证运行时的夹紧度,所述上支撑横臂和下支撑横臂之间通过紧固丝杆相互丝接限位。

为了便于调节张紧度,所述上被动轮通过调距丝杆Ⅰ与上支撑臂限位丝接。

为了便于调节张紧度,所述下被动轮通过调距丝杆Ⅱ与下支撑臂限位丝接。

为了提高升降时水平度,所述上支撑横臂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气缸连接。

所述传送带上分别均匀设有若干夹紧垫块。

为了防止进料时偏移,所述支撑架的前端设有进料滑辊。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上支撑横臂和下支撑横臂始终保持上下水平对称,且之间的夹紧度通过升降气缸和升降电机进行调节,适合不同管径的塑胶管牵引拉出;传送带上的夹紧垫块与塑胶管的上下两侧贴合进行牵引拉出,增加了与塑胶管的接触面积,用力均匀,受力面大,不会出现局部拉扯变形的现象,提高了塑胶管牵引拉出的成型率,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牵引拉扯易变形造成塑胶管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被动轮 2、调距丝杆Ⅰ 3、进料滑辊 4、调距丝杆Ⅱ 5、下被动轮 6、齿轮 7、传动轴 8、减速箱 9、升降电机 10、下电机 11、下主动轮 12、下减速机 13、下直线导轨 14、升降齿条 15、下支撑横臂 16、塑胶管 17、上支撑横臂 18、上直线导轨 19、支撑架 20、升降气缸 21、上减速机 22、上主动轮 23、上电机 24、传送带 25、夹紧垫块 26、紧固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支撑架19;

所述支撑架19上分别设有相互上下对称的上支撑横臂17和下支撑横臂15;

所述上支撑横臂17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19上的上直线导轨18连接,且上支撑横臂17通过升降气缸20与上直线导轨18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横臂17上设有通过传送带24相互传动连接的上主动轮22和上被动轮1,且上主动轮22通过上减速机21与上电机23传动连接;

所述下支撑横臂15的两端分别与升降齿条14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升降齿条14的另一侧与支撑架19上的下直线导轨13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齿条14上分别设有与其相互啮合传动连接的齿轮6,且齿轮6通过与其相互传动连接的传动轴7与减速箱8同步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8与升降电机9传动连接;所述下支撑横臂15上设有通过传送带相互传动连接的下主动轮11和下被动轮5,且下主动轮11通过下减速机12与下电机10传动连接。

为了保证运行时的夹紧度,所述上支撑横臂17和下支撑横臂15之间通过紧固丝杆26相互丝接限位。

为了便于调节张紧度,所述上被动轮1通过调距丝杆Ⅰ2与上支撑臂17限位丝接。

为了便于调节张紧度,所述下被动轮5通过调距丝杆Ⅱ4与下支撑臂15限位丝接。

为了提高升降时水平度,所述上支撑横臂17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气缸20连接。

所述传送带24上分别均匀设有若干夹紧垫块25。

为了防止进料时偏移,所述支撑架19的前端设有进料滑辊3。

工作原理:塑胶管16首先经过进料滑辊3,并限位防止横向偏移,通过夹紧垫块25的上下共同夹紧下进行贴合紧固,这样可提高与塑胶管的接触面积,受力均匀;此时上电机和下电机分别通过上减速机和下减速机来带动上主动轮和下主动轮进行反向同步传动,从而带动塑胶管16匀速前进,且前进的速度与塑胶管成型挤出的速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被动轮1和下被动轮5可分别通过调距丝杆Ⅰ2和调距丝杆Ⅱ4进行微调,从而保证传送带的张紧度;上支撑横臂17和下支撑横臂15之间通过紧固丝杆26相互丝接限位,可保证之间的贴合度,防止角度偏差;升降电机9通过减速箱8分别带动传动轴7转动,从而带动齿轮6将升降齿条14做升降运动,且上支撑横臂17和下支撑横臂15之间的中心线始终与塑胶管挤出设备出口的中心线持平,保证塑胶管的直线成型率,防止塑胶管倾斜。

本实用新型加大了与塑胶管的贴合面积,且接触面均匀,受力面大,拉扯牵引时受力均匀,且速度均衡,防止塑胶管局部受力不均匀造成的变形现象,产品成型率得到质的提高。

文档序号 : 【 12852013 】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华,刘中超
技术所有人:山东华海塑胶建材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刘中华刘中超山东华海塑胶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克拉管制备模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动态口令生成及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