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阳极棒涂刷干燥的机械的制作方法
[0036]具体的操作为,如图4、5、10、11所示:套管41上端的第一套管41段凸出于活动横梁40的上表面,固定横梁30的下表面上间隔设置用于容置第一套管41段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用于插入耐磨海绵套42内腔的圆形凸柱33,圆形凸柱33的直径与耐磨海绵套42的内径相一致,环形槽的槽宽大于第一套管41段的壁厚,环形槽的槽底设置传感器32以及开设用于安装环形喷头31的环状凹槽,传感器32设置在环形喷头31的外围。第一套管41段触发传感器32,使得控制装置调控喷洒装置喷洒涂料。由于喷洒涂料时套管41内没有插设棒材Al,因此通过设置的圆形凸柱33对耐磨海绵套42的孔腔进行堵塞,防止喷洒的涂料从孔腔中滴落,圆形凸柱33凸出于固定横梁30的下表面,喷洒装置可为一般的喷水或喷涂装置构成,将喷涂装置的喷头去除,然后将喷涂装置的出液口与环形管的进液口 34通过软管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实现对个环形喷头31的送料喷洒。对于此种方案,可在套管41的管壁上开设一圈抽气孔49,如图7、13所示,抽气孔49位于套管41内管壁面上的孔口高度小于另一端的孔口高度(亦即:抽气孔49倾斜布置,抽气孔49靠近耐磨海绵套42 —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高度,抽气孔49沿套管41的周向间隔设置),抽气孔49位于套管41内管壁面上的孔口与耐磨海绵套42的底端相对应布置,抽气装置的吸气口与抽气孔49相连接,这样能够保证喷洒的涂料能够迅速的渗入耐磨海绵套42内,保证后续的涂覆和提高生产效率。
[0037]另外,涂料补加装置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在套管41的内管壁上设置环形喷头31,环形喷头31被耐磨海绵套42包覆,环形喷头31包括环形管和环形管上间隔交错设置的第一、二喷嘴,第一喷嘴喷出的涂料流向为斜向上指向远离套管41内管壁一侧的方向,第二喷嘴P2喷出的涂料流向为斜向下指向远离套管41内管壁一侧的方向,环形管位于套管41的中部,喷洒装置的出液口与各环形管的进液口分别通过软管进行连接。
[0038]涂覆涂料时须保证安装座21、棒材Al、套刷同芯布置,如果棒材Al下端耳轴A12与安装座21装配过紧则会影响卸载,因此,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如图9所示,安装座21为立状布置的圆管构成,圆管的内管壁上开设有收口状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孔芯方向与圆管的径向相一致,安装孔在圆管的同一高度沿其周向间隔设置,安装孔沿圆管的高度方向呈层状布置,相邻层的安装孔呈间隔交错状布置,安装孔内设置有钢珠212和弹簧211,弹簧211抵靠钢珠212使得钢珠212的局部凸出于圆管的内管壁,圆管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这样棒材Al下端的耳轴A12插入圆管内时,通过弹簧211和钢珠212的作用,使得棒材Al进行自调节,保证安装座21、棒材Al、套刷同芯布置,从而保证涂覆的均匀性。
[0039]另外,为了提高涂覆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中将套管41转动固定在活动横梁40上,各套管41与驱动其转动的第五驱动机构相连接。这样在活动横梁40运行至最低点处时,第五驱动机构驱使套管41转动90°或者180°,然后再向上运行,提升涂覆的均匀性。更为具体的方案为,如图2、3、6、8、12所示:套管41上端的第一套管41段凸出于活动横梁40的上表面,第一套管41段上设置有传动齿轮43,传动齿轮43与齿条构成传动配合,齿条沿活动横梁40长度方向布置,齿条与第五驱动机构相连接(此种情况齿条沿其身长方向与活动横梁4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第五驱动机构可为气缸构成);套管41通过轴承44固定在活动横梁40上,活动横梁40由上、下叠码布置的第一、二条板401、402拼接构成,第一条板401上间隔开设用于安装套管41的装配孔,第二条板402上间隔开设供棒材Al穿过的第二通孔,装配孔和第二通孔同芯布置,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套管41的外径,第二通孔外围的第二条板402的上板面上分别设置有环形凸起402b和环形凹槽402a,环形凸起402b、环形凹槽402a和第二通孔同芯布置,环形凹槽402a位于环形凸起402b的外围,环形凹槽402a与轴承44上下相对应布置,环形凸起402b的直径小于套管41的外径,各环形凹槽402a通过一引流槽402c将环形凹槽内的槽液引流至活动横梁40的外端。轴承44的设置,需要注入润滑油保证轴承44转动的可靠性,但是润滑油会滴落掺杂至涂料中涂覆在棒材Al的表面,影响棒材Al的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环形凸起402b对润滑油进行阻挡,避免污染涂料,同时环形凹槽402a和引流槽将滴落的润滑油引流至活动横梁40的端部排出。
[0040]另外第五驱动机构也可采用以下Ml、M2两种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0041]Ml种技术方案为:套管41上端的第一套管41段凸出于活动横梁40的上表面,第一套管41段上设置有链轮,链轮与链条构成传动连接配合,链条与第五驱动机构相连接,此种情形第五驱动机构可为活动横梁40上安装的步进电机构成,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传动链轮,传动链轮与链轮通过链条构成传动连接配合,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套管41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
[0042]M2种技术方案为:套管41上端的第一套管41段凸出于活动横梁40的上表面,第一套管41段上设置有曲柄,各曲柄通过连杆连为一体,连杆与第五驱动机构相连接,曲柄包括与套管41垂直连接的垂直杆和与套管41平行布置的平行杆,连杆与平行杆构成转动配合连接。第五驱动机构可为第五气缸构成,第五气缸垂直于套管41布置,第五气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与活动横梁40、连杆铰接连接且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均平行于套管41的长度方向布置。
[0043]涂刷后棒材Al需进行干燥操作,干燥可采用自然风干或者置于烘箱中烘干。为缩短整个工序时长,优选采用烘箱烘干,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图2、19、20中所示的技术方案进行实施:支架AlO的后侧设置有烘箱70,第一输送机构A201贯穿烘箱70,烘箱70上沿第一输送机构A201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立状布置的第一、二、三、四隔板72,第一、二、三、四隔板72将烘箱70的内腔沿第一输送机构A201的输送方向分隔成进料区Q1、工作区Q2和卸料区Q3,第一、二、三、四隔板72上或者其旁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二、三、四到位传感器(可为红外传感器、接近开关等等),第一、二、三、四隔板72分别与调节其进行开启和闭合的调节机构相连接,工作区Q2内设置有加热源(电加热源、热风加热源等等),进料区Ql的进料口处的烘箱70侧壁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喷嘴P1,卸料区Q3的出料口处的烘箱70侧壁上设置有一圈第二喷嘴P2,第一、二喷嘴分别与喷气装置相连接,第一、二喷嘴分别喷出气流形成用于阻隔外部空气流入烘箱70内的第一、二气幕。由于涂覆涂料后的棒材Al不能立即干燥,因此不宜在烘箱70的两端通过设置门帘来减少烘箱70的热量散失,门帘会使得棒材通过时棒材表面形成大量的划痕,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通过上述结构的烘箱7
文档序号 :
【 9957713 】
技术研发人员:王寿南,程叶红
技术所有人:王寿南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王寿南,程叶红
技术所有人:王寿南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