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扭矩矢量分配混合动力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2025-08-08 17:20:02 161次浏览
扭矩矢量分配混合动力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通常涉及用于车辆的驱动桥。
【背景技术】
[0002]车辆的变速器将来自主功率源(例如发动机)的机动力或功率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车轮。变速器通常包括齿轮组,其允许发动机循环经过其扭矩范围多次,以改变施加到驱动车轮的扭矩和驱动车轮的旋转速度。车辆的差速器将来自主功率源的扭矩在一对驱动车轮之间分离,由此允许每一个驱动车轮以不同旋转速度旋转。驱动桥将变速器和差速器的功能以及从动车轴的所有相关部件组合为单个整合组件。
[0003]车辆可以进一步包括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和/或限滑差速器系统,以控制车轮速度和扭矩分配。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和限滑差速器通常使用使用摩擦元件,例如制动器和/或离合器,以降低车轮速度。来自摩擦元件的摩擦将能量耗费为热量,且磨损摩擦元件的部件。

【发明内容】

[0004]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桥。驱动桥包括输入从动轴,所述输入从动轴沿驱动轴线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输入从动轴可绕驱动轴线。第一行星齿轮系联接到输入从动轴的第一端且第一马达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联接到输入从动轴的第二端,且第二马达联接到第二行星齿轮系。
[0005]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动力传动系包括主功率源,其可操作为产生驱动扭矩。驱动桥联接到主功率源,且可操作为从主功率源接收驱动扭矩。驱动桥包括输入从动轴,所述输入从动轴沿驱动轴线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输入驱动轴可响应于来自主功率源的驱动扭矩而绕驱动轴线旋转。第一行星齿轮系联接到输入从动轴的第一端。第一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一太阳齿轮、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一环齿轮。第一太阳齿轮附接到输入从动轴且可与之旋转。多个第一行星齿轮被第一承载器支撑。第一被驱动车轮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系的第一承载器。第一马达联接到第一环齿轮。第一马达可操作为供应扭矩到第一环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系联接到输入从动轴的第二端。第二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二太阳齿轮、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二环齿轮。第二太阳齿轮附接到输入从动轴且可与之旋转。多个第二行星齿轮被第二承载器支撑。第二被驱动车轮联接到第二行星齿轮系的第二承载器。第二马达联接到第二环齿轮。第二马达可操作为供应扭矩到第二环齿轮。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可操作为分别独立地将不同扭矩输入提供到第一行星齿轮系和第二行星齿轮系,以分别改变第一行星齿轮系和第二行星齿轮系的扭矩输出和改变侧-侧速度和改变传动比。
[0006]因而,驱动桥使用来自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扭矩以分别连续改变去往第一被驱动车轮和第二被驱动车轮的车轮速度和扭矩。通过分别来自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扭矩,通过分别改变第一环齿轮和第二环齿轮的旋转速度而改变第一行星齿轮系和第二行星齿轮系的传动比。具有第一马达的独立的第一行星齿轮系和具有第二马达的第二行星齿轮系提供差速功能和扭矩矢量分配以用于最适宜的性能,而不将能量作为摩擦热量,且不会在部件上造成不当磨损。
[0007]本发明提供1.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桥,该驱动桥包括:输入从动轴,沿驱动轴线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且能绕驱动轴线旋转;第一行星齿轮系,联接到输入从动轴的第一端;第一马达,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联接到输入从动轴的第二端;和第二马达,联接到第二行星齿轮系。
[0008]在所述的驱动桥中,第一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一太阳齿轮、被第一承载器支撑的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一环齿轮。
[0009]在所述的驱动桥中,第一太阳齿轮附接到输入从动轴且能与之旋转。
[0010]在所述的驱动桥中,第一环齿轮联接到第一马达,且能操作为从第一马达接收扭矩。
[0011]在所述的驱动桥中,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绕第一太阳齿轮环状地设置,绕从动轴线与第一承载器一起旋转,且与第一环齿轮的内部周向齿轮表面嗤合接合。
[0012]在所述的驱动桥中,第二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二太阳齿轮、被第二承载器支撑的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二环齿轮。
[0013]在所述的驱动桥中,第二太阳齿轮附接到输入从动轴且能与之旋转。
[0014]在所述的驱动桥中,第二环齿轮联接到第二马达,且能操作为从第二马达接收扭矩。
[0015]在所述的驱动桥中,多个第二行星齿轮绕第二太阳齿轮环状地设置,绕从动轴线与第二承载器一起旋转,且与第二环齿轮的内部周向齿轮表面啮合接合。
[0016]在所述的驱动桥中,第二马达包括设置为与第二环齿轮的外部周向齿轮表面啮合接合的第二齿轮,且能操作为从第二马达接收扭矩和将扭矩从第二马达传递到第二环齿轮;其中第一马达包括设置为与第一环齿轮的外部周向齿轮表面啮合接合的第一齿轮,且能操作为从第一马达接收扭矩和将扭矩从第一马达传递到第一环齿轮。
[0017]在所述的驱动桥中,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能独立地操作为分别对第一行星齿轮系和第二行星齿轮系提供不同扭矩输入,以分别改变第一行星齿轮系和第二行星齿轮系的扭矩输出和改变侧-侧速度和改变传动比。
[0018]在所述的驱动桥中,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每一个是电动机。
[0019]在所述的驱动桥中,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每一个是液压马达。
[0020]所述的驱动桥进一步包括输入扭矩传递系统,联接到输入从动轴且可操作为将扭矩从主功率源传递到输入从动轴。
[0021]在所述的驱动桥中,输入扭矩传递系统包括双曲面环齿轮和小齿轮组,所述双曲面环齿轮和小齿轮组具有附接到输入从动轴且可与之旋转的双曲面环齿轮和设置为与双曲面环齿轮啮合接合以用于传递扭矩到双曲面环齿轮的双曲面小齿轮。
[0022]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包括:主功率源,可操作为产生驱动扭矩;驱动桥,联接到主功率源,且可操作为从主功率源接收驱动扭矩,驱动桥包括:输入从动轴,沿驱动轴线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且能响应于驱动扭矩而绕驱动轴线旋转;第一行星齿轮系,联接到输入从动轴的第一端,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系包括附接到输入从动轴且可与之旋转的第一太阳齿轮、被第一承载器支撑的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一环齿轮;第一马达,联接到第一环齿轮且可操作为供应扭矩到第一环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系,联接到输入从动轴的第二端,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系包括附接到输入从动轴且可与之旋转的第二太阳齿轮、被第二承载器支撑的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二环齿轮;且第二马达,联接到第二环齿轮且可操作为供应扭矩到第二环齿轮;其中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可独立地操作为分别对第一行星齿轮系和第二行星齿轮系提供不同扭矩输入,以分别改变第一行星齿轮系和第二行星齿轮系的扭矩输出和改变侧-侧速度和改变传动比;第一从动车轮,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系的第一承载器;和第二从动车轮,联接到第二行星齿轮系的第二承载器。
[0023]在所述的动力传动系中,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每一个是电动机或液压马达。
[0024]在所述的动力传动系中,驱动桥进一步包括输入扭矩传递系统,其联接到输入从动轴,且可操作为将驱动扭矩从主功率源传递到输入从动轴。
[0025]在所述的动力传动系中,输入扭矩传递系统包括双曲面环齿轮和小齿轮组,所述双曲面环齿轮和小齿轮组具有附接到输入从动轴且可与之旋转的双曲面环齿轮和设置为与双曲面环齿轮啮合接合以用于传递驱动扭矩到双曲面环齿轮的双曲面小齿轮。
[0026]在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对实施本发明的较佳模式做出的详尽描述中能容易地理解上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以纵向构造显示的车辆的的示意性透视图;
[0028]图2是以横向构造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例如“上”、“下”、“向上、“向下”、“顶”、“底”等是用于描述附图,而不代表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进而,在本文在可以以功能和/或逻辑模块部件和/或各种处理步骤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这种模块部件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硬件、软件和/或固件部件(其配置为执行具体功能)实现。
[0030]参见附图,其中几幅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件,动力传动系通常在20处示出。动力传动系20用于车辆,且包括主功率源22,其可操作为产生驱动扭矩。主功率源2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内燃发动机23,例如汽油或柴油发动机。另外,主功率源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马达25,所述马达独立于内燃发动机23运行或与内燃发动机23组合运行,以产生驱动扭矩。主功率源22的具体取
文档序号 : 【 9363119 】

技术研发人员:R.V.罗德里格兹
技术所有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V.罗德里格兹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传动轴安装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汽车二驱四驱转换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