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低热导隔热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2025-08-01 17:20:05 360次浏览
低热导隔热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热导隔热铝型材,包括中空的内型材本体、外型材本体以及两条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隔热条,内型材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两条外侧插槽,与所述外侧面相对的外型材本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两条内侧插槽;所述隔热条通过与内侧插槽和外侧插槽的插装连接将内型材本体和外型材本体连接为一体;所述外侧面、内侧面和两条隔热条围成位于内型材本体和外型材本体之间的隔热腔,隔热腔内设有在由外侧面至内侧面的方向上将隔热腔至少分隔成两个腔室且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分隔装置。该结构的铝型材,隔热效果好,有利于节能减排。
【专利说明】低热导隔热铝型材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热导隔热铝型材。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制作门窗的铝型材,无论是扇型材、框型材,还是中挺型材,虽然型材都采用中空结构,以增加隔热效果,但是,室内外的热量交换,仍然通过型材得以较快进行,隔热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隔热效果好的铝型材,更有利于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的铝型材。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低热导隔热铝型材,包括中空的内型材本体、外型材本体以及两条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隔热条,内型材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两条外侧插槽,与所述外侧面相对的外型材本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两条内侧插槽;所述隔热条通过与内侧插槽和外侧插槽的插装连接将内型材本体和外型材本体连接为一体;所述外侧面、内侧面和两条隔热条围成位于内型材本体和外型材本体之间的隔热腔,隔热腔内设有在由外侧面至内侧面的方向上将隔热腔至少分隔成两个腔室且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分隔装置。
[0005]所述分隔装置为连接在一隔热条上并与另一隔热条接触的隔热分隔片。
[0006]所述分隔装置为连接在一隔热条上并与另一隔热条构成插接配合关系的隔热分隔片。
[0007]所述分隔装置为一侧插接在一隔热条上、另一侧插接在另一隔热条上的隔热分隔片。
[0008]所述分隔装置为两条分别连接在两条隔热条上的隔热分隔片,两条隔热分隔片构成接触配合关系。
[0009]所述分隔装置为插装在隔热腔内且将隔热腔分隔成多个腔室的隔热分隔框架。
[0010]所述隔热条为中空的多腔室结构。
[0011]众所周知,热的传播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要想获得好的隔热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上述三种热的传播方式完全阻断或进行有效阻断,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思想而做出的。将型材设计为内型材本体和外型材本体构成的两体结构,且内型材本体和外型材本体通过隔热条连为一体,可有效阻断内型材本体和外型材本体通过传导的方式进行热量传播;通过在隔热条、内型材本体和外型材本体围成的隔热腔设置可将隔热腔分隔成两个以上腔室的分隔装置,可有效阻断内型材本体和外型材本体之间通过辐射的方式传播热量,以及可有效阻止隔热腔内空气以对流的方式在内型材本体和外型材本体之间传播热量。
[00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隔热效果好,有利于节能减排。【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图1是扇型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扇型材的另一种结构不意图;
[0016]图3是扇型材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扇型材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扇型材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框型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框型材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框型材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框型材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是框型材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是中挺型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是中挺型材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是中挺型材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14是中挺型材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15是中挺型材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图1-5所示的为平开窗的窗扇型材,包括中空的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以及两条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隔热条3,内型材本体I的外侧面上设有两条外侧插槽,与所述外侧面相对的外型材本体2的内侧面上设有两条内侧插槽;一条外侧插槽和与其相对设置一条内侧插槽构成一组插槽,两条内侧插槽和两条外侧插槽就形成两组插槽,两组插槽里均插装有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隔热条3,也就是说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通过两条隔热条3连接为一体;内型材本体I的外侧面、外型材本体2的内侧面和两条隔热条3围成位于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之间的隔热腔4,隔热腔4内设有在由外侧面至内侧面的方向上将隔热腔4至少分隔成两个腔室且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分隔装置。分隔装置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为连接在一隔热条3上并与另一隔热条3接触的隔热分隔片5。分隔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为连接在一隔热条3上的隔热分隔片5,另一隔热条3上设有隔片插槽6,隔热分隔片5插装在隔片插槽6内。分隔装置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两隔热条3上各设隔片插槽6,分隔装置为插装在两隔片插槽6内的隔热分隔片5。分隔装置的第四种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分隔装置为两条分别连接在两条隔热条3上的隔热分隔片5,两条隔热分隔片5构成接触配合关系。分隔装置的第五种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分隔装置为插装在隔热腔4内且将隔热腔4分隔成多个腔室的分隔框架7,所述隔热条3为中空的多腔室结构,多腔室结构的隔热条3可以增强隔热效果。
[0030]图6-10所示的为平开窗的窗框型材,包括中空的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以及两条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隔热条3,内型材本体I的外侧面上设有两条外侧插槽,与所述外侧面相对的外型材本体2的内侧面上设有两条内侧插槽;一条外侧插槽和与其相对设置一条内侧插槽构成一组插槽,两条内侧插槽和两条外侧插槽就形成两组插槽,两组插槽里均插装有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隔热条3,也就是说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通过两条隔热条3连接为一体;内型材本体I的外侧面、外型材本体2的内侧面和两条隔热条3围成位于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之间的隔热腔4,隔热腔4内设有在由外侧面至内侧面的方向上将隔热腔4至少分隔成两个腔室且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分隔装置。分隔装置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图6所示,为连接在一隔热条3上并与另一隔热条3接触的隔热分隔片5。分隔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如图7所示,为连接在一隔热条3上的隔热分隔片5,另一隔热条3上设有隔片插槽6,隔热分隔片5插装在隔片插槽6内。分隔装置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如图8所示,两隔热条3上各设隔片插槽6,分隔装置为插装在两隔片插槽6内的隔热分隔片5。分隔装置的第四种结构形式如图9所示,分隔装置为两条分别连接在两条隔热条3上的隔热分隔片5,两条隔热分隔片5构成接触配合关系。分隔装置的第五种结构形式如图10所示,分隔装置为插装在隔热腔4内且将隔热腔4分隔成多个腔室的分隔框架7,所述隔热条3为中空的多腔室结构,多腔室结构的隔热条3可以增强隔热效果。
[0031]图11-15所示的为平开窗的中挺型材,包括中空的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以及两条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隔热条3,内型材本体I的外侧面上设有两条外侧插槽,与所述外侧面相对的外型材本体2的内侧面上设有两条内侧插槽;一条外侧插槽和与其相对设置一条内侧插槽构成一组插槽,两条内侧插槽和两条外侧插槽就形成两组插槽,两组插槽里均插装有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隔热条3,也就是说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通过两条隔热条3连接为一体;内型材本体I的外侧面、外型材本体2的内侧面和两条隔热条3围成位于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之间的隔热腔4,隔热腔4内设有在由外侧面至内侧面的方向上将隔热腔4至少分隔成两个腔室且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分隔装置。分隔装置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图11所示,为连接在一隔热条3上并与另一隔热条3接触的隔热分隔片5。分隔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如图12所示,为连接在一隔热条3上的隔热分隔片5,另一隔热条3上设有隔片插槽6,隔热分隔片5插装在隔片插槽6内。分隔装置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如图13所示,两隔热条3上各设隔片插槽6,分隔装置为插装在两隔片插槽6内的隔热分隔片5。分隔装置的第四种结构形式如图14所示,分隔装置为两条分别连接在两条隔热条3上的隔热分隔片5,两条隔热分隔片5构成接触配合关系。分隔装置的第五种结构形式如图15所示,分隔装置为插装在隔热腔4内且将隔热腔4分隔成多个腔室的分隔框架7。
[0032]上述分隔框架7、隔热分隔片5和隔热条3均采用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例如尼龙
6,PVC, ABS等塑料材料,以及现有的其它可替换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低热导隔热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内型材本体(I)、外型材本体(2)以及两条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隔热条(3),内型材本体(I)的外侧面上设有两条外侧插槽,与所述外侧面相对的外型材本体(2)的内侧面上设有两条内侧插槽;所述隔热条(3)通过与内侧插槽和外侧插槽的插装连接将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连接为一体;所述外侧面、内侧面和两条隔热条(3)围成位于内型材本体(I)和外型材本体(2)之间的隔热腔(4),隔热腔(4)内设有在由外侧面至内侧面的方向上将隔热腔(4)至少分隔成两个腔室且由热导率低的材料制成的分隔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热导隔热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为连接在一隔热条(3)上并与另一隔热条(3)接触的隔热分隔片(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热导隔热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为连接在一隔热条(3)上并与另一隔热条(3)构成插接配合关系的隔热分隔片(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热导隔热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为一侧插接在一隔热条(3)上、另一侧插接在另一隔热条(3)上的隔热分隔片(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热导隔热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为两条分别连接在两条隔热条(3)上的隔热分隔片(5),两条隔热分隔片(5)构成接触配合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热导隔热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为插装在隔热腔(4)内且将隔热腔(4)分隔成多个腔室的分隔框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低热导隔热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条(3)为中空的多腔室结构。
【文档编号】E06B3/12GK203394245SQ20132051893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4日
【发明者】骆成富 申请人:骆成富
文档序号 : 【 2180116 】

技术研发人员:骆成富
技术所有人:骆成富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骆成富骆成富
血浆或者血清蛋白的分离的制作方法 具有模拟量、开关量和频率输出的温度传感器(f元件)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