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能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驱动装置,特别涉及利用低热能的动力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低热能利用一般是利用热水泵从地下抽取热水气出来,再加以利用。这种 方式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热水泵工作会消耗能源;其次是热能转换动能时设备复杂、效 率低;第三,低热能来源仅限于地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一种低热能驱动装置,以解决适应不同温度的低热能源、 结构简单和零排放等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该低热能驱动装置包括较高温的外热收取端、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液气发生器、 气液发生器、低沸点介质及循环回路、热能作功输出装置;所述的高温端的外热收取端与 液气发生器的热交换部件连接,所述的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与气液发生器的热交换部件相 连,所述的低沸点介质循环回路设有泵,其通过液气发生器的部分为吸热段,通过气液发生 器的部分为散热段,通过热能作功输出装置的部分为作功段。所述的热能作功输出装置为螺旋式、活塞式、蜗旋式动力机。所述的较高温端的外热收取端、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连接有放置在不同温度条件 下的超导传热体。所述的较高温端的外热收取端、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通过气或液体管线与外热源 连接。所述的热能作功输出装置的输出端与发电机、水泵、动力轮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超导传热体分别置于地壳的不同温度层中。本发明与传统的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适应高低温差较小的环境使用,如温差 在10度左右的条件下;适应多种热能作功输出装置的使用;传导热的效率高;结构简单; 零排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组成参见图1,包括较高温的外热收取端2、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9、液气 发生器3、气液发生器8、低沸点介质及循环回路4、热能作功输出装置5。所述的液气发生器3和气液发生器8均为普通的热交换器的结构形式,低沸点介 质的循环回路4设有泵7,该循环回路4通过液气发生器3和气液发生器8进行热交换。所述低沸点介质可以采用R134、溴化锂、N5环等。所述的高温端的外热收取端2与液气发生器3的热交换部件连接,所述的较低温 的外热收取端9与气液发生器8的热交换部件相连,所述的低沸点介质循环回路4通过液 气发生器3的部分为吸热段,通过气液发生器8的部分为散热段,通过热能作功输出装置5 的部分为作功段。所述的热能作功输出装置5为螺旋式、活塞式、蜗旋式动力机中的一种。所述的较高温端的外热收取端2、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9连接有放置在不同温度 条件下的超导传热体1、10。本发明也可采用如热电厂的热水或热气引进液气发生器的方式 进行工作。本发明的低温要求一般满足在-30°c -90°C范围为宜,本发明也适合更高或更低 的温度。所述的热能作功输出装置的输出端与发电机、水泵、动力轮的驱动端连接。在图1 中,热能作功输出装置5的输出轴驱动水泵6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低热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低热能驱动装置包括较高温的外热收取端、较 低温的外热收取端、液气发生器、气液发生器、低沸点介质及循环回路、热能作功输出装置; 所述的高温端的外热收取端与液气发生器的热交换部件连接,所述的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 与气液发生器的热交换部件相连,所述的低沸点介质循环回路设有泵,其通过液气发生器 的部分为吸热段,通过气液发生器的部分为散热段,通过热能作功输出装置的部分为作功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热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能作功输出装 置为螺旋式、活塞式、蜗旋式动力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热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较高温端的外热 收取端、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连接有放置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超导传热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热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较高温端的外热 收取端、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通过气或液体管线与外热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热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能作功输出装 置的输出端与发电机、水泵、动力轮的驱动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热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超导 传热体分别置于地壳的不同温度层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热能驱动装置,该低热能驱动装置包括较高温的外热收取端、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液气发生器、气液发生器、低沸点介质及循环回路、热能作功输出装置;所述的高温端的外热收取端与液气发生器的热交换部件连接,所述的较低温的外热收取端与气液发生器的热交换部件相连,所述的低沸点介质循环回路设有泵,其通过液气发生器的部分为热交换段,通过气液发生器的部分为散热段,通过热能作功输出装置的部分为作功段。本发明可以解决适应不同温度的低热能源、结构简单和零排放等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F03G4/00GK102094688SQ20101060133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唐毓 申请人:唐毓
文档序号 :
【 5183081 】
技术研发人员:唐毓
技术所有人:唐毓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唐毓
技术所有人:唐毓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