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的制造方法
[0055]该第一油路13包括有彼此连通第一横向段131和第一纵向段132,第一横向段131于旋转体10的外周侧面内凹形成,第一纵向段132于嵌置槽15的内底面向上内凹形成;该第五油路27包括有彼此连通第五横向段271和第五纵向段272,第五横向段271于油路拼接体20的上端外周侧面内凹形成,第五横向段272与第五油口 415正对连通,第五纵向段272于油路拼接体20的上端面向下内凹形成,第五纵向段272与第一纵向段132正对连通。
[0056]该第二油路14包括有第二横向段141和第二纵向段142,该第二横向段141于旋转体10的外周侧面内凹形成,该第二纵向段142于旋转体10的底面向上内凹形成;该第六油路28包括有彼此连通的第六横向段281和第六纵向段282,第六横向段281于凸环部202的外周侧面内凹形成,第六横向段281与第六油口 416正对连通,第六纵向段282于凸环部202的上端面向下内凹形成,第六纵向段282与第二纵向段142正对连通。
[0057]以及,该高压油路23和低压油路24分别于油路拼接体20的下端外周侧面横向内凹形成,该第三油路25和第四油路26分别于油路拼接体10的上端外周侧面横行内凹形成。
[0058]另外,该阀体41包括有固定座401和套筒402,该套筒402伸入安装腔22内,前述第一油P 411、第二油P 412、第三油P 413、第四油P 414、第五油P 415和第六油P 416均设置于套筒402上,套筒402的下端抵于固定座401上,固定座401与油路拼接体20的底部固定安装;以及,该套筒402的外周侧面设置间隔设置有多个凸环417,每一凸环417的周侧面均凹设有用于安装密封环(图中未示)的定位槽418。
[0059]该阀杆42包括有主杆体421和顶杆体422,该主杆体421的周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403,该主杆体421设置于套筒402内,主杆体421的下端与顶杆体422固定连接,顶杆体422的下端向下伸出固定座401外,顶杆体422的下端安装有滚轮423。
[0060]此外,该油路拼接体20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台50,该驱动台50的表面周缘形成有多个用于促使阀杆42活动的台阶面51,滚轮423抵于台阶面51上。
[0061]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62]合模时,该阀杆42抵于一台阶面51上,使得第二油口 412连通第六油口 416,第五油口 415连通第四油口 414,其余各油口之间关闭不连通,此时,油腔21内的低压油液依次经过低压油路24、第六油路28和第二油路14流入活塞腔12的下端,同时活塞腔12上端的油液依次经过第一油路13、第五油路27和第四油路26回流至油腔21中,从而使得活塞杆30快速上升实现合模。
[0063]成型时,该阀杆42抵于另一台阶面51上,使得第一油口 411连通第六油口 416,第五油口 415保持连通第四油口 414,其余各油口之间关闭不连通,此时,油腔21内的高压油液依次经过高压油路23、第六油路28和第二油路14流入活塞腔12的下端,使得活塞杆30保持在合模状态,实现保压成型。
[0064]开模时,该阀杆42抵于再一台阶面51上,使得第三油路413连通第五油口 415,第二油口 412连通第六油口 416,其余各油口之间关闭不连通,此时,油腔21内油液依次经过第三油路25、第五油路27和第一油路13进入活塞腔12的上端,同时,活塞腔12下端的油液因此经过第二油路14、第六油路28和低压油路24回流至油腔21中,从而使得活塞杆30快速下降实现开模。
[006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旋转体上加工制作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并在油路拼接体上加工制作高压油路、低压油路、第三油路、第四油路、第五油路和第六油路,实现了油路拼接,使得油路的加工制作简单方便,同时利用控制阀控制各个油路,使得在工作时可采用低压合模和高压成型的方式,有效提升制盖机的生产效率,并大大提升产品的成型质量。
[006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旋转体以及油路拼接体;该旋转体为环形体,旋转体的外周侧面形成由环形空间,旋转体的周缘间隔均布设置有多个活塞腔,每一个活塞腔内均设置有一活塞杆,活塞杆的顶端伸入环形空间内而与底模固定连接,针对每一活塞腔于旋转体上均设置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第一油路连通活塞腔的上端内部,第二油路连通活塞腔的下端内部;该油路拼接体安装于旋转体的底部内侦U,该油路拼接体上设置有油腔,油路拼接体的周缘间隔均布设置有多个安装腔,该多个安装腔与前述活塞腔一一对应,每一个安装腔内均设置有控制阀,该控制阀包括有阀体以及阀杆;该阀体上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和第六油口;该阀杆可上下活动设置于阀体内而控制各油口打开或关闭,阀杆的下端向下伸出油路拼接体外;针对每一安装腔于该油路拼接体上均设置有高压油路、低压油路、第三油路、第四油路、第五油路和第六油路,该高压油路连通油腔和第一油口之间,该低压油路连通油腔和第二油口之间,该第三油路连通油腔和第三油口之间,该第四油路连通油腔和第四油口之间,该第五油路连通第一油路和第五油口之间,该第六油路连通第二油路和第六油口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拼接体包括有主体部以及于主体部外周侧面径向扩大延伸出的凸环部,旋转体的底面凹设有嵌置槽,主体部的上端嵌于嵌置槽中,凸环部抵于旋转体的底面上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包括有彼此连通第一横向段和第一纵向段,第一横向段于旋转体的外周侧面内凹形成,第一纵向段于嵌置槽的内底面向上内凹形成;该第五油路包括有彼此连通第五横向段和第五纵向段,第五横向段于油路拼接体的上端外周侧面内凹形成,第五横向段与第五油口正对连通,第五纵向段于油路拼接体的上端面向下内凹形成,第五纵向段与第一纵向段正对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路包括有第二横向段和第二纵向段,该第二横向段于旋转体的外周侧面内凹形成,该第二纵向段于旋转体的底面向上内凹形成;该第六油路包括有彼此连通的第六横向段和第六纵向段,第六横向段于凸环部的外周侧面内凹形成,第六横向段与第六油口正对连通,第六纵向段于凸环部的上端面向下内凹形成,第六纵向段与第二纵向段正对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油路和低压油路分别于油路拼接体的下端外周侧面横向内凹形成,该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分别于油路拼接体的上端外周侧面横行内凹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有固定座和套筒,该套筒伸入安装腔内,前述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和第六油口均设置于套筒上,套筒的下端抵于固定座上,固定座与油路拼接体的底部固定安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包括有主杆体和顶杆体,该主杆体设置于套筒内,主杆体的下端与顶杆体固定连接,顶杆体的下端向下伸出固定座外,顶杆体的下端安装有滚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体的周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拼接体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台,该驱动台的表面周缘形成有多个用于促使阀杆活动的台阶面,滚轮抵于台阶面上。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侧面设置间隔设置有多个凸环,每一凸环的周侧面均凹设有用于安装密封环的定位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盖机的低压合模高压成型装置,包括有旋转体以及油路拼接体;该旋转体的周缘间隔均布设置有多个活塞腔,每一个活塞腔内均设置有一活塞杆,针对每一活塞腔于旋转体上均设置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第一油路连通活塞腔的上端内部,第二油路连通活塞腔的下端内部;藉此,通过在旋转体上加工制作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并在油路拼接体上加工制作高压油路、低压油路、第三油路、第四油路、第五油路和第六油路,实现了油路拼接,使得油路的加工制作简单方便,同时利用控制阀控制各个油路,使得在工作时可采用低压合模和高压成型的方式,有效提升制盖机的生产效率,并大大提升产品的成型质量。
【IPC分类】B29C43/08, B29C43/32
【公开号】CN204622430
【申请号】CN201520071698
【发明人】张俊生, 周信祥
【申请人】广州晶品智能压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日
文档序号 :
【 8970879 】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生,周信祥
技术所有人:广州晶品智能压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生,周信祥
技术所有人:广州晶品智能压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