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0055] 在此,也可以使所述制造用模具具有第一工序模具和第二工序模具,其中第一工 序模具用于弯折线施加工序,对所述弯曲边缘部施加沿该弯曲边缘部的弯曲形状而上折或 下折的任一弯折线,第二工序模具用于接下来的立体成形工序,通过按压所述弯曲边缘部 的两端间的中央部分而使该两端移动从而间隔变窄,从而以所述弯折线为起点将所述弯曲 边缘部或进一步将与该弯曲边缘部相邻的坯料部分立体化。在此,所述具有两端的曲线也 包括具有两端的弯折线。
[0056] 在所述弯折线施加工序中施加弯折线之后,在接下来的立体成形工序中,通过按 压所述弯曲边缘部的两端间的中央部分而使该两端移动从而间隔变窄,由于以所述弯折线 为边界的两侧的线的长度差,这两侧的一侧相对于另一侧自然地竖起或下陷,因此,以所述 弯折线为起点,将所述弯曲边缘部或进一步将与该弯曲边缘部相邻的坯料部分立体化成为 可能并容易实现。如果没有所述弯折线施加工序,则通过立体成形工序进行立体化极其困 难。
[0057] 对于第一工序的成形品(经过所述弯折线施加工序而成的成形品),第二工序模 具被构成为按压所述弯曲边缘部的两端间的中央部分,以使该两端的间隔变窄的方式移 动.这一结构具有通过夹具向中央部分施力,从而一边使上述两端转动一边使所述弯曲边 缘部竖立的机构。在现有的压力成形中,若想使弯曲边缘部竖立,在与夹具接触的部分原材 料的长度不足,会产生放边裂纹(伸割札)。对此,在本发明中,通过以成为立 体化起点的位置为中心使弯曲边缘部的两端部进行转动运动,可以弥补不足的原材料的长 度。此外,为了保持第一工序成形品,优选对成为弯曲边缘部立体化的起点的弯折线的周边 进行按压。
[0058]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⑴的概略示意图。如图1(a)、(b)、(C)所示,本实 施方式例展示了第一工序模具的结构,用于制造将上弯折线(折痕向上而形成的山形弯折 线)10施加于坯料10并具有V形截面的部件。该第一工序模具具有模具截面形状对应于 所述制品的V字形截面的模具1和冲压件2。此外,15为弯曲边缘部,16为弯曲边缘部的端 部。此外,SOAXOA分别为观测由坯料10制造的制品是否产生折皱的观测部位和是否产生 裂纹的观测部位(以下相同)。
[0059] 此外,图1(d)中示意了利用后述的第二工序模具对由图1(a)、(b)、(c)所示的第 一工序模具得到的第一工序成形品进一步成形而得到的第二工序成形品(具有立体边缘 的金属部件)的形状。
[0060]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2)的概略示意图。如图2(a)、(b)、(C)所示,本实施 方式例(1)展示了第一工序模具的结构,其被构成为通过在实施方式例(1)中在坯料10上 追加上弯折线111和下弯折线(折痕向下形成的谷形弯折线)120而施加中间部6和夹持 部5(与图1中的弯曲边缘部的端部16相对应)。在此,对与上图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给与相 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61] 此外,图2(d)中示意了利用后述的第二工序模具对由图2(a)、(b)、(c)所示的第 一工序模具得到的第一工序成形品进一步成形而得到的第二工序成形品(具有立体边缘 的金属部件)的形状。
[0062]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3)的概略示意图。如图3(a)、(b)、(c)所示,本实施 方式展示了第一工序模具的结构,为了制造具有M形截面的部件,其被构成为通过在实施 方式例(1)中追加上弯折线111、112和下弯折线121、122而施加中间部6和夹持部5。在 此,对与上图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给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63] 此外,图3(d)中示意了利用后述的第二工序模具对由图3(a)、(b)、(c)所示的第 一工序模具得到的第一工序成形品进一步成形而得到的第二工序成形品(具有立体边缘 的金属部件)的形状。
[0064]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4)的概略示意图。如图4(a)、(b)、(c)所示,本实施 方式例展示了在实施方式例(3)中用具有比其它部分曲率大的部分50的上弯折线113和 下弯折线123分别替代上弯折线111和下弯折线121的情况下的第一工序模具的结构。在 此,对与上图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给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65] 此外,图4(d)中示意了利用后述的第二工序模具对由图4(a)、(b)、(c)所示的第 一工序模具得到的第一工序成形品进一步成形而得到的第二工序成形品(具有立体边缘 的金属部件)的形状。
[0066]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5)的概略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例展示了第二工序 模具的结构。利用固定块(下、上)21、22保持第一工序成形品11的弯曲边缘的端部16, 将其作为按压机构,具有凸轮滑块24以及凸轮驱动块25。弯曲边缘的端部16在与固定块 (上)22的接触面上被按压,其与相对端的间隔变小。
[0067]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6)的概略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例展示了第二工序模 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实施方式例(5)中,作为第一工序成形品11的保持机构追加了圆 柱形的定位销23。在第一工序成形品11中,从坯料阶段开始就设置了用于穿插定位销23 的圆孔30。在此,对与上图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给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68]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7)的概略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例展示了第二工序模 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实施方式例(5)中,作为第一工序成形品11的保持机构,将弯曲 边缘的端部形成为突出的圆弧形,并且将固定块(上)22的接触面形成为凹下的圆弧形,两 者形成圆弧形接触部31。在此,对与上图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给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69]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8)的概略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例展示了第二工序模 具的结构,其中第二工序模具具有按压夹具40,在弯曲边缘部具有竖立部分41 (箭头41)时 按压局部立体化的弯曲边缘部。在此,对与上图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给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 其说明。
[0070] 在此,观察图8的A-A'截面,则弯曲边缘部15 -边以上弯折线110为中心向箭头 41的方向转动一边进行立体化。此时,按压夹具40固定(待机)在图中位置时,则弯曲边 缘部15与夹具40相冲突。为此,即使弯曲边缘部15进一步转动以期进行立体化,也被夹 具40按压住。
[0071]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9)的概略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例展示了第二工序模 具的结构,其中第二工序模具具有按压块42,可以抑制立体化为弓形的上弯折线110的圆 弧部分的竖立部分43过大。在此,对与上图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给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 明。
[0072]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10)的概略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例展示了第二工序 模具的结构,其中第二工序模具具有精压工具(凹模、凸模)60、61,用于将第二工序之后或 之中的成形品12的局部立体化的弯曲边缘部15矫正为所需形状。在此,对与上图相同或 相应的部分给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73]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11)的概略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例展示了第二工序 模具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凸轮滑块24以及凸轮驱动块25对接触于第一工序成 形品11的弯曲边缘部15的中央部分的冲压件(A y千)73施力(付勢energization)从 而对中央部分施加凹陷80,使两端转动81,由此缩小两端的间隔。此外,为了抑制第一工序 成形品的不适宜的上下运动,将在被冲压件73按压的所述中央部分隔着上弯折线110而相 邻的非弯曲边缘部作为保持部32,利用板按压垫(下、上)71、72将该保持部保持为只能水 平滑动。此外,冲压件73、凸轮滑块24、凸轮驱动块25、板按压垫(下、上)71、72均被支架 20支撑。
[0074] 实施例
[0075] 首先,为了确认第一工序中
文档序号 :
【 9220844 】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佑辅,新宫豊久,中川欣哉,山崎雄司,越智胜广
技术所有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佑辅,新宫豊久,中川欣哉,山崎雄司,越智胜广
技术所有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