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盐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
背景技术:
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硝酸钙,硫酸亚铁和乙酸铵等,如硫酸钙,氯化铜,醋酸钠,一般来说盐是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盐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盐,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碱,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酸,如硫酸与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和水,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与硝酸钠等。也有其他的反应可生成盐,例如置换反应。可溶性盐的溶液有导电性,是因为溶液中有可自由游动的离子,故此可作为电解质。盐酸既是盐化工的重要产品,又是生产硅材料的重要原料。盐是晶体的一种。化盐桶是处理原盐的工具之一。目前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存在着使用寿命不长以及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具有使用寿命长以及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所述化盐桶包括底座、桶体、折流圈和加热套,所述桶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桶体的上端设置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处设置有条形分流板,所述加料口的两侧设置有溢流口和粗盐水出口,所述桶体的下侧设置有人孔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折流圈设置在桶体内侧的中心位置,所述折流圈的下侧设置有蒸汽盘,所述蒸汽盘上设置有蒸汽盘孔,所述加热套设置在桶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桶体的内侧设置有加厚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桶体和加厚保护层之间设置有传导片。
优选的,所述加热套包括套筒、温度感应器、加热进水口和加热出水口,所述加热进水口和加热出水口设置在套筒的上下两侧,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套筒与桶体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条形分流板的下侧设置有微型折流圈。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可以对桶体本身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可以进一步促进原盐的溶解速率,提高溶解速率,该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具有使用寿命长以及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桶体和加厚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桶体、3-折流圈、4-加热套、5-加料口、6-条形分流板、7-溢流口、8-粗盐水出口、9-人孔、10-进水口、11-进水管、12-蒸汽盘、13-蒸汽盘孔、14-加厚保护层、15-传导片、16-套筒、17-温度感应器、18-加热进水口、19-加热出水口、20-微型折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所述化盐桶包括底座1、桶体2、折流圈3和加热套4,所述桶体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桶体2的上端设置有加料口5,所述加料口5处设置有条形分流板6,所述加料口5的两侧设置有溢流口7和粗盐水出口8,所述桶体2的下侧设置有人孔9和进水口10,所述进水口10处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折流圈3设置在桶体2内侧的中心位置,所述折流圈3的下侧设置有蒸汽盘12,所述蒸汽盘12上设置有蒸汽盘孔13,所述加热套4设置在桶体2的外侧。
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桶体2的内侧设置有加厚保护层14,所述桶体2和加厚保护层14之间设置有传导片15,所述加热套包括套筒16、温度感应器17、加热进水口18和加热出水口19,所述加热进水口18和加热出水口19设置在套筒16的上下两侧,所述温度感应器17设置在套筒16与桶体2的连接处,所述条形分流板6的下侧设置有微型折流圈20。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所述桶体的内侧设置有加厚保护层,可以对桶体本身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时长,所述桶体和加厚保护层之间设置有传导片,可以方便桶体热量的传输,所述加热套的组成,可以进一步促进原盐的溶解速率,所述条形分流板的下侧设置有微型折流圈,可以促进原盐的分散,提高溶解速率,该烧碱生产用的化盐桶具有使用寿命长以及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平
技术所有人:建滔(衡阳)实业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