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的制造及其制品加工制作,储藏技术

D-苏氨酸的合成方法

2025-10-27 14:40:16 13次浏览
D-苏氨酸的合成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D-苏氨酸(I)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L-苏氨酸(VI)为原料,通过氨基酸消旋酶的消旋和L-苏氨酸脱氨酶的依次作用,并纯化得到D-别苏氨酸(V);再以D-别苏氨酸(V)起始原料,通过酯化得到中间体(IV),再用苯甲酰基保护氨基得到式(III)的化合物,然后式(III)在氯化亚砜的存在下分子内关环,并翻转羟基的立体构型,得到噁唑啉中间体(II),最后中间体(II)在酸的作用下开环、脱去保护基得到D-苏氨酸(I)。本发明设计巧妙,起始原料便宜易得,工艺流程简单易行,为大规模生产D-苏氨酸提供了新的方法。
【专利说明】D-苏氨酸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氨基酸合成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非天然氨基酸D-苏氨酸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D-苏氨酸(式(I))是天然氨基酸L-苏氨酸的光学异构体,是一种重要的非天然氨基酸。其主要应用于手性药物、手性添加剂、手性助剂等领域,在制药行业作为手性合成的手性源。作为一种光学活性的有机酸,在某些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用于生产新型广谱抗生素、D-苏氨醇、多肽合成过程的苏氨酸保护剂。
[0003]
【权利要求】
1.一种D-苏氨酸(I)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D-别苏氨酸(V)的衍生物式(III)在氯化亚砜的存在下分子内关环,并翻转羟基的立体构型,得到噁唑啉中间体(II),将获得的噁唑啉中间体(II)在酸的作用下开环、脱去保护基得到所述D-苏氨酸(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式(III)的化合物溶于溶剂中,再滴加氯化亚砜反应制得所述式(II)的噁唑啉中间体,其中制备式(II)化合物的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或甲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式(II)的噁唑啉中间体加入盐酸水溶液中,加热回流,并调节酸碱性得到所述D-苏氨酸(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别苏氨酸(V)的衍生物式(III)的制备方法是,以D-别苏氨酸(V)起始原料,通过与CV4的醇或苄醇酯化得到中间体 (IV);所述中间体(IV)再用苯甲酰基保护氨基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V4的醇为甲醇或乙醇;所述酯化的反应条件为:以相应的Cu的醇或苄醇为溶剂,以酸或氯化亚砜为催化剂,在o°c-100°C下反应 2-48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间体(IV)溶于溶剂中,以三乙胺为碱,并加入苯甲酰氯制备得到所述式(III)的化合物,其中制备式(III)化合物的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或甲醇。
7.一种制备D-别苏氨酸(V)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L-苏氨酸(VI)为原料,先将其氨基消旋,得到L-苏氨酸(VI)和D-别苏氨酸(V)的混合液;再通过L-苏氨酸脱氨酶的作用,使剩余的L-苏氨酸(V)转化为易除去的物质;最后通过简单纯化得到所述D-别苏氨酸(V);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消旋的方法是采用氨基酸消旋酶作用,使L-苏氨酸(VI)变成L-苏氨酸(VI)和D-别苏氨酸(V)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酶转化剩余的L-苏氨酸是先通过高温处理将氨基酸消旋酶失活,再加入L-苏氨酸脱氨酶进行转化;L-苏氨酸转化成的易除去的物质为丁酮酸和铵离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单纯化是指通过活性碳脱色、浓缩,并结晶的方法得到所述D-别苏氨酸(V)。
【文档编号】C12P41/00GK103450040SQ201310401218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杨汉荣, 李涛, 陶荣盛, 朱傳赟, 李晟 申请人:上海朴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517400 】

技术研发人员:杨汉荣,李涛,陶荣盛,朱傳赟,李晟
技术所有人:上海朴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杨汉荣李涛陶荣盛朱傳赟李晟上海朴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酶催化法合成dl-丝氨酸的方法 微生物酶消旋生产dl-丙氨酸的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