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蒜薹保鲜方法,属于蔬菜保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蒜薹鲜脆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质高档蔬菜。由于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分和维生素,还含有杀菌力很强的蒜氨酸,同时又含脂溶性挥发物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有较好的抗癌和抗衰老等功效,因此深受人们的青睐。蒜薹采收后新陈代谢旺盛,在常温下容易失水,老化和腐烂。蒜薹在25°C以上放置10 15天,薹梢变黄、长霉,薹苞膨大、开裂、气生鳞茎形成,有机物质分解,叶绿素含量减少,薹梗变空心,组织纤维增多(变糠),蒜味随之消失。造成衰老甚至腐烂,失去食用价值。目前,蒜薹贮藏保鲜主要运用低温结合自发气调(调节CO2浓度和O2浓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需要在冷藏库、冷藏车或冷藏货架,并且需要气密条件,投资大。随着消费者对蔬菜质量要求的提高,目前蒜薹贮藏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蒜薹出冷藏库后的运输或货架销售阶段品质变化快,容易老化、褪绿和干缩,增加损耗,甚至失去商品价值。发明专利CN1820611A公开了一种使用臭氧保鲜蒜薹的方法,此方法主要起到杀菌的作用,但对防止蒜薹老化,保绿、保鲜效果有限,而且使用过程中,臭氧浓度难以准确控制,使用效果不稳定。臭氧对金属设备的腐蚀和引起塑料材料老化也是很大问题。专利CN101189981A公开了一种用复合果蔬保鲜剂浸溃或涂膜处理蒜薹的技术,专利CN101744037 A公开了一种采用多菌灵喷洒蒜薹的技术、专利CN1934966 A和CN101796965 A分别公开了采用化学烟熏剂处理蒜薹的技术,均能起到对蒜薹防腐保鲜的作用,但由于化学防腐保鲜剂在蒜薹上的残留会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所以迫切需要寻找一些新的、无毒、高效、低残留、省时、省力、省药的保鲜剂,以逐步减少或部分取代化学杀菌剂在蒜薹上的应用。专利CN102894069 A公开了一种自然降氧储藏蒜薹的方法和专利CN102870872 A公开了一种快速降氧储藏蒜薹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对蒜薹的储藏保鲜过程中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解决蒜薹在物流、销售过程中的老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对蒜薹贮藏过程中的脱绿缩水、老化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是蒜薹经3-吲哚乙酸溶液处理后再进行贮藏、物流运输、货架销售。所述的3-吲哚乙酸溶液处理是蒜薹经3-吲哚乙酸溶液浸蘸处理。所述的3-吲哚乙酸溶液处理是蒜薹经3-吲哚乙酸溶液喷洒处理。所述的3-吲哚乙酸溶液是,3-吲哚乙酸溶液的水溶液,酒精溶液(酒精含量少于0.5%) ο
所述的水是指可饮用水,可以是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等,但并不限于此。所述的3-吲哚乙酸溶液浓度是0.1 100umol/L。所述处理可以是处理整根蒜薹或蒜薹局部:蒜薹局部是蒜薹薹条下端、薹苞和薹梢、去薹苞薹条两端切口部分等。所述处理蒜薹局部,是指处理去薹苞蒜薹薹条上端,溶液浓度为0.1 IOOumol/L,优选的浓度时是5 20umol/L,效果是可抑制蒜薹薹条上端褪绿、干缩现象。所述处理蒜薹局部,是指处理去薹苞蒜薹薹条下端,溶液浓度为0.1 IOOumol/L,优选的是2 lOumol/L,效果是可抑制蒜薹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所述处理蒜薹局部,是指处理整根蒜薹下端,溶液浓度为0.1 lOOumol/L,优选的是2 10umol/L umol/L。效果是可抑制蒜薹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所述处理蒜薹局部,是指处理薹苞和薹梢,溶液浓度为0.1 lOOumol/L,优选的是5 20umol/L。效果是可抑制蒜薹薹苞和薹梢褪绿及薹苞膨大现象。所述处理整根蒜薹,溶液浓度为0.1 100umol/L,优选的是5 20umol/L。效果是可抑制蒜薹薹条褪绿、缩根、糠化现象。所述的处理时间是4 10分钟分钟。所述的蒜薹应为成熟适度、未老化的蒜薹。所述的贮藏是指,冷藏、冷藏结合简易自发气调贮藏、常温贮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保鲜效果较好:能明显抑制蒜薹的脱绿失水、缩根糠化等老化现象。2.操作简单。3.3-吲哚乙酸溶液浓度在食用安全之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1:1.前处理:加工整理,剔除有机械伤、已老化、薹梢已变黄的蒜薹,蒜薹切除薹苞,保留薹条,待处理。2.3-吲哚乙酸处理:将去了薹苞的蒜薹上端浸蘸在浓度为0.l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完成后晾干、包装。3.贮藏:温度在 25°C ±1°C。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4天后才开始出现脱绿现象,但无干缩,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3天后脱绿干缩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2:将去了薹苞的蒜薹上端浸蘸在浓度为l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5天后才开始出现脱绿现象,但无干缩,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3天后脱绿干缩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3:将去了薹苞的蒜薹上端浸蘸在浓度为10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9天后才开始出现脱绿现象,但无干缩,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3天后脱绿干缩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4:将去了薹苞的蒜薹上端浸蘸在浓度为100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8天后才开始出现脱绿现象,但无干缩,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3天后脱绿干缩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5:1.前处理:加工整理,剔除有机械伤、已老化、薹梢已变黄的蒜薹,蒜薹切除薹苞,保留薹条,待处理。2.3-吲哚乙酸处理:将去了薹苞的蒜薹下端浸蘸在浓度为0.l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完成后晾干、包装。3.贮藏:温度在 25°C ±1°C。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5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3天后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6:将去了薹苞的蒜薹下端浸蘸在浓度为l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5。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7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3天后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7:将去了薹苞的蒜薹下端浸蘸在浓度为2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5。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8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3天后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8:将去了薹苞的蒜薹下端浸蘸在浓度为10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5。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8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3天后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9:将去了薹苞的蒜薹下端浸蘸在浓度为100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5。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8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3天后薹条下端褪绿、缩根、糠化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
实施例10:1.前处理:加工整理,剔除有机械伤、已老化、薹梢已变黄的蒜薹。2.3-吲哚乙酸处理:将浓度为0.lumol/L3-吲哚乙酸溶液喷洒到整根蒜薹上。处理完成后晾干、包装。3.冷藏:温度在 0°C ±1°C。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180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条褪绿、缩根现象,无腐烂,无糠化,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90天后薹条褪绿、缩根、糠化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11:将浓度为2umol/L3-吲哚乙酸溶液喷洒于整根蒜薹上。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0。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200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条褪绿、缩根现象,无腐烂,无糠化,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90天后薹条褪绿、缩根、糠化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12:将浓度为10umol/L3-吲哚乙酸溶液喷洒于整根蒜薹上。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0。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240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条褪绿、缩根现象,无腐烂,无糠化,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90天后薹条褪绿、缩根、糠化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13:将浓度为100umol/L3-吲哚乙酸溶液喷洒于整根蒜薹上。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0。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240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条褪绿、缩根现象,无腐烂,无糠化,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90天后薹条褪绿、缩根、糠化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14:1.前处理:加工整理,剔除有机械伤、已老化、薹梢已变黄的蒜薹。2.3-吲哚乙酸处理:将整根蒜薹下端浸蘸在浓度为0.l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10分钟。处理完成后晾干、包装。3.冷藏:温度在 0°C ±1°C。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180天后才开始出现缩根现象,无腐烂,无糠化,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90天后缩根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15:将整根蒜薹下端浸蘸在浓度为2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10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4。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240天后才开始出现缩根现象,无腐烂,无糠化,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90天后缩根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16:
将整根蒜薹下端浸蘸在浓度为10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4。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240天后才开始出现缩根现象,无腐烂,无糠化,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90天后缩根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17:将整根蒜薹下端浸蘸在浓度为100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4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4。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贮藏240天后才开始出现缩根现象,无腐烂,无糠化,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90天后缩根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18:1.前处理:加工整理,剔除有机械伤、已老化、薹梢已变黄的蒜薹。2.3-吲哚乙酸处理:将蒜薹薹苞和薹梢部位浸蘸在浓度为0.l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10分钟。处理完成后晾干、包装。3.物流运输,货架销售。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在销售3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梢褪绿及薹苞膨大现象,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2天后薹梢褪绿及薹苞膨大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19:将蒜薹的薹苞和薹梢部位浸蘸在浓度为l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10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8。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在销售4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梢褪绿及薹苞膨大现象,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2天后薹梢褪绿及薹苞膨大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2O:将蒜薹的薹苞和薹梢部位浸蘸在浓度为10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10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8。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在销售6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梢褪绿及薹苞膨大现象,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2天后薹梢褪绿及薹苞膨大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实施例21:将蒜薹的薹苞和薹梢部位浸蘸在浓度为100umol/L3-吲哚乙酸溶液中10分钟。处理前后的方法同实施例18。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在销售6天后才开始出现薹梢褪绿及薹苞膨大现象,无腐烂,品质好;对照(未用3-吲哚乙酸处理)的蒜薹2天后蒜薹薹苞和薹梢褪绿及薹苞膨大现象开始加重,并逐渐失去食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蒜薹经3-吲哚乙酸溶液处理后再进行贮藏、物流运输、货架销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吲哚乙酸溶液浓度为0.1 lOOumol/L,所述的溶液为水溶液、酒精溶液(酒精含量少于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是指浸蘸处理和喷洒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是指处理时间为4 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吲哚乙酸溶液浓度优选为2 20umol/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是指处理时间优选为4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是处理整根蒜薹、蒜薹局部、加工蒜薹的局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蒜薹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藏是指常温贮藏或冷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蒜薹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蒜薹经生长素溶液处理后再进行贮藏、物流运输、货架销售。所用生长素为3-吲哚乙酸,使用浓度为0.1~100umol/L。本发明保鲜蒜薹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抑制蒜薹的衰老、黄化、干缩现象,且方法简单,易于使用。
文档编号A23B7/04GK103141568SQ2013101057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王庆国, 焦丽霞, 牟文良, 樊美娜 申请人:山东农业大学
文档序号 :
【 539357 】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国,焦丽霞,牟文良,樊美娜
技术所有人:山东农业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国,焦丽霞,牟文良,樊美娜
技术所有人:山东农业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