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家居日用产品装置的制造及产品制作技术

轻便拖把及其与之配套使用的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2025-05-25 13:20:03 11次浏览
专利名称:轻便拖把及其与之配套使用的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轻便拖把及其与之配套使用的拖把桶。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拖把大至分为条形束拖把和平板拖把两种。湿拖作业时,条形束拖把因 受力面不均过于沉重,完成作业费时费力。平面拖把受力面均勻,使用轻便,但中途清洗污 手不卫生,以及中途更换清洁织物过于繁琐。一种旋转脱水平板拖把克服了以上两种拖把 的缺陷,使用中途不必更换清洁织物,脱水彻底且无需沾手,虽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仍不失 为理想工具。但其脚踏旋转结构易坏的事实也不可不察。宗上所述,在清洗过程中,均存在 习惯性的、共性缺陷,即在盛满水的容器中仅通过上下运动只能部分去除污渍,而不能全 部清除顽固的沾挂物,多数时,还需占手揉搓去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轻便、快捷、高效的拖把;利用 本发明轻便拖把作业无需更换拖把布;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 一种专用于清洗上述轻便拖把 而配套使用的拖把桶,利用该拖把桶仅通过拖把的上下或前后运动即可清除拖把布上的污 物并将拖把布脱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轻便拖把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该轻便拖把包 括拖把主体,所述拖把主体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平板,所述拖把平板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多 边形片状平板,所述拖把平板的上端与拖把杆的下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插嵌连接机构,以及 一个可使所述拖把平板在一个限定角度内相对于拖把杆前后转动的限位装置;所述拖把平 板有伸直与弯曲两种位置,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拖把杆中轴线与所述拖把平板纵剖面中 线在一直线上;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拖把平板经外力发生形变,所述拖把平板的下端与工作 面平行,所述拖把平板的上端呈一圆弧面并与所述拖把杆呈一角度。本发明一种与上述轻便拖把配套使用的拖把桶,该拖把桶的结构是,包括桶体及 将桶体分成清洗腔和脱水腔的隔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脱水腔内且与隔板平行的挤压 转辊,所述挤压转辊的转轴设置在脱水腔两侧壁上部的滑槽内,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均伸出 滑槽,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均分别设置有一弹簧机构,清洗腔内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刷体,所 述隔板与所述挤压转辊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拖把平板的厚度,所述刷体距桶体底部的距 离略大于拖把平板的工作擦拭面的高度。本发明另一种与上述轻便拖把配套使用的拖把桶,该拖把桶的结构是,该拖把桶 包括桶体、将桶体分成清洗腔和脱水腔的隔板,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刷体;还 包括一个设置在脱水腔内且与隔板平行的挤压转辊,所述挤压转辊的转轴设置在脱水腔两 侧壁上部的滑槽内,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均伸出滑槽;所述桶体上设置有一脚踏挤水装置,所 述脚踏挤水装置包括一挤压转辊和一与所述桶体外壁相适配的U字形拉杆,所述桶体的两 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挤压转辊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U字形拉杆的两个上端部与挤压转辊的两端连接;所述挤压转辊与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拖把平板的厚度; 所述桶体上位于所述U字形拉杆一侧的桶体外壁的下部设置有一凹陷部位;所述刷体距桶 体底部的距离略大于拖把平板的工作擦拭面的高度。本发明还有另一种与上述轻便拖把配套使用的拖把桶,该拖把桶的结构是,包括 桶体,所述桶体上设置有一脚踏挤水装置,所述脚踏挤水装置包括一挤压转辊和一与所述 桶体外壁相适配的U字形拉杆,所述桶体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挤压转辊的两端设 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U字形拉杆的两个上端部与挤压转辊的两端连接;所述桶体的后壁 为阶梯面,其上端为一斜面,所述挤压转辊的轴线与该斜面平行,所述挤压转辊与该斜面之 间的距离大于拖把平板的厚度;所述桶体内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刷体;所述桶体后壁的下 部设置有一凹陷部位;所述刷体距桶体底部的距离略大于拖把平板的工作擦拭面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轻便拖把,可以使拖把平板与拖把布薄到“毫厘”之间,使用轻便、省力, 擦拭低角、夹缝更容易;由于拖把平板采用弹性材料制作,使得其在弯曲作业、伸直清洗、脱 水操作更加简便,当其发生形变后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可以加大擦拭面与被擦拭面之间的摩 擦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而拖把平板的双面、多面的功能使大面积的作业更快捷、更省时; 使用本发明轻便拖把在擦拭操作中不需弯腰、不用占手,即卫生又减轻了劳动强度;由于拖把桶清洗腔采用的刷体与采用的弹簧挤压转辊结构、使拖把布的擦拭面在 拖把的直上直下的往复运动中不仅得到水的作用,更能得到刷毛的再次刷洗,以保证更加 的清洁。本发明拖把桶的桶体单设清洗腔减小了桶体的容积,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将弹性 材料、特别是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应用到家用拖把上,为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拖把杆2.拖把平板3.工作面
4、5、14、17、18 通孔6.倒U形夹槽7、13.螺杆
8、56螺母9.管状夹16、25倒U形夹揭! 10.倒υ形夹
11-.19.内螺纹12.外螺纹15.倒T形夹20.加强筋
21.叉架 22.内螺纹管 23.夹#I顶部圆管 24. 倒U字形夹板
26.夹槽27.不锈钢片28.复合层29.网孔
30.不锈钢片31.网条32.桶体33.清洗腔
34.脱水腔35.隔板36.滑槽37.挤压转辊
38.海绵层39.刷体40.刷毛41.拉伸弹簧
42.凸台43.活动刷架44 贯通槽45.盖板
46.定位臂47.定位孔48.卡槽50.第一轴套
51.第二轴套53.开口54,夹板5 5 ·挡盖
60. U形拉杆61.凹陷部位62.脚踏板63.提手
64.阶梯面65.斜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轻便拖把包括拖把杆1和拖把平板2,所述拖把平板2是由弹 性材料制成的多边形片状平板,所述拖把平板2的上端与拖把杆1的下端之间设置有一个 插嵌连接机构,以及一个可使所述拖把平板在一个限定角度内相对于拖把杆前后转动的限 位装置;所述拖把平板2有伸直与弯曲两种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 拖把杆1中轴线与所述拖把平板2纵剖面中线在一直线上;如图3所示,在工作状态下,所 述拖把平板2经外力发生形变,所述拖把平板2的下端与工作面3平行,所述拖把平板2的 上端呈一圆弧面并与所述拖把杆1呈一角度。所述拖把平板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如三角形、矩形、梯形等形状,目的是使 用过程中既可照顾宽面也可顾及到边角的擦拭。无论采用何种形状,套上拖把布后依然很 薄,利用侧边作业进入狭窄逢隙对设计外形时不应被忽视。一般来讲,拖把平板上端与拖把 杆下端连接部最好为一直边以利固定。做为拖把平板2的选材可以是金属、塑料或橡胶。其中,可选择采用不锈钢片材, 其厚度一般在0.5mm左右为佳,其优点是高弹力、耐腐蚀、抗弯曲、高寿命。随着科技的发 展,新塑料原材料不断问世,已完全具备橡胶与不锈钢材料所具备的特性与优点。在生产过 程中,不需象橡胶那样进行硫化,直接通过挤塑、压塑、注塑等方法即可获得高弹力产品。通 常性价比好的材料可选用聚丙烯(PP)、即百折胶即可。最好的材料为热塑性弹性体塑料, 如TPR、TPE、TPV等.聚丙烯材料厚度可控制在1. 5mm 3. Omm ;热塑性弹性体塑料则可控 制在3. Omm 10. Omm为佳;橡胶材料有很强的抗弯曲特性,材料厚度宜选4. Omm 7. Omm, 太薄则无韧性,也会相对减小与工作面的魔擦力。上述三种材料无论采用那种,均应达到弯 曲疲劳试验规定数值方可。当然,在拖把平板2上必须套装有拖把布,该拖把布呈一边开口的袋状可卸下的套在拖把平板2上,其上缘开口由拉链、按扣、魔术贴、松紧带或活动夹固定,该拖把布具有 双面檫拭功能。本发明轻便拖把的拖把平板2还可以包括一个多擦拭面机构,即将呈一边 开口的袋状拖把布的下缘再延长一倍,使用中将其翻折至袋口处按前述方法固定,底边可 封口也可散边,封口,擦拭面可增加到4面。散边则可得到6擦拭面的效果;还可以将拖把 平板擦拭面的面积扩大一倍,新增的擦拭面无论单独存在、还是处于连接状态均应以原擦 拭面底边为轴做360°转动。单独存在可装在扩大的拖把布袋中加一道缝线固定即可,其意 想不到的效果在于,当新增擦拭面与工作面平行时,只需在原擦拭面稍加用力即可得到最 佳擦拭效果;连接状态可采用在分界线处单面或双面开半槽(仅指塑料),其余公知的铰链 结构也可达到目的,但应力求简单为佳。由于拖把平板2材质薄,边角均应采用圆滑过渡处理,为了避免损伤拖把布和人 的身体,最好在不锈钢片冲压成型后再双面复合一层透明热塑性弹性体塑料达到即美观又 安全的目的。图11示出本发明轻便拖把中的拖把平板2为一复合层结构,其中,细实线轮 廓为不锈钢片材料制作的基板27的轮廓,粗实线轮廓为设置在基板27外层的热塑性弹性 体塑料复合层28,由于金属材料的使用周期长,其密度高、韧性也大。因此,拖把平板2的擦 拭面除采用平面外,还可以在拖把平板2上开有大小不一、顺序排列的网孔29。图12示出 了在拖把平板2上设置有规则且顺序排列的网条31。无论上述哪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减轻 自重、节约原料、使应力、应变减到最小,做到轻便使用。对应于图12中网条状的拖把平板 2,将拖把布也相应制成“手套”状,套上即可。通常拖把杆1可以采用有缝或无缝半钢管、铁管制成,长时间沾水作业极易锈蚀。 因此,拖把杆1与拖把平板2的连接件多采用塑料制作。如图4所示,所述拖把平板2与拖把杆1之间的插嵌连接机构的一个基本结构是, 在拖把平板2上端中心部位有至少一个与拖把杆1下端中心部位相对应的通孔4,还包括拖 把杆1下端与该通孔4相对部位设有一倒U形夹槽6,该倒U形夹槽6的宽度略大于拖把平 板2的厚度,将拖把平板2插入拖把杆1的倒U形夹槽6内,并由紧固件固接,图5给出了本发明轻便拖把中插嵌连接机构的又一结构形式的分解示意图,该插 嵌连接机构是包括一个下端带有倒U形夹10、上端带有螺纹的管状夹9,所述倒U形夹与 拖把平板插接,所述倒U形夹10的夹槽两壁与所述拖把平板2上端均设置有位置对正的贯 通孔4、14,所述倒U形夹10和所述拖把平板2之间由紧固件固接,即螺杆13穿过倒U形 夹10和拖把平板2上对正的贯通孔14、4,用螺母旋紧;所述管状夹9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 11,所述拖把杆1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即拖把杆1与管状夹9之间为螺纹连接。图6给出了本发明轻便拖把中插嵌连接机构的另外一种结构形式的分解示意图, 该插嵌连接机构为了加强拖把平板2上端的横向夹持力,将前述管状夹9的下端倒U形夹 槽10的两端相向沿长并呈一个倒T字形夹15,使作用在拖把平板2上端的力分布更加均 勻,以延长拖把平板2的使用周期,所述倒T字形夹15夹槽的两壁上设置有一排通孔18,所 述拖把平板2上端也设置有与上述一排通孔18位置分别对正的通孔17,该拖把平板2如 选用聚丙烯材料,其厚度可控制在2mm左右,倒T形夹15下端的倒U形夹槽16的壁厚可在 2. 5mm 5. Omm之间选定,必要时,还应附设数量不等的肋片或加强筋20,用以支撑和传递 作用力。将拖把平板2插入倒T形夹15下端的倒U形夹槽16中由紧固件固接,所述拖把杆 1的下端与倒τ字形夹15的上端为螺纹连接。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将上述上端带有内螺纹19的倒T形夹15、拖把平板2以及两者之间的插嵌连接设计为一体结构,并采用弹性塑料材料注塑成型,这样既可节省材料、减少工序、方便组装,同时也达到了最初设计该插嵌连 接机构的最原始的功能,体现出了最佳的力学应用,从而更加科学、合理,产生了质的区别。本发明轻便拖把是在外力条件作用下,使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拖把平板2的前端发 生形变来实现作业的目的。如可以预先在拖把平板2的顶部设计一弯曲角度,则可相对减 少施力程度,但一面弯曲不能满足双面使用功能。还可以采用带有端面齿盘并可左右开合 的盘体来实现双面变换角度的目的,但反复松紧齿盘废时废力,随意调整角度也无意义。最 佳的角度设计应考虑充分利用拖把平板2前端形变而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推拉产生的魔 擦力达到“擦”而非“拖”的效果。本发明前述方案在预备作业前,拖把平板2的前端与工作 面的夹角在45° 50°之间,理想的角度应是将拖把平板2的前端与工作面的夹角降低 到10° 25°之间为佳。这样,作业时稍加一点力度,拖把平板2的前端即可与工作面平 行,即达到省力的目的又实现“擦”的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图7和图8给出了本发明 轻便拖把中限位装置的一种结构,其中,图7为该限位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示出了 该限位装置的剖视图。为了在使用时达到省力的目的,该限位装置可实现拖把平板2在一 个限定角度内相对于拖把杆1前后转动,如图7所示,该限位装置包括一个呈倒T字形的叉 架21和一个倒U字形夹板24 ;所述叉架21的下端是一轴线为水平的夹槽26,所述夹槽26 的内表面为圆柱回转面,所述夹槽26的开口角度不大于120°且与铅垂面对称,所述叉架 21的上端为一内螺纹管22 ;所述倒U字形夹板24的顶部23的形状与所述叉架21下端夹 槽26的内表面形状相吻合,且夹槽26内回转面的内径>倒U形夹板顶部23圆头的外径, 所述倒U字形夹板24下开口处的倒U字形夹槽25的深度最好在50mm 60mm左右,将倒 U字形夹板24的顶部23插嵌到叉架21下端的夹槽26内,倒U字形夹板24可以在该夹槽 26内转动一定的角度。为了生产开模便利,倒U形夹板24顶部23可以是一个开口的大半 圆管。如图9所示,本发明轻便拖把中所述拖把平板2与拖把杆1之间的插嵌连接机构 一种最佳结构形式是包括一与拖把平板2插嵌的倒T字形夹15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 轴套50和第二轴套51,所述第一轴套50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插板52,所述第二轴套51 设置有开口 53,所述开口 53处向外延伸地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夹板54,所述第一轴套50上 的插板52插接到所述第二轴套51的两个夹板54之间,所述第一轴套50和第二轴套51为 同心设置,所述插板52和两个夹板54之间由螺纹件连接;所述第一轴套50穿过所述倒T 字形夹15上端的螺杆后用螺母固定;所述第二轴套51与所述拖把杆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安装时,先将第一轴套50与拖把平板2固定连接,将第二轴套51与所述拖把杆1固定连接, 然后,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轴套50和第二轴套51连接起来,具体的安装过程是如图10所 示,第一轴套50穿过所述倒T字形夹15上端的螺杆后用螺母56固定,由于第一轴套50的 后端上部设计有一档盖55,因此,螺母56与倒T字形夹15上端的螺杆旋紧后,该螺母56恰 好嵌在该档盖55内;如图9所示,在所述第二轴套51后端完整轮廓的圆筒部分内设置有与 拖把杆1下端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图9中未画出该内螺纹结构),将所述拖把杆1下 端的螺杆部分旋进所述第二轴套51内并旋紧固定。该结构的限位装置可以实现的功能一 是,实现拖把杆1相对拖把平板2之间的角度调整;二是,实现拖把平板2在前述限定的角 度下可以灵活的将拖把平板2翻面。使用具有该结构限位装置的拖把实现上述功能的过程是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螺栓调整插板52与两个夹板54之间的角度关系,从而实现确定第一 轴套50轴线相对第二轴套51轴线的倾斜位置,即确定拖把平板2与拖把杆1之间的夹角, 如图9所示,所述插板5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两个夹板54上也分别设置有与插板52上的 通孔对正位置的通孔和螺母沉孔,插板52插入到两个夹板54中间后,螺栓穿过插接好的插 板52和夹板54的通孔后,调整好相对角度后用螺栓和螺母将第一轴套50和第二轴套51 紧固。倒T字形夹15上端螺杆可在第一轴套50内作正反向180°翻转。即在一个限定角 度上实现拖把平板2的翻转换面。图13给出了本发明中与上述轻便拖把配套使用的拖把桶,该拖把桶包括桶体32 及将桶体32分成清洗腔33和脱水腔34的隔板35,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脱水腔34内且 与隔板35平行的挤压转辊37,该挤压转辊37的表面最好设置有一柔性体的吸水材料,如 其表面可以附有一吸水海绵层38,所述挤压转辊37的转轴设置在脱水腔34两侧壁上部的 滑槽36内,该转轴可沿滑槽36滑动,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均伸出滑槽36,所述转轴的两端部 均分别设置有一弹簧机构,该弹簧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轴端的一拉伸弹簧41和在桶体32 壁上靠近转轴处设置的一圆柱形凸台42,该拉伸弹簧41的一端与挤压转辊37的一轴端连 接,该拉伸弹簧41的另一端与桶体32上圆柱形凸台42相连接,使挤压转辊37的辊面紧压 在隔板35的表面上。清洗腔33内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刷体39,刷体39可以是设置在清洗 腔33长度方向桶壁的中上部,刷体39 —般与桶底平行、也可斜置,刷体39的刷毛40最好 呈水平放置;该刷体39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以实用为主,最好为传统的条形刷;刷毛 长度以取30mm 50mm为佳,过长易软、无力度且易早损,过短则硬,易损伤拖把布织物面且 不易清理。刷毛39的品种和质量可供选择的有很多,如动物棕、化学尼龙丝及各种塑料丝 等,专业厂商会提供最佳选择。所述刷体39距桶体32底部的距离略大于拖把平板2的工 作擦拭面的高度,通常该工作擦拭面自拖把平板2的底边至该拖把平板2的2/3高度。所 述刷体39的轴向长度最好略大于所述拖把平板2的宽度,所述隔板35与所述挤压转辊37 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拖把平板2的厚度。这样,清洗拖把平板2时,在水没过刷体39的 清洗腔33中,拖把平板2的擦拭面部分可以紧贴刷毛39做上下往复运动,即可将拖把擦拭 面最大化地进行刷洗。当然,刷体39还可制成倒T形刷,其垂直于刷体的“刷柄”顶部设一 向外的倒U形夹,将其挂在桶体上边缘即可。另外,刷体39还可以采用可拆卸的魔术贴方 式;所述刷体39与桶体的清洗腔内壁之间的连接还可以是胶粘固接或插嵌连接。在非工作 状态下,拖把平板2呈伸直位置,其纵剖面线与拖把杆1中轴线基本在一直线上,清洗时,当 水漫过刷体39时,将拖把平板2的擦拭面贴住刷毛40上下往复运动即可将污渍及沾挂物 彻底清除干净;脱水时,将拖把平板2的擦拭面部分插入挤压转辊37与隔板35之间上下往 复运动即可将多余水分挤压、吸附干净。图14给出了本发明拖把桶中刷体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所述刷体 39还包括一活动刷架43,该活动刷架43包括一中间带贯通槽44的盖板45,所述盖板45两 侧有呈倒L字形的定位臂46,所述桶体两侧上部设置有定位孔47,所述定位臂46与所述定 位孔47相配合,所述盖板45的底面设置有呈L字形且对称设置的卡槽48,所述刷体39设 置在所述卡槽48内,所述刷体39的刷毛40沿水平方向伸出贯通槽44边缘。该活动刷架 43可根据需要灵活拆装。其他方式还有多种,如槽接、榫接等不在此一一赘述。本发明拖把桶中设置的刷体39还可以是辊刷或毛刷滚桶,即刷毛呈360°有序分布并可作轴向转动,辊刷的优点是污物不会停留在刷毛的一个固定位置上,便于将污物带 入水中。所述刷体可以是双刷双辊结构,若采用双刷结构,所述两个刷体39的刷毛40之间 的距离与套上拖把布的拖把平板2的厚度大致相等,清洗时,拖把平板2两擦拭面可一次性 清洗完成;图14中还示出两个挤压转辊37平行设置,其辊面间为紧密接触,拉伸弹簧41的 两端分别与两挤压转辊37轴端相连接。若该处的弹簧使用压缩弹簧,则是利用其推力而且 为了防脱还需附壳罩,结构较为麻烦。弹簧拉力也并非是越紧越好,无需一次将拖把布挤得 很干,只要是挤出多余水分以防损害木地板,又能保留部分水分以利继续作业,再则,脱水 过程中需要上下往复插入带出,因此,弹簧拉力应张弛有度。另外,松紧带、橡胶圈等弹力替 代物也可达到相同目的。脱水时,将拖把平板2的擦拭面部分插入双挤压转辊37之间上下 往复运动即可完成脱水作业。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发明拖把桶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该拖把桶包括桶体32、 将桶体32分成清洗腔33和脱水腔34的隔板35,所述桶体32的内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刷 体39 ;所述桶体32上设置有一脚踏挤水装置,所述脚踏挤水装置可以是单辊结构或双辊结 构,其中,如图16所示,单辊结构是包括一设置在脱水腔34内且与隔板35平行的挤压转辊 37和一与所述桶体外壁相适配的U字形拉杆60 ;所述挤压转辊37的转轴设置在脱水腔34 两侧壁上部的滑槽36内,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均伸出滑槽36,该转轴可沿滑槽36滑动;所述 U字形拉杆60的两个上端部与挤压转辊37的两端连接,所述挤压转辊37与所述隔板35之 间的距离略大于拖把平板2的厚度,为了脚踏稳定,在该U字形拉杆60的水平横杆的中间 最好设置有脚踏板62 ;所述桶体32上位于所述U字形拉杆60 —侧的桶体外壁的下部设置 有一凹陷部位61,该凹陷部位61的空间大小和形状与所述U字形拉杆60的水平横杆位置 或与脚踏板62的位置相适应;所述刷体39距桶体底部的距离略大于拖把平板2的工作擦 拭面的高度。如图15所示,双辊结构的脚踏挤压装置是在单辊结构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与 原有单辊平行的一个挤压转辊37,两个平行设置的挤压转辊37的辊面间通常为紧密接触, 当清洗拖把后需要脱水时,将拖把平板2插入两个挤压转辊37之间,然后脚踩脚踏板62,U 字形拉杆60的上端拉拽其中一个挤压转辊的转轴在滑槽36内向另外一个挤压转辊滑动, 从而两个挤压转辊37对拖把平板2进行挤压脱水。如图17所示,本发明拖把桶还有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包括桶体32,所述桶体32 的内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刷体39,所述桶体32上设置有一脚踏挤水装置;所述脚踏挤水装 置包括一挤压转辊37和一与所述桶体外壁相适配的U字形拉杆60,所述桶体32的两侧壁 上设置有滑槽36,所述挤压转辊37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滑槽36中,所述U字形拉杆60的两 个上端部与挤压转辊37的两端连接;所述桶体37的后壁为阶梯面64,其上端为一斜面65, 所述挤压转辊37的轴线与该斜面65平行,所述挤压转辊37与该斜面65之间的距离大于 拖把平板2的厚度;所述桶体32的后壁下部设置有一凹陷部位61 ;所述刷体39距桶体32 底部的距离略大于拖把平板2的工作擦拭面的高度。为了方便,桶体设置有提手63。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 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 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轻便拖把,包括拖把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主体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平板,所述拖把平板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多边形片状平板,所述拖把平板的上端与拖把杆的下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插嵌连接机构,以及一个可使所述拖把平板在一个限定角度内相对于拖把杆前后转动的限位装置;所述拖把平板有伸直与弯曲两种位置,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拖把杆中轴线与所述拖把平板纵剖面中线在一直线上;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拖把平板经外力发生形变,所述拖把平板的下端与工作面平行,所述拖把平板的上端呈一圆弧面并与所述拖把杆呈一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平板所采用的弹性材 料是金属、塑料或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平板与拖把杆之间的 插嵌连接机构是,在拖把平板上端中心部位有至少一个与拖把杆下端中心部位相对应的通 孔,还包括拖把杆下端与通孔相对部位设有一倒U形夹槽,该倒U形夹槽的宽度略大于拖把 平板的厚度,将拖把平板插入拖把杆倒U形夹槽内由紧固件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平板与拖把杆之间的 插嵌连接机构是,包括一个下端带有倒U形夹、上端带有螺纹的管状夹,所述倒U形夹与拖 把平板插接,所述倒U形夹的夹槽两壁与所述拖把平板上端均设置有位置对正的贯通孔, 所述倒U形夹和所述拖把平板之间由紧固件固接;所述管状夹的上端与所述拖把杆的下端 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平板与拖把杆之间的 插嵌连接机构是,包括一个呈倒T字形夹,倒T字形夹槽与拖把平板插接,所述倒T字形夹 槽的两壁与所述拖把平板上端均设置有位置对正的通孔,所述倒T字形夹和所述拖把平板 之间由紧固件紧固,所述拖把杆的下端与倒T字形夹的上端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平板与拖把杆之间的 插嵌连接机构是,包括一与拖把平板插嵌的倒T字形夹;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轴套和第 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穿过所述倒T字形夹上端的螺杆后用螺母固定;所述第二轴套与所 述拖把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轴套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插板,所述第二轴套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向 外延伸地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夹板,所述第一轴套上的插板插接到所述第二轴套的两个夹板 之间,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为同心设置,所述插板和夹板之间由螺纹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平板与所述插嵌连接 机构为一体结构,并采用弹性塑料注塑成型。
8.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拖把配套使用的拖把桶,包括桶体及将桶体分成清洗 腔和脱水腔的隔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脱水腔内且与隔板平行的挤压转辊,所述挤压 转辊的转轴设置在脱水腔两侧壁上部的滑槽内,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均伸出滑槽,所述转轴 的两端部均分别设置有一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清洗腔内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刷体,所述 隔板与所述挤压转辊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拖把平板的厚度,所述刷体距桶体底部的距离 略大于拖把平板的工作擦拭面的高度。
9.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拖把配套使用的拖把桶,包括桶体、将桶体分成清洗 腔和脱水腔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刷体;所述桶体上设置有一脚踏挤水装置; 所述脚踏挤水装置包括一设置在脱水腔内且与隔板平行的挤压转辊和一与所述桶体 外壁相适配的U字形拉杆;所述挤压转辊的转轴设置在脱水腔两侧壁上部的滑槽内,所述 转轴的两端部均伸出滑槽,该转轴可沿滑槽滑动;所述U字形拉杆的两个上端部与挤压转 辊的两端连接;所述挤压转辊与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拖把平板的厚度; 所述桶体上位于所述U字形拉杆一侧的桶体外壁的下部设置有一凹陷部位; 所述刷体距桶体底部的距离略大于拖把平板的工作擦拭面的高度。
10. 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拖把配套使用的拖把桶,包括桶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桶体内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刷体,所述桶体上设置有一脚踏挤水装置;所述脚踏挤水装置包括一挤压转辊和一与所述桶体外壁相适配的U字形拉杆,所述桶 体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挤压转辊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U字形拉杆的两 个上端部与挤压转辊的两端连接;所述桶体的后壁为阶梯面,其上端为一斜面,所述挤压转辊的轴线与该斜面平行,所述 挤压转辊与该斜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拖把平板的厚度; 所述桶体后壁的下部设置有一凹陷部位;所述刷体距桶体底部的距离略大于拖把平板的工作擦拭面的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轻便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平板,所述拖把平板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多边形片状平板,所述拖把平板的上端与拖把杆的下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插嵌连接机构,以及一个可使所述拖把平板在一个限定角度内相对于拖把杆前后转动的限位装置;所述拖把平板有伸直与弯曲两种位置,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拖把杆中轴线与所述拖把平板纵剖面中线在一直线上;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拖把平板经外力发生形变,所述拖把平板的下端与工作面平行,所述拖把平板的上端呈一圆弧面并与所述拖把杆呈一角度。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与上述轻便拖把配套使用的拖把桶,使用该拖把桶仅通过拖把的上下或前后运动即可清除拖把布上的污物并将拖把脱水。
文档编号A47L13/60GK101987007SQ20101014427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4日
发明者李军 申请人:李军
文档序号 : 【 1546944 】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技术所有人:李军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李军李军
轻便拖把及其与之配套使用的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玻璃清洗吊篮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