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家居日用产品装置的制造及产品制作技术

一种手压旋转式拖把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5-05-07 12:20:08 401次浏览
专利名称:一种手压旋转式拖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用具的领域,特别指一种可旋转脱水的拖把。
背景技术
拖把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具,一般由拖把杆和拖把头组成,拖布固定在拖把头上,使用和清洗后,一般要用手去挤干拖布上的水,如此使用者的手不可避免要接触污水,而且水也很难挤干。针对此目前市面上有使用一种脱水装置,将拖把头放置在脱水装置内,利用脱水装置带动拖把头旋转,达到脱水甩干,该脱水装置需要动力带动,可以由电机或其它方式如踏板带动,其结构相对复杂,生产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转动稳定的手压旋转式拖把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手压旋转式拖把结构,包括有拖把杆、拖把头以及旋转装置,其中,拖把杆由上杆体与下杆体相互套设组成,下杆体可于上杆体内上下滑动;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有轴杆及套筒,该轴杆设于上杆体内,轴杆的上端通过连接部连接上杆体,轴杆的下端设有一驱动件,该驱动件的表面凸设有导向块,一单向轴承与连接部或驱动件配合设于轴杆的上端或下端;所述套筒组设于下杆体内其底部与拖把头连接,套筒的内壁上成形有与导向块配合的螺纹槽轨。该单向轴承与连接部配合设于轴杆的上端。该单向轴承与驱动件配合设于轴杆的下端。该导向块为一螺旋状的凸筋,套筒的内壁上成形有与凸筋配合的单螺纹槽轨。该导向块设为两导柱,套筒的内壁上成形有与两导柱配合的双螺纹槽轨。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旋转装置的轴杆藉由单向轴承的设置,可简化旋转装置的构件,并且使轴杆在套筒内的上下移动十分灵活,同时配合驱动件导向块采用螺旋状的凸筋,使驱动件与套筒内壁的螺纹槽轨配合更稳定,拖把杆上下移动稳定不会产生晃动, 操作省力、手感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装置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显示单向轴承结合驱动件设于轴杆的下端;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单向轴承结合连接件设于轴杆的上端;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套筒内壁设置单螺纹槽轨;[0015]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套筒内壁设置双螺纹槽轨; 图7为本实用新型驱动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压旋转式拖把结构示意图,包括有拖把杆、 拖把头以及旋转装置。其中,拖把杆由上杆体1与下杆体2相互套设组成,该上杆体1与下杆体2均为中空的杆体,该下杆体2可于上杆体1内上下滑动;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有轴杆3 及套筒4,该轴杆3设于上杆体1内,轴杆3的上端设有连接部31,通过连接部31连接上杆体1,轴杆3的下端设有一驱动件32,该驱动件32为一柱状体,该驱动件32柱状体的表面凸设有导向块321,该导向块321为一环绕驱动件32柱状体表面的螺旋状凸筋322,一单向轴承5设于轴杆3上,可与连接部31或驱动件32配合设于轴杆3的上端或下端;所述套筒 4组设于下杆体2内其底部与拖把头连接(图中未示出),该套筒4的内壁上成形有与驱动件导向块的螺旋状凸筋322相配合的单螺纹槽轨41,参见图5所示。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是该单向轴承5结合驱动件32设于轴杆3 的下端,实施时,将拖把头放入一浙水槽中(图中未示出),握住上杆体1下压,此时,上杆体 1会带动轴杆3向下位移,使轴杆3的下端的驱动件32随之往下移动,这时驱动件32在单向轴承5的作用下相对轴杆3并不转动,只是令驱动件32随轴杆3下移使其表面的螺旋状凸筋322顺着套筒4内壁的单螺纹槽轨41移动,进而使套筒4转动,同时带动和套筒4连接的拖把头一起同向旋转达到脱水的效果;下压到位后,将上杆体1上拉,带动轴杆3向上移动,此时轴杆下端的驱动件32在单向轴承5的作用下相对轴杆转动,使驱动件32的螺旋状凸筋322顺着套筒4内壁的螺纹槽轨41退出,由于单向轴承5的作用,此时的套筒4未受影响依然带着拖把头按原来的方向旋转,上杆体1回到起始位置后,再次下压上杆体1, 重复上述过程,使拖把头持续旋转达到脱水的目的。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是该单向轴承5结合连接件31设于轴杆3 的上端以连接上杆体1,实施时,同样将拖把头放入一浙水槽中(图中未示出),握住上杆体1 下压,此时,在单向轴承5的作用下轴杆3相对上杆体1并不转动,上杆体1会带动轴杆3 向下位移,使轴杆3的下端的驱动件32随之往下移动,令驱动件32表面的螺旋状凸筋322 顺着套筒4内壁的单螺纹槽轨41向下推进,进而带动套筒4转动,同时带动和套筒4连接的拖把头一起同向旋转达到脱水的效果;下压到位后,将上杆体1上拉,此时轴杆3在单向轴承5的作用下相对上杆体1转动并带动驱动件32顺着套筒4内壁的螺纹槽轨41退出, 此时的套筒4未受影响依然带着拖把头按原来的方向旋转,上杆体1回到起始位置后,再次下压上杆体1,重复上述过程,使拖把头持续旋转达到脱水的目的。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旋转装置的轴杆上设置单向轴承,可简化旋转装置的构件,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使轴杆在套筒内的上下移动十分灵活,同时配合驱动件导向块采用螺旋状的凸筋,使驱动件与套筒内壁的螺纹槽轨配合更稳定,拖把杆上下移动稳定不会产生晃动,操作省力、手感好。此外,如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32的导向块321可以设为两导柱323, 对应的套筒4的内壁上则设有相配合的双螺纹槽轨42,此结构同样可以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0022]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说明,本案并不局限于此,凡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为之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手压旋转式拖把结构,包括有拖把杆、拖把头以及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拖把杆由上杆体与下杆体相互套设组成,该下杆体可于上杆体内上下滑动;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有轴杆及套筒,轴杆设于上杆体内,轴杆的上端通过连接部连接上杆体,轴杆的下端设有一驱动件,该驱动件的表面凸设有导向块,一单向轴承与连接部或驱动件配合设于轴杆的上端或下端;所述套筒组设于下杆体内其底部与拖把头连接,套筒的内壁上成形有与导向块配合的螺纹槽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压旋转式拖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向块为一螺旋状的凸筋,套筒的内壁上成形有与凸筋配合的单螺纹槽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压旋转式拖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向块设为两导柱, 套筒的内壁上成形有与两导柱配合的双螺纹槽轨。
专利摘要一种手压旋转式拖把结构,包括有拖把杆、拖把头以及旋转装置,其中,拖把杆由上杆体与下杆体相互套设组成,该下杆体可于上杆体内上下滑动;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有轴杆及套筒,该轴杆设于上杆体内,轴杆的上端通过连接部连接上杆体,轴杆的下端设有一驱动件,该驱动件的表面凸设有导向块,一单向轴承与连接部或驱动件配合设于轴杆的上端或下端;所述套筒组设于下杆体内其底部与拖把头连接,该套筒的内壁上成形有与导向块配合的螺纹槽轨,此结构令拖把杆上下移动稳定,不会产生晃动,操作省力、手感好。
文档编号A47L13/24GK202060728SQ20112014644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徐源平 申请人:徐源平
文档序号 : 【 1509331 】

技术研发人员:徐源平
技术所有人:徐源平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徐源平徐源平
一种手压式旋转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一种手压式旋转拖把杆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