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为外表层、增强层、第一粘合层、阻隔层、第二粘合层、填充层、接触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厚度为250~400微米,优选300~400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茂金属聚乙烯中添加乙烯-丙烯共聚物进行改性,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添加量为茂金属聚乙烯重量的5~95%,优选10~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上或/和下表面分别有一层聚酰胺,单层聚酰胺厚度为20~40微米,所述聚酰胺为相对粘度3~5的pa6或者pa6/6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密度为0.85~0.9g/cm3,熔指1~20g/10min,乙烯含量3~20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熔指1~25g/10min,聚苯乙烯含量10~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烯烃共聚物熔指为1~15g/10min,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8~13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低密度聚乙烯和/或接触层聚乙烯使用聚烯烃弹性体进行改性。
技术总结
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通过对聚丙烯进行改性,利用其作为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用薄膜外表层材料,提高薄膜的γ射线辐射耐受性、耐温性和刚性,也使得薄膜整体的抗卷曲性和模切性能得到改善,实现了在γ射线辐射量50kgy以下,以其为外表层主体材料的一次性袋子用薄膜,经过辐照杀菌后没有明显黄变及物理性能的劣化。同时,提高了各层材料之间的加工相容性,外边层与内层的温度梯度差值达到40~50℃范围,拓宽了制袋时热封加工窗口30~60%,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成品率。
技术研发人员:丁宁,金科铭,沈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安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文档序号 :
【 39271649 】
技术研发人员:丁宁,金科铭,沈磊
技术所有人:上海安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丁宁,金科铭,沈磊
技术所有人:上海安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