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透气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透气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基层和抗菌面层;所述抗菌面层先由抗菌透气增强组分和去离子水混匀,制得抗菌液,再接枝至抗菌纤维形成;所述面料基层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尼龙纤维40-50份和涤纶纤维25-35份;抗菌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棉纤维40-60份、亚麻纤维10-20份和竹纤维25-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核壳粒子、乙醇水溶液和硅氧烷醇溶液的用量比为3-5g:35-45ml:12.6-13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乙醇和混合液a的用量比为2-4g:40-60ml:28ml,混合液a中,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冰醋酸和乙醇的用量比为2.4-4.8g:2ml:26m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席夫碱单体、香豆素-3-甲酸、对甲苯磺酸和无水dmf的用量比为2-4g:1.5-3.1g:0.04-0.06g:40-60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中,香豆素衍生物、无水dmf和1-氯己烷的用量比为1.4-2.8g:50-60ml:3-5ml。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中,正硅酸烷基酯、乙醇水溶液、抗菌组分、致孔剂和乳化剂的用量比为6-12ml:30-40ml:1-2g:1.5-2.5g:0.6-0.8ml。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抗菌透气的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透气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包括面料基层和抗菌面层;抗菌面层由含抗菌透气增强组分的抗菌液接枝至抗菌纤维形成;面料基层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尼龙纤维40‑50份和涤纶纤维25‑35份;抗菌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棉纤维40‑60份、亚麻纤维10‑20份和竹纤维25‑55份;本发明中,抗菌液中含抗菌透气增强组分,该组分的外壳为KH‑550改性的多孔二氧化硅结构,内核为抗菌组分,抗菌组分中含有嘧啶环、香豆素结构、席夫碱结构和季铵盐结构,通过抗菌透气增强组分各基团的协同作用,提高了针织面料的抗菌性、耐紫外线性和透气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东鑫利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缪娟
技术所有人:如东鑫利纺织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