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识别、检查、分拣分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0032]其中,包裹条码信息,至少包括寄送地址信息。
[0033]例如,称重、扫码处理,可以包括:
[0034]a、在物流运输线中段安装有扫码枪以及称重装置,扫码可手动扫码或设备自动扫码,扫码后连同对应称重重量一起生成文档存储在本地硬盘中;
[0035]b、称重装置能够承受尺寸彡lmXlm的包裹,包裹重量不得超过200kg,否则将会报警;
[0036]c、扫码枪可以识别物流系统的全部条码,且机械装置可以保证在输送线范围内的包裹不论大小都可以被成功扫码。
[0037]在一个实施例中,X射线检测系统,包括竖直并行安装在物流运输线上的多个线阵探测器(如线阵探测器2),安装在多个线阵探测器顶部、且与多个线阵探测器连通的射线源(如射线源1),竖直安装在多个线阵探测器入口处的铅帘(如铅帘3),以及水平设置在多个线阵探测器入口处与出口处之间的滚动皮带线(如滚动皮带线4)。参见图2。
[0038]在一个实施例中,X射线检测系统,还包括分别与多个线阵探测器和射线源配合连接的成像系统。
[0039]其中,铅帘部分采用了多条拼接、双层交错排列的“品”字形结构,方便更换,同时又能够最大程度地阻挡辐射,防止操作人员受到电离辐射。每一条铅帘都加工成固定长度宽度,表面做特殊处理,不会对包裹造成二次污染。
[0040]其中,皮带运输线采用一个主动辊轴外加若干从动辊轴组成,辊轴之间加装衬板以保证设备整体强度以及承重。
[0041]其中,成像系统采用工业级160kV高频高压扇束射线源配合线阵探测器构成。结构设计如图3所示。射线源出射角度80°,设计保证射线源最大角度处对应于线阵探测器的初始位。射线源出射口做准直,从而保证光源的线性。线阵探测器接收面加装后准直,以消除过量散射线对图像造成的影响。
[0042]其中,从成像系统设计可以看到,射线并不是在任何角度都能够垂直照射到线阵探测器上,因此线阵探测器内部的接收单元采用一定长度的线阵模块拼接而成,且每一个线阵模块安装角度都不相同,最终与射线方向垂直,从而保证采集到的图像不变形。
[0043]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拣分流系统,包括依次配合设置在物流运输线上的分拣系统和分流系统,其中:分拣系统,用于采用高度差的传输方式对包裹进行竖直方向的分拣处理;分流系统,用于采用水平传输的方式对分拣处理得当的包裹进行分流处理。
[0044]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拣系统包括气动装置、滚动平台和传动装置;通过气动装置,分拣时包裹位于一个滚动平台上,后续传动装置与物流运输线的传动系统存在预设的高度差,实现包裹传送与转移。
[0045]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拣系统,包括一台横向传带与若干条纵向传送带,在每一个横纵向传送带连接部位都有一套气动推杆将包裹送到纵向传送带上;且在第一个分流处设置有相应的条码扫描系统,根据物联网系统获取到的地址信息确定包裹在哪一个分流口进行分流处理;当包裹运动到对应分流口触发感应器感应,即进行分流处理。
[0046]例如,分拣分流系统共分为两部分:分拣系统与分流系统。对应存在违禁品的包裹,安检设备会自动报警,提醒人工检查,而对于安全的包裹,安检机会将检查图像上传至云平台。分拣机构采用气动装置,分拣时包裹位于一个滚动平台上,后续传动装置与安检机传动系统存在一定高度差,以方便包裹传送与转移。分流系统有一台横向传送带与若干条纵向传送带组成,在每一个横纵向传送带连接部位都有一套气动推杆将包裹送到纵向传送带上。且在第一个分流处设置有一套条码扫描系统,软件系统会根据物联网系统获取到的地址信息确定包裹在哪一个分流口进行分流处理。当包裹运动到对应分流口触发感应器感应,即进行分流处理。
[004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实现0.2m/s的检测速度,提高了检测效率;可以自动识别违禁品并报警,可以识别到包裹中的不同种类物质与量的多少,将检测效果图上传到云平台,方便客户及时了解到包裹状态,同时物流可以更好地跟踪包裹状态;可以自动分拣分流,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力成本。
[004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物流识别、检查、分拣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配合设置在物流运输线上的称重和扫码系统、X射线检测系统和分拣分流系统,其中: 所述称重和扫码系统,用于对物流运输线上的包裹进行称重和扫码处理,将生成的文本数据进行上传和存储,将称重和扫码处理后的包裹送入X射线检测系统; 所述X射线检测系统,用于对称重和扫码处理后的包裹进行X射线检测处理,将检测得到的危险品进行进一步检测处理,将检测得到的正常品送入分拣分流系统; 所述分拣分流系统,用于根据自称重和扫码处理生成的文本数据得到的寄送地址信息,将X射线检测得到的正常品送入对应的物流传输线,进行装载配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物流识别、检查、分拣分流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分拣分流系统配合设置的手机终端访问系统; 所述手机终端访问系统,用于实现包裹收件人手机终端访问权,收件人通过登录访问系统查询包裹信息和/或配送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和扫码系统,包括依次安装在物流运输线上的扫码枪和称重装置;经所述扫码枪扫码后得到的包裹条码信息、连同经所述称重装置得到的对应称重重量,一起生成文档存储在本地硬盘中; 所述包裹条码信息,至少包括寄送地址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检测系统,包括竖直并行安装在物流运输线上的多个线阵探测器,安装在所述多个线阵探测器顶部、且与多个线阵探测器连通的射线源,竖直安装在所述多个线阵探测器入口处的铅帘,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多个线阵探测器入口处与出口处之间的滚动皮带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检测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线阵探测器和射线源配合连接的成像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分流系统,包括依次配合设置在物流运输线上的分拣系统和分流系统,其中: 所述分拣系统,用于采用高度差的传输方式对包裹进行竖直方向的分拣处理; 所述分流系统,用于采用水平传输的方式对分拣处理得当的包裹进行分流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系统包括气动装置、滚动平台和传动装置;通过所述气动装置,分拣时包裹位于一个滚动平台上,后续传动装置与物流运输线的传动系统存在预设的高度差,实现包裹传送与转移。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系统,包括一台横向传带与若干条纵向传送带,在每一个横纵向传送带连接部位都有一套气动推杆将包裹送到纵向传送带上;且在第一个分流处设置有相应的条码扫描系统,根据物联网系统获取到的地址信息确定包裹在哪一个分流口进行分流处理;当包裹运动到对应分流口触发感应器感应,即进行分流处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流识别、检查、分拣分流系统,包括依次配合设置在物流运输线上的称重和扫码系统、X射线检测系统和分拣分流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识别效果差、安全风险大和用户体验不好的缺陷,以实现识别效果好、安全风险小和用户体验好的优点。
【IPC分类】B07C3/10
【公开号】CN204996726
【申请号】CN201520749813
【发明人】刘骏, 王鹏涛, 赵勇, 辛晨, 杨龙, 郭俊峰
【申请人】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文档序号 :
【 10087171 】
技术研发人员:刘骏,王鹏涛,赵勇,辛晨,杨龙,郭俊峰
技术所有人: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刘骏,王鹏涛,赵勇,辛晨,杨龙,郭俊峰
技术所有人: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