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5-08-21 14:40:07 224次浏览
专利名称: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无线编码技术对物流进行识别并分离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物流识别系统中,一般采用的编码识别技术有以下几种1、IC卡编码识别技术,2、条码(包括一维码和二维码)识别技术,3、RFID(射频识别)技术。其中IC卡编码识别技术不适合于高速移动物体的识别,且有效通信距离有限。而条码识别技术在重复编码的应用中,由于需要重复打印标签而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而且在长路线高速度运行过程中识别率低,同时需要在各工位配置打印机、扫描识别装置从而使整个物流识别系统的成本较高;此外维护成本也高。RFID编码技术与前两种技术相比,识别率较理想,操作也不繁杂,但价格昂贵,在复杂的金属结构中易串扰,使用的频段也有限。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200510053358.1中,公开了采用红外线对集装箱及运输设备进行识别、跟踪的技术方案,用以替代运输领域的视频识别、条形码识别、无线电反射系统(RFID),应用于由车辆及集装箱组成的运输系统的识别定位。在该专利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红外主控模块(B)与红外标识模块(A)之间只能进行双向的读操作,而不能进行重复的读写操作;由此可见,其所采用的基于红外线的技术方案,未解决在一些物流系统中需要进行重复的读写操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物流箱上的ID模块与RCS(Radio Coding System)主控模块之间可进行重复的读写操作,进而对物流箱进行分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安装在生产线或仓库各工位上;-ID模块,设置在物料箱上,用于存储该物料箱拟送往的工位;-传送线,用于传送物料箱;所述的ID模块随物料箱沿传送线在各工位间流动,并通过红外线与各工位上的主控模块进行通信;所述主控模块读取进入本工位物料箱上ID模块内存储的工位代码,若所读取的工位代码匹配时,则输出拦截该物料箱的提示信号,并且对从本工位送出的物料箱上的ID模块写入拟送往工位的代码。
上述的主控模块包括第一微控制器,以及与第一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红外收发器;其中第一红外收发器接收存储于ID模块内的工位代码,并将其传递给第一微控制器,由第一微控制器对工位代码进行处理;第一微控制器还将拟写入ID模块的工位代码输出给第一红外收发器,由第一红外收发器传输给ID模块。
上述的ID模块包括第二微控制器,以及与第二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二红外收发器;其中第二红外收发器与主控模块进行通信,接收工位代码并传递给第二微控制器由其对工位代码进行处理,或将从第二微控制器输入的工位代码发送给ID模块。
上述物流分拣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传送线辊道旁边的行程开关,用于触发主控模块对ID模块写入拟送往工位的代码。
上述物流分拣系统还包括与主控模块连接的拦截装置,第一微控制器上还设有开关量输出单元,当所读取的工位代码匹配时,第一微控制器通过开关量输出单元启动拦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模块安装在生产线或仓库相关工位处,ID模块可以设置在移动速度高达60米/分的物料箱上,主控模块与ID模块之间通过红外线可以快速识别地址,对物料箱进行重复识别和分拣;物料箱的拦截可以手工操作,也可以由主控模块输出相应的信号给拦截装置从而进行自动拦截。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读写工位代码准确可靠,电路简单,维护低廉,经济实用的优点;由于使用红外无线通信的方式,不受使用环境和无线电波的干扰;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物流控制生产线中,例如食品、化工、医药、机械等需要使用通用标准容器进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传输的识别、定位、分拣生产系统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2为主控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3为ID模块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生产线或仓库各工位上的主控模块,以及设置在物料箱上并用于存储该物料箱拟送往的工位的ID模块,ID模块随物料箱沿传送线在各工位间流动,并通过红外线与各工位上的主控模块进行通信,完成工位代码的读取/写入,从而将物料正确派发给各生产线工位,同时将生产线各工位的成品/半成品运回仓库包装工位。此外,在传送线辊道旁还设有行程开关,用于触发主控模块对ID模块写入。
如图2所示,主控模块包括第一微控制器,以及与第一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红外收发器、拦截装置、开关量输出单元、指示灯、蜂鸣器,其中,在各工位传送线的起始端和末端分别设置一个主控模块。起始端主控模块的第一红外收发器接收存储于ID模块内的工位代码,并将其传递给第一微控制器,由第一微控制器对工位代码进行匹配性处理,当所读取的工位代码匹配时,第一微控制器驱动指示灯进入闪烁的工作状态以提示工作人员物料箱内所盛的物料为本工位的,并通过开关量输出单元启动拦截装置,此时拦截装置会将物料箱推到传送线起始端的辊道旁;工作人员将物料取出后,将空物料箱放回传送线上。在传送线的末端,工作人员将空物料箱从传送线上取出,在物料箱上装载成品/半成品后,将其推入传送线后触发辊道旁的行程开关,主控模块的第一微控制器将拟写入ID模块的工位代码输出给第一红外收发器,由第一红外收发器传输给ID模块,当主控模块向ID模块写入工位代码后,蜂鸣器鸣叫。
如图3所示,ID模块包括第二微控制器、直流电压转换器、以及与第二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二红外收发器,其中,直流电压转换器采用Linear公司的LTC3525D-3.3芯片,将两节电池的电压由1.8-3.2V转换到3.3V给第二微控制器和第二红外收发器供电。第二红外收发器与主控模块的第一红外收发器进行通信,当主控模块对ID模块写入工位代码时,接收工位代码并传递给第二微控制器由其对工位代码进行处理;当主控模块读取ID模块上存储的工位代码时,第二红外收发器将从第二微控制器输入的工位代码发送给ID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每天生产前,仓库物料配送工位上的工作人员在物料箱内装完物料后,把物料箱推进传送线,并同时触发一次辊道旁边的行程开关,物料配送工位上的主控模块就自动将该物料箱拟送往的工位代码写入ID模块内,同时蜂鸣器鸣叫一次。
然后,当物料箱随传送线来到生产线工位时,安装在生产线工位起始端的主控模块对物料箱进行工位代码匹配性验证,如果工位代码匹配则提示工作人员,或启动拦截装置对该物料箱进行自动拦截。操作人员将物料卸载后,把空物料箱放回传送线上。
最后,在生产工位末端,在空物料箱上装入本工位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后,将物料箱再次推入辊道,同时触发辊道旁的行程开关,由主控模块对ID模块写入新的工位代码。例如对装载成品的物料箱写入成品包装工位的代码,则改物料箱在随后的传送过程中,流动到成品包装工位后,由成品包装工位上的主控模块识别后启动拦截装置自动拦截。
在生产过程中,难免有车间存在物料错发、或物料有剩余的情况;也难免存在一些工位需要空物料箱,而另外一些工位空物料箱有剩余的情况。此时可以在ID模块的工位代码后附加一个编码,对发错的物料箱、空物料箱等加以识别。附加编码通过与主控模块上的第一微控制器连接的附加编码键来写入,待附加编码输入后,工作人员再触发辊道旁的行程开关,由主控模块将含有附加编码的工位代码写入ID模块。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主控模块、ID模块可通过RS232通信接口进行控制程序、参数的修改。上述安装于各工位的主控模块可通过RS485通信接口共用工厂现场控制总线,再由现场控制总线连接至主机,操作人员即可通过主机对生产线及仓库上的主控模块进行统一监控。
权利要求1.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模块,安装在生产线或仓库各工位上;
-ID模块,设置在物料箱上,用于存储该物料箱拟送往的工位;
-传送线,用于传送物料箱;
所述的ID模块随物料箱沿传送线在各工位间流动,并通过红外线与各工位上的主控模块进行通信;所述主控模块读取进入本工位物料箱上ID模块内存储的工位代码,若所读取的工位代码匹配时,则输出拦截该物料箱的提示信号,并且对从本工位送出的物料箱上的ID模块写入拟送往工位的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模块包括第一微控制器,以及与第一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红外收发器;其中第一红外收发器接收存储于ID模块内的工位代码,并将其传递给第一微控制器,由第一微控制器对工位代码进行处理;第一微控制器还将拟写入ID模块的工位代码输出给第一红外收发器,由第一红外收发器传输给ID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D模块包括第二微控制器,以及与第二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二红外收发器;其中第二红外收发器与主控模块进行通信,接收工位代码并传递给第二微控制器由其对工位代码进行处理,或将从第二微控制器输入的工位代码发送给ID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传送线辊道旁边的行程开关,用于触发主控模块对ID模块写入拟送往工位的代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控模块连接的拦截装置,第一微控制器上还设有开关量输出单元,当所读取的工位代码匹配时,第一微控制器通过开关量输出单元启动拦截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模块上还设有与第一微控制器连接的附加编码键,用于输入物料箱的附加编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模块上还设有与第一微控制器连接的指示灯,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提示信号为指示灯闪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模块上还设有与第一微控制器连接的蜂鸣器,当主控模块向ID模块写入工位代码后,蜂鸣器鸣叫。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D模块还包括直流电压转换器,电池经该直流电压转换器后给第二微控制器、第二红外收发器供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编码的物流分拣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安装在生产线或仓库各工位上;ID模块,设置在物料箱上,用于存储该物料箱拟送往的工位;传送线,用于传送物料箱;ID模块随物料箱沿传送线在各工位间流动,并通过红外线与各工位上的主控模块进行通信;主控模块读取进入本工位物料箱上ID模块内存储的工位代码,若所读取的工位代码匹配时,则输出拦截该物料箱的提示信号,并且对从本工位送出的物料箱上的ID模块写入拟送往工位的代码。主控模块与ID模块之间通过红外线可以快速识别地址,对物料箱进行重复识别和分拣;具有读写工位代码准确可靠,电路简单,维护低廉,经济实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B07C5/34GK201067745SQ20072005360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日
发明者卢勉军, 何富乐 申请人:广州雅芳制造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5092556 】

技术研发人员:卢勉军,何富乐
技术所有人:广州雅芳制造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卢勉军何富乐广州雅芳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自动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物流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