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装置及开沟施肥覆膜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施肥装置及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施肥装置包括机架、肥料容器以及控制阀,肥料容器固定安装于机架上,肥料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控制阀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控制部,控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料孔,控制部堵住出料口,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包括上述施肥装置,还包括行走装置和传动装置,行走装置包括两个行走轮,两个行走轮分别设置于施肥装置的机架上,传动装置设置于施肥装置的机架上且用于将行走轮转动时的动力传递给转轴。本施肥装置及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绿色环保的特点,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专利说明】
施肥装置及开沟施肥覆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设计农用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肥装置及开沟施肥覆膜装置。【背景技术】
[0002]农耕机是最重要的农用机械之一,其具有独立的动力系统,同时集成挖槽、覆膜以及施肥等功能。
[0003]但是,现有的农耕机的施肥装置大多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昂的缺陷。【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肥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其具有构造简单,制作成本低,方便操作的特点,可以替代现有的农耕机进行挖槽、覆膜以及施肥等操作。
[000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种施肥装置,其包括机架、肥料容器以及控制阀,肥料容器固定安装于机架上, 肥料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控制阀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控制部,控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料孔,控制部堵住出料口。
[000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部上套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控制筒,多个出料孔设置于控制筒的外壁上。
[000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出料孔的内壁均呈弧形。
[0010]—种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施肥装置,还包括行走装置和传动装置,行走装置包括两个行走轮,两个行走轮分别设置于施肥装置的机架上,传动装置设置于施肥装置的机架上且用于将行走轮转动时的动力传递给转轴。
[0011]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行走轮同步转动,从动链轮设置于固定连接于转轴上,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
[001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与行走轮同步转动,从动带轮设置于固定连接于转轴上,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套设有传动皮带。
[0013]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挖槽装置,挖槽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挖槽铲,每个挖槽铲均包括连杆和铲板,连杆顶端与施肥装置的机架连接,底端与铲板固定连接,施肥装置的机架上还设置有导料装置,导料装置包括漏斗和两根导管,漏斗固定设置于施肥装置的控制部的下方,漏斗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导料口,两根导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导料口对接,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铲板的后壁上。
[0014]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覆膜装置,覆膜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施肥装置的两侧的支撑架,每个支撑架均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水平杆一端与施肥装置的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竖直杆连接。
[0015]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两根水平杆均为伸缩杆,伸缩杆包括套管和滑杆, 套管一端固定连接于施肥装置的机架上,套管上设置有用于抵紧滑杆的第一锁紧螺栓,滑杆一端滑动连接于套管内,另一端与对应的竖直杆连接。
[001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滑杆与竖直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竖管,竖直杆包括固定杆和转动杆,固定杆穿过竖管且两者滑动配合,竖管上设置有用于抵紧固定杆的第二锁紧螺栓,转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杆的底端,两个转动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有用于覆膜缠绕的圆柱筒。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施肥装置及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绿色环保的特点,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沟施肥覆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沟施肥覆膜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弄用推车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轴和控制筒的连接示意图。[〇〇24]附图标记汇总:[〇〇25]第一长方形框架100;
[0026]肥料容器200;导料管210;
[0027]转轴 300;
[0028]控制筒400;[〇〇29]第二长方形框架500;[〇〇3〇]行走轮600;
[0031]铲板700;
[0032]圆柱筒800;转动杆810;[〇〇33] 传动链条900。【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0]第一实施例:
[0041]请参照图1和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肥装置,其包括机架、肥料容器 200以及控制阀。[〇〇42]其中,机架包括第一长方形框架100,第一长方形框架100由四根金属杆焊接相互焊接而成。上述第一长方形框架100的上表面上焊接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分别垂直于第一长方形框架100所在的平面上。第一长方形框架10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四个支撑腿,四根支撑腿分别垂直于第一长方形框架100所在的平面。四根支撑腿分别为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上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分别设置于第一长方形框架100四个角上。
[0043]进一步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之间焊接连接有第一加强杆,第一加强杆支垂直于第一支撑腿或者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之间焊接连接有第二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垂直于第三支撑腿或者第四支撑腿。
[004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四根金属杆、四根支撑柱、四根支撑腿、两个加强杆均为中空金属管结构,中空金属管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上述横截面指的是垂直于中空金属管长度方向的平面。采用中空金属管的目的在于简化整个机架的结构,降低机架及施肥装置的自重,以便施肥装置的移动,同时还可以节省制造机架的原材料,从而降低机架以及施肥装置的成本。
[0045]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金属杆、支撑柱、支撑腿以及加强杆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和结构,比如实心的钢条等。
[0046]本实施例中,肥料容器200采用多个金属薄板弯折焊接而成且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长方体形部和锥形部,长方体形部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锥形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0047]肥料容器200设置于四根支撑柱之间,四根支撑柱两两一组,两组支撑柱分别焊接连接于肥料容器200的长方体形部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这样肥料容器200便被固定安装于机架上。[〇〇48]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肥料容器200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形状以及安装方式。材料上,比如可以采用塑料一体成型;形状上,比如可以整体呈圆锥形;安装方式上,
[0049]比如可以采用螺栓安装于机架上,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0050]本实施例中,控制阀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转轴300。转动连接的方式有很多, 本实施例中,采用轴承支撑的方式安装转轴300。具体地,第一加强杆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安装座,第一轴承安装座内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二加强杆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安装座,第二支撑安装座内设置有第二轴承,转轴300—端设支撑于第一轴承的内孔中,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的内孔。第一轴承的内孔和第二轴承的内孔均与转轴300过硬配合,以提高转轴300安装后的稳定性,有效防止转轴300轴向窜动,保证转轴300的正常工作。[0051 ]进一步地,转轴300上设置有控制部,控制部上套设有由塑料制成的控制筒400,控制筒400呈圆管状且截面呈圆环状,多个出料孔设置于控制筒400的外壁上,多个出料孔沿控制筒400的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控制筒400位于肥料容器200的下方且正好堵住圆锥部的出料口。[〇〇52]设置由塑料制成的控制筒400的目的在于控制筒400的外壁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可以更紧密地与出料口的边缘接触,从而保证控制筒400的外壁与出料口的边缘的密封性, 防止肥料容器200中的肥料直接从控制筒400的外壁与出料口的边缘之间的间隙漏出,从而保证本施肥装置的正常工作。[〇〇53]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筒400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只要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可,比如橡胶材料。[〇〇54]进一步地,出料口的边缘形状与控制筒400的外壁的形状匹配,这样可以使得控制筒400的外壁更匹配地与出料口的边缘紧贴,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控制筒400的外壁与出料口的边缘的密封性,保证控制阀的正常工作。
[0055]进一步地,多个出料孔的内壁均呈弧形,即每个出料孔的内壁上均没有棱边。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有效降低肥料卡在出料孔内的几率,从而保证肥料能够轻松地从出料孔内落出,从而保证施肥过程的正常进行。[〇〇56]本施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向肥料容器200内注入了颗粒状或者粉状的肥料,有少量位于最底部的肥料会进入控制筒400的出料孔内;当施肥装置未工作时,转轴300不转动,此时由于控制筒400堵住出料口,因此肥料无法从出料口流出;当施肥装置工作时,转轴300转动,起初装有肥料的出料孔会随着转轴300的转动离开出料口且运动到控制筒400轴线的下方,此时这些出料孔内的肥料就会落下从而进行施肥,而起初没有装有肥料的出料孔则会转动到与出料口对应的位置,此时肥料容器200内的肥料就会进入这些出料孔内,随着转轴300的继续转动,这些出料口也会离开出料口并且转动到控制筒 400轴线的下方,其内部的肥料也会落下从而进行施肥。就这样,上述过程循环往复,只要转轴300不断转动,肥料容器200内存储的肥料就会不停地通过控制筒400落下而进行施肥。
[0057]与现有的施肥装置相比,本施肥装置不需要专门的阀门来控制肥料的流出,而仅通过一个带有出料孔的可转动的控制筒400即可实现肥料的排出,不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有效弥补了现有的施肥装置的缺陷。[〇〇58]请参照图1 一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沟施肥覆膜装置,该开沟施肥覆膜装置除了包括上述的施肥装置外,还包括行走装置和传动装置。[〇〇59]其中,施肥装置的机架还包括第二长方形框架500,第二长方形框架500的形状和构造与第一长方形框架100类似,均由四根金属杆焊接而成。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二长方形框架500的一根金属杆上,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二长方形框架500的另外一根金属杆上,前述的两根第二长方形框架500的两根金属杆相对设置。
[0060]本实施例中,行走装置包括两个行走组件,每个行走组件均包括滑套、支撑条、支撑轴以及行走轮600。具体地,滑套为空心管结构,且截面呈长方形;支撑条有两根且均为角钢,两根角钢的顶端分别焊接于滑套的两端的外壁上,两根角钢的长度方向分别垂直于滑套的产的长度方向;支撑轴呈圆柱形且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根角钢的底端;行走轮600 为橡胶轮且固定连接于上述的支撑轴上。
[0061]第二长方形框架500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行走轮 600的行走方向,两根滑套分别套设于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且能沿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每个滑套上均设置有锁紧螺孔,锁紧螺孔内设置有用于抵紧第一支撑杆的锁紧螺栓。滑套通过上述的锁紧螺栓可以固定于第一支撑杆上的某一位置上。
[0062]采用上述方式设置行走装置的目的在于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两个行走轮600之间的间距,调节时,拧松锁紧螺栓,然后将滑套滑动到指定的位置,之后重新拧紧锁紧螺栓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可调节的行走装置使得本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本开沟施肥覆膜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〇〇63]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形式,只要其能够将行走轮600的动力传递给控制筒400即可,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固定设置于其中一个行走组件的支撑轴上且与相应的行走轮600同步转动,而从动链轮设置于固定连接于转轴300穿过第二支撑的一端,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900。
[0064]本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当用户推动本开沟施肥覆膜装置移动时,行走轮600转动,从而带动支撑轴转动,支撑轴转动又带动主动链轮转动,通过传动链条900, 主动链轮转动又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从动链轮转动又带动转轴300转动,而转轴300转动又带动控制筒400转动,最终实现肥料的流出或者排放。
[0065]通过上述过程,使得用户在推动开沟施肥覆膜装置的同时就能驱动控制筒400转动从而实现施肥操作,而不再需要额外的动力来驱动转轴300装置以进行施肥,从而大大简化整个开沟施肥覆膜装置的结构,降低开沟施肥覆膜装置的成本。
[0066]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传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和形式,比如带传动,具体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与行走轮600同步转动,从动带轮设置于固定连接于转轴300上,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套设有传动皮带。 [〇〇67]本实施例中,本开沟施肥覆膜装置还包括挖槽装置。挖槽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挖槽铲,每个挖槽铲均包括连杆和铲板700。两根连杆的顶端分别与第二长方形框架500前端的金属杆连接,底端与铲板700焊接连接。上述连杆的顶端可以升降,以便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节两个铲板700的高度,从而调节挖出的槽的深浅,提高本挖槽装置的实用性。
[0068]进一步地,第一长方形框架100的下方还设置有导料装置,导料装置包括漏斗和两根导管。其中,漏斗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通过四根技术条焊接悬挂于第二长方形框架500的下方。漏斗的顶部正好位于控制筒400的下方,以便接收从控制筒400上落下的肥料。漏斗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圆形的导料口,两个导料口分别连通有圆管状的导料管210。
[0069]两根导料管210均为塑料软管,两根塑料软管的一端分别套设于两个导料管210的外壁上且通过卡箍固定,从而实现与待料口的对接和连通,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铲板700的后壁上,以便将肥料排入铲板700挖出的槽内,保证施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070]本开沟施肥覆膜装置还包括覆膜装置,覆膜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施肥装置的两侧的支撑架。每个支撑架均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水平杆一端与第二长方形框架500焊接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竖直杆连接。
[0071]进一步地,两根水平杆均为伸缩杆,上述伸缩杆包括套管和滑杆。其中,套管的横截面为长方框形,且一端焊接连接于第二长方形框架500上;滑杆一端滑动连接于套管内, 另一端与对应的竖直杆连接,套管上还设置有第一锁紧螺孔,第一锁紧螺孔内配合有用于抵紧滑杆的第一锁紧螺栓,通过上述第一锁紧螺栓的拧紧和拧松,就可以实现水平杆长度的调节。
[0072]进一步地,滑杆与竖直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竖管,竖直杆包括固定杆和转动杆 810,固定杆穿过竖管且两者滑动配合。竖管上设置有第二锁紧螺孔,第二锁紧螺孔内配合有用于抵紧固定杆的第二锁紧螺栓。通过上述第二锁紧螺栓的拧紧和拧松,就可以实现竖直杆高度的调节。两根转动杆810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两根固定杆的底端。[〇〇73]两个转动杆810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圆柱杆和用于覆膜缠绕的圆柱筒800,圆柱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两根转动杆810的底端,圆柱筒800转动连接于圆柱杆的外壁上。[〇〇74]将水平杆设置为伸缩杆的目的在于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圆柱筒800的长度,从而调节覆膜的宽度,以满足不同的覆膜要求,提高本覆膜装置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设置竖管和第二锁紧螺栓的目的在于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圆柱筒800的高度, 从而调节覆膜的高度,以满足不同的覆膜要求,从而进一步提高覆膜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将竖直杆设置为固定杆和转动杆810的目的在于避免圆柱筒800和塑料膜在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抓活动转动可以向后转动从而升高,以便圆柱筒800和塑料膜能够越过障碍物,避免塑料膜与障碍物发生刚性接触而被损坏。[〇〇75]进一步地,第二长方形框架500的后端设置有盖土铲,盖土铲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行走轮600的后方。设置盖土铲的目的作用在于给覆盖后的塑料膜盖上泥土。
[0076]与现有的农耕机等设备相比,本开沟施肥覆膜装置无需独立的动力系统,且不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而且不会排除污染物,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有效弥补了现有农耕设备的缺陷。
[007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肥料容器以及控制阀,所述肥料容器固定安 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肥料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控制阀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 架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料孔,所述控制 部堵住所述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上套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 的控制筒,所述多个出料孔设置于所述控制筒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 一 2任意一项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出料孔的内壁 均呈弧形。4.一种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一 3任意一项所述的施肥装置, 还包括行走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两个行走轮,所述两个行走轮分别设置于 所述施肥装置的机架上,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施肥装置的机架上且用于将所述行走轮 转动时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转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 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行走轮同步转动,所述从动链轮设置于固定连接于所述 转轴上,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带轮 和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行走轮同步转动,所述从动带轮设置于固定连接于所述 转轴上,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套设有传动皮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挖槽装置,所述挖槽 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挖槽铲,每个所述挖槽铲均包括连杆和铲板,所述连杆顶端与所 述施肥装置的机架连接,底端与铲板固定连接,所述施肥装置的机架上还设置有导料装置, 所述导料装置包括漏斗和两根导管,所述漏斗固定设置于所述施肥装置的控制部的下方, 所述漏斗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导料口,所述两根导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导料口对接,另一端 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铲板的后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膜装置,所述覆膜 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施肥装置的两侧的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均包括水平杆和竖直 杆,所述水平杆一端与所述施肥装置的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竖直杆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水平杆均为伸缩 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管和滑杆,所述套管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施肥装置的机架上,所述套 管上设置有用于抵紧所述滑杆的第一锁紧螺栓,所述滑杆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管内,另 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竖直杆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沟施肥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与所述竖直杆连 接的一端设置有竖管,所述竖直杆包括固定杆和转动杆,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竖管且两者 滑动配合,所述竖管上设置有用于抵紧所述固定杆的第二锁紧螺栓,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转 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有用于覆膜缠绕的圆柱筒。
【文档编号】A01C5/06GK205596584SQ201620434656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3日
【发明人】陈桢
【申请人】宣威市民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0909871 】
技术研发人员:陈桢
技术所有人:宣威市民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陈桢
技术所有人:宣威市民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