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微型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2025-07-25 09:20:02 228次浏览
专利名称:微型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尤其涉及适用于广大山区、丘陵地区收割稻麦,对 稀泥田、水田有良好的通过性能的微型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传统的手工收割稻麦等大宗农作物不仅劳动强度 大,而且效率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 一系列的联合收割机相继问世,极大地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是,现有产品价格昂贵,体积庞大笨重,操纵使用和转移运 输较为困难,只适宜在平原、平坝地区使用,难以在广大山区、丘陵地区推广应用。由于发 动机和传动装置、执行机构自重大,为了使联合收割机在泥泞田里不致下陷停机,目前采用 的技术基本上是履带行走,进一步增大了整机自重和成本;此外,当稻麦作物由于品种差异 导致生长高度不同时,需要调节割台位置,现有技术基本是采用直接调节割台相对机架的高 度的方法,机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自重轻、转移轻便,价格便宜,适应 收割小地块、山地、丘陵地区的稻麦,以及对稀泥田,水田有良好的通过性能的微型联合收割 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包括机架、割台、脱 离机构、料槽、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机架上,通过传动装置将 动力传递到割台、脱离机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装置是地轮;地轮相对于 机架、割台、脱离机构、料槽、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高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是在机架上设有支承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是地轮是独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行走装置仅有一个地轮,相比现有技术而言, 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自重轻,转移轻便的特点;支承板的作用是在泥泞田或水深较深时, 减小支承比压,防止机架、割台等下陷和平衡支承机器的作用;地轮是独轮的作用是转弯灵 活;因此适合在广大山区、丘陵地区使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采用手动液压装置对所述地轮位置进行调节。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方便地调节地轮位置的高低,使其适应ffl地的情况,同时也调整了
割台相对作物的高度,可以适应高度不同的农作物。采用手动液压装置,使操作更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型联合收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机架6、割台l、脱离机构7、料槽2、发动机9、地轮3和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包括地轮链传动14和收割链传动11,并设有地轮离合器13、收割离合器12。地轮 3是独轮;在机架上设有支承板4。支承板4包括前端和后部、中部支承部位,靠近割台的前 端部向上翘起,后部也向上翘起,并与中部支承部位的轮廓平滑过渡。支承板可以是分体结 构,也可以是中间留有一避让地轮3的孔洞的整体结构。
升降油缸8的缸体或尾部铰接在机架6上,其铰接点为P3。升降油缸8的柱塞或活塞杆 与升降支架10 —端联接,升降支架10的另一端与地轮3的轮轴或地轮的传动支架15铰接; 传动支架15两端分别与地轮3的轴心和主传动轴铰接连接,其铰接点为P2。采用这种结构, 能保证地轮3相对于机架6、割台l、脱离机构7、料槽2、发动机9和传动装置的高度随升 降油缸8升降变化时,地轮3的行走传动比和传动中心距不变,达到高度可调的目的。 在机架6的尾部设有两个尾轮5。尾轮5是自位轮,可随地轮3前进和转弯。 发动机9安装在机架6上,通过传动装置分别将动力传递到割台1、脱离机构7、地轮3。 割台l采用现有技术,割幅宽度为900mm左右。发动机9采用通用汽油机或柴油机,布置在 机架6—侧,通过收割链传动ll将动力传递到割台l、脱离机构7和料槽2,收割链传动ll 一端设有收割离合器12。发动机9通过地轮链传动14将动力传递给地轮3,在地轮链传动 14输入端设有地轮离合器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启动发动机9,合上地轮离合器13,地轮3转动, 整机向前牵引前进(必要时可以增设倒档)。当收割机靠近农作物时,合上收割离合器12,
割台l获得动力,将割下的农作物送到料槽2,再送至脱离机构7进行脱粒。当遇到田地 坑洼不平,或者田地泥泞下陷,需要调整地轮3高度时,断开地轮离合器13,操作者通 过手动液压装置的控制端调整升降油缸8的柱塞或活塞杆的行程长度,使升降油缸8和 联接在升降油缸8的柱塞或活塞杆上的升降支架10绕铰接点P3摆动,地轮3绕铰接点 P2转动,从而调整地轮3相对于机架6等的高度,使之适应田地的情况和农作物的高度。 在机架6的尾部设有两个尾轮5,和地轮3 —起,使整机在旱地收获或转移时能保持平衡。 支承板4可以是分体结构,加工制造容易;也可以是中间留有一避让地轮3的孔洞的整 体结构,其强度、刚度更好,支承比压更低。支承板4包括前端和后部、中部支承部位, 甜端和后部向上翘起并与中部支承部位的轮廓平滑过渡。前端和后部向上翘起,其作用 是减小收割机甜进或倒退时的阻力。收割机在深水ffl里作业时,支承板4能增大浮力, 避免机身陷进水里。在旱田或浅水田里作业、行走时,支承板4支承在地轮3两侧稻麦 收割后留下的稻、麦茬上,保持整机平衡。整机重量约180公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适应在广大丘陵地区和山区的小块田里作业、尤其对稀泥田、水田有良好的通过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包括机架、割台、脱离机构、料槽、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机架(6)上,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割台、脱离机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装置是地轮(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有支承板(4)。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支承板(4)包括前端和后部、中间 支承部位,所述前端和后部向上翘起并与中部支承部位的轮廓平滑过渡。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支承板(4)可以是分体结构,也可 以是中间留有一避让地轮(3)的孔洞的整体结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地轮(3)是独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6)上铰接了升降油缸(8) 的缸体或尾部,升降油缸(8)的柱塞或活塞杆与升降支架(10) —端联接,升降支架(10) 的另一端与地轮(3)的轮轴或地轮的传动支架(15)铰接;传动支架两端分别与地轮(3) 的轴心和主传动轴(P2)铰接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若干链传动和行走、收割脱离离合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后部设有两个尾轮(5)。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尾轮(5)是自位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包括机架、割台、脱离机构、料槽、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机架上,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割台、脱离机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装置是地轮;地轮相对于机架、割台、脱离机构、料槽、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高度可调。进一步的改进是在机架上设有支承板;地轮是独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行走装置仅有一个地轮,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自重轻,转移轻便的特点;支承板的作用是在泥泞田或水深较深时,减小支承比压,防止机架、割台等下陷和平衡支承机器的作用;地轮是独轮的作用是转弯灵活;因此适合在广大山区、丘陵地区使用。
文档编号A01D41/12GK201188771SQ200720125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1日
发明者曾宪权 申请人:曾宪权
文档序号 : 【 367199 】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权
技术所有人:曾宪权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曾宪权曾宪权
微型稻麦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微型收割机遥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