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事迹
雷锋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雷锋日记》记载了雷锋的事迹。了解雷锋的事迹后,都会被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所震撼。一次,雷锋从丹东回部队,在回程途中,雷锋需要在沈阳转车。雷锋背上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背着大包,手拄拐棍一步步吃力地向前行进着。雷锋急忙上前,帮助老妇人拿包。
雷锋和战友们
短暂交流后,雷锋得知这位老大娘的儿子在抚顺当工人,自己要去抚顺看儿子。雷锋一听老大娘和自己同路,便扶着老人,让老人和他一起走。老妇人感动极了,一个劲儿地夸赞雷锋是个好孩子。进到车厢里面,雷锋率先给老大娘找了一个座位,并让老大娘坐下。自己则站在老大娘身旁,并将自己刚买的面包拿给了老妇人。老大娘非常感动,见雷锋非常年轻,老大娘便叫雷锋为孩子。“孩子”这个亲切的称呼,让雷锋非常感动。雷锋觉得老大娘叫自己时,就像母亲叫着自己的小名似的那样亲切。
站在老大娘身旁的雷锋和老大娘唠开了家常。老大娘说自己的儿子在抚顺当工人,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具体还不知道儿子在哪里。说完之后,老大娘从衣兜里掏出一封信交给雷锋,并问雷锋是否知道上面的地址。虽然雷锋不知道地址,但是雷锋明白老大娘焦急迫切的心理。下车之后,雷锋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最终让老大娘和她的儿子团聚。
雷锋日记
雷锋日记是雷锋从1957年开始写的日记合计,其中记录了雷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雷锋所做的所有好事。雷锋去世后,《前进报》报社等组织整理了雷锋日记,并将它发布面世。1963年3月,沈阳军区《前进报》的编辑董祖修手抄了一份完整的雷锋日记,并将它带到了北京。随后,董祖修和总政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一同核实了雷锋日记的真实性。
雷锋日记
经确认,董祖修手上的这份雷锋日记的确为雷锋所写。1963年4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雷锋日记。雷锋在县委机关当公务员时,便对写日记萌发了浓厚的兴趣。1957年秋,雷锋开始学习写日记。为了写好日记,雷锋还向战友兼同事彭正元请教,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958年4月,时任团山湖农场办公室干部的方湘林看过雷锋日记。那次,雷锋主动将日记给方湘林看,希望方湘林能为自己的日记提点建设性的意见。据方湘林回忆,翻开雷锋日记,基本全是政治与技术方面的内容,比如评比大会记录,自己在大会上发言的提纲,关于拖拉机驾驶的规则,拖拉机如何保养等问题。
方湘林以为雷锋日记中会有一些爱情片段,看完之后才发现,雷锋一心都扑在了技术研究上了,哪里还有时间处对象。雷锋去世后,雷锋日记得到了宣传。当时,《前进报》总编辑派遣军事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前往雷锋所在连队了解雷锋的事迹。他们在雷锋的床上发现了雷锋日记,翻阅了几页觉得很好,便将雷锋日记拿了回去。于是,雷锋日记才得以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