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人体负重助行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新式人体负重助行器。该人体负重助行器,包括置物箱和背带,其特征在于:置物箱底部安装有可折叠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由支撑杆、支撑横梁、滑动轮组成;所述支撑杆由通过紧固装置连接的主杆和伸缩端组成,伸缩端可置于主杆内;所述滑动轮安装在主杆底部;所述支撑横梁设在相邻的两根伸缩端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的人体负重助行器,可将置物箱的重量转移至地面,适当减轻人体的负重,使用方便,不会影响人的正常行走,使用范围广,适于推广。
【专利说明】新式人体负重助行器
[0001](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新式人体负重助行器。
[0002](二)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吊车、卡车应运而生,用来帮助人们搬运较大较重的物品,但一些体积较小的重物仍需要人们手提或是背负,尤其学生的课业较为繁重,经常需要背负书本类的东西,重量较重,尽管有背包,仍然不能直接减轻人们的负担,给行走带来不便。
[0003](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灵活性强,使用方便的新式人体负重助行器。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人体负重助行器,包括置物箱和背带,其特征在于:置物箱底部安装有可折叠的支撑装置。
[0005]所述支撑装置由支撑杆、支撑横梁、滑动轮组成;所述支撑杆由通过紧固装置连接的主杆和伸缩端组成,伸缩端可置于主杆内;所述滑动轮安装在主杆底部;所述支撑横梁设在相邻的两根伸缩端之间。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的人体负重助行器,可将置物箱的重量转移至地面,适当减轻人体的负重,使用方便,不会影响人的正常行走,使用范围广,适于推广。
[0007](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8]附图1为本发明新式人体负重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I置物箱,2背带,3支撑杆,4支撑横梁,5滑动轮,6主杆,7伸缩端,8紧固装置。
[0009](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新式人体负重助行器,包括置物箱I和背带2,置物箱I底部安装有可折叠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由支撑杆3、支撑横梁4、滑动轮5组成;所述支撑杆4由通过紧固装置8连接的主杆6和伸缩端7组成,伸缩端7可置于主杆6内;所述滑动轮5安装在主杆6底部;所述支撑横梁4设在相邻的两根伸缩端7之间。
[0010]采用本发明的人体负重助行器,背负重物时,将折叠于置物箱I底部的支撑装置打开,根据身高调节伸缩端7的长度,使滑动轮5触地,将置物箱I的重量转移至地面,伸缩端7中间的支撑横梁4可增强承重,保持支撑杆3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不会因为角度的变化而影响人们的正常行走。当背负物体较轻,不需使用支撑装置时,可将支撑装置折叠至置物箱I底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式人体负重助行器,包括置物箱(I)和背带(2),其特征在于:置物箱(I)底部安装有可折叠的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人体负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由支撑杆(3)、支撑横梁(4)、滑动轮(5)组成,所述支撑杆(3)由通过紧固装置(8)连接的主杆(6)和可置于主杆(6 )内的伸缩端(7 )组成;所述滑动轮(5 )安装在主杆(6 )底部;所述支撑横梁(4)设在相邻的两根伸缩端(7)之间。
【文档编号】A45C5/00GK104417987SQ201310402551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7日
【发明者】刘冉冉 申请人:刘冉冉
文档序号 :
【 639031 】
技术研发人员:刘冉冉
技术所有人:刘冉冉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刘冉冉
技术所有人:刘冉冉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