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外科病员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服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病员裤,特别涉及一种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下肢取栓手术、下肢置管溶栓手术的病员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患者在进行下肢手术后,下肢会用很长的手术切口和弹力绷带的包扎,或留有置管溶栓导管。这样使得患者在穿普通病员裤时不方便穿脱,即使是勉强穿上后,腿上的手术切口全部被病员裤遮盖,这样就导致手术切口不能实时的查看,查看伤口或者给伤口换药时需将病员裤撕开或者卷起,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病员服的破损率,增加了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有人提出穿一件大裤衩代替,这样破坏了病房的整体美观性,且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时,病人自己觉得欠雅观,整个下肢的暴露,加上术后病人体抗力弱,更易受凉感冒,这样容易导致病人的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传统病员裤在使用过程中裤腿大小不可调节、传统病员裤不便于换药和观察,导致压疮和引发并发症等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外科病员裤,可方便病人穿脱,大幅减轻病人的痛苦,病房病员服的管理可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外科病员裤,包括裤腰、设置在所述裤腰中的收紧腰带、裤子前片和裤子后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裤子前片上设有开叉,所述开叉将裤子前片设置成左半前片和右半前片,所述裤子前片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组系紧带、第二组系紧带、第三组系紧带和第四组系紧带构成,所述第一组系紧带、第二组系紧带、第三组系紧带和第四组系紧带均由左系紧带和右系紧带构成,所述左系紧带的一端与所述左半前片连接固定,所述右系紧带的一端与所述右半前片连接固定,所述左系紧带的另一端与右系紧带的另一端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一组系紧带至第组四系紧带相互连接后实现所述左半前片与右半前片的开合。
所述开叉竖向设置在裤子前片的居中位置,开叉的高度为裤子高度的1/2~2/3。
所述第一组系紧带、第二组系紧带、第三组系紧带和第四组系紧带两两之间间距相等设置。
所述左系紧带和右系紧带的一端与裤子前片通过缝合方式连接并形成缝纫接头,缝纫接头置于裤子前片的外表面。
所述左系紧带和右系紧带的截面结构为长宽比为4:1的扁平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外科病员裤,裤子结构简单,在传统的病员裤子前面腹股沟平面以下正中设置开叉,将其开叉的竖向分成四等分,再在每个等分点上缝上系带,该结构可以随着病人的腿的粗细而调节,这样病人就可以轻松的床上裤子,腿上用的是系带,在查房、护理、治疗时可以随时查看病人的腿部伤口并进行护理。当病人腿部伤口有渗出需换药时只要解开系带就可以轻松换药和观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卷裤腿时而引起的伤口的疼痛。将系带缝在病员裤的外面,这样病人在侧卧时避免缝系带处对伤口的压迫而影响伤口的愈合和病人的不适。病人卧床或下床活动时,只要系好带子就可以自由活动,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的精髓,在方便病人使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病员服装也得到了统一的管理,满足了卫生管理规范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裤腰1、收紧腰带2、左系紧带3、右系紧带4、缝纫接头5、右半前片6、左半前片7、第一组系紧带8、第二组系紧带9、开叉10、第三组系紧带11、第四组系紧带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外科病员裤,包括裤腰1、设置在所述裤腰1中的收紧腰带2、裤子前片和裤子后片;裤子前片上设有开叉10,开叉10将裤子前片设置成左半前片7和右半前片6,裤子前片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组系紧带8、第二组系紧带9、第三组系紧带11和第四组系紧带12构成,第一组系紧带8、第二组系紧带9、第三组系紧带11和第四组系紧带12均由左系紧带3和右系紧带4构成,左系紧带3的一端与左半前片7连接固定,右系紧带4的一端与右半前片6连接固定,左系紧带3的另一端与右系紧带4的另一端活动相连接,第一组系紧带8至第组四系紧带12相互连接后实现左半前片7与右半前片6的开合。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外科病员裤,开叉10竖向设置在裤子前片的居中位置,开叉10的高度为裤子高度的1/2~2/3;第一组系紧带8、第二组系紧带9、第三组系紧带11和第四组系紧带12两两之间间距相等设置;左系紧带3和右系紧带4的一端与裤子前片通过缝合方式连接并形成缝纫接头5,缝纫接头5置于裤子前片的外表面;左系紧带3和右系紧带4的截面结构为长宽比为4:1的扁平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病人穿脱极为方便,该结构还可以随着病人的腿的粗细进行调节,在查房、护理、治疗时可以随时查看病人的腿部伤口并进行护理,特别适用于血管外科需实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下肢动脉血栓需要取栓手术、下肢静脉血栓需要置管溶栓手术等的病人。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的精髓,病房病员服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满足了卫生管理规范化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娟,谢萍,孙秀云,姚燕,杨燕,王莹莹
技术所有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