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

本发明涉及纺织,尤其涉及一种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
背景技术:
1、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人员长时间和高强度作业,会不断产生热应激反应,严重者会发生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和日射病等。此外,高温会使人体分泌大量汗液,可能造成脱水或严重的汗臭味,蚊虫和细菌滋生,令人产生不愉悦的体感甚至危害健康安全。安装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来调节环境温度是最好方法,但是由于某些特殊场合无法进行环境系统降温,例如户外工作、深井作业等。因此只能采用个体防护手段,主要是降温服装。常用的风冷或水冷降温服装需要额外的驱动能源和装置,作为可穿戴产品,其服用舒适性在实际使用中大打折扣。
2、相变蓄冷材料由于其相变特性,在狭窄温度区间内具有出色的潜热储存能力,应用于降温服装中,不需要额外的驱动能源和装置,且可重复使用,将其应用于降温服装中,穿戴舒适性明显改善。但是目前基于相变蓄冷的降温服装续航时间短限制了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主要原因是相变蓄冷降温服装与人体发生热交换的同时也与环境发生热交换,这就导致了蓄冷材料吸收了大量来自环境的热量,续航时间大大减短。此外,由于服装较低的表面温度容易导致发生结露显现,穿着过程中服装潮湿导致舒适性不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热交换面积小、续航时间长且不易结露的相变蓄冷降温服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在保证降温效果的同时延长降温服装的使用时间,并减少降温服装表面结露,改善服用舒适性。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包括左前身、右前身、后身、拉链和松紧带,所述后身左右两侧通过松紧带分别与左前身和右前身连接,所述拉链分别设置在左前身、右前身相互搭接的一侧,所述左前身、右前身和后身均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面料层、保温层、蓄冷层、里料层和释冷触点。
4、优选的是,所述左前身与右前身通过拉链相互接合;所述左前身、右前身与后身在肩点采用缝合的方法接合,所述左前身、右前身与后身在侧腰部采用可调松紧带接合,所述左前身、右前身和后身表面均设置有与所述释冷触点相连的蓄冷块。
5、优选的是,所述面料层包含涤纶、锦纶、丙纶、氨纶、棉和黏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料;所述面料层的织物组织方式选用平纹、斜纹、缎纹、网眼、蜂巢、纬平针、经平中的一种或多种。
6、优选的是,所述保温层包含棉毡、腈纶毡、聚酯毡和玻纤毡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纤维毡基底;所述纤维毡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通过凝胶溶胶法直接形成并填充于所述纤维毡内部;所述纤维毡两侧各有一层pp无纺布热粘合封装。
7、优选的是,所述蓄冷层包括两层tpu封装膜和设置在两层tpu封装膜中间的若干个相变凝胶材料阵列;所述相变凝胶材料为聚乙烯醇凝胶。
8、优选的是,所述里料层为无纺布结构,所述里料层原料选用聚乳酸、聚丙烯、聚酯和棉中的一种或多种。
9、优选的是,所述面料层、保温层、蓄冷层、里料层依次叠层并采用缝合的方法组合。
10、优选的是,所述释冷触点选用铜合金、铝合金和高导热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优选的是,所述释冷触点采用热熔胶粘合方式经过里料层预留通孔与蓄冷层直接接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发明通过在蓄冷层外侧设置保温层,使得蓄冷层与外界热交换显著减弱,减小了蓄冷层冷量的散失,提高了保冷时间延长了降温服装的使用时间;同时保温层能有效减小服装表面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差值,将降温服装表面温度保持在结露温度以上,减少服装表面结露,进而改善降温服装的舒适性;里料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冷效果,能够延长降温服装保冷和使用时间,同时避免蓄冷层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发生过冷;而释冷触点的设置能够高效地将蓄冷层的冷量导向人体,完成人体与蓄冷层之间的热量交换,为服用人员带来降温效果。
14、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身(6)、右前身(7)、后身(8)、拉链(9)和松紧带(10),所述后身(8)左右两侧通过松紧带(10)分别与左前身(6)和右前身(7)连接,所述拉链(9)分别设置在左前身(6)、右前身(7)相互搭接的一侧;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身(6)与右前身(7)通过拉链(9)相互接合;所述左前身(6)、右前身(7)与后身(8)在肩点采用缝合的方法接合,所述左前身(6)、右前身(7)与后身(8)在侧腰部采用可调松紧带(10)接合,所述左前身(6)、右前身(7)和后身(8)表面均设置有与所述释冷触点(5)相连的蓄冷块(11)。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1)包含涤纶、锦纶、丙纶、氨纶、棉和黏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料;所述面料层(1)的织物组织方式选用平纹、斜纹、缎纹、网眼、蜂巢、纬平针、经平中的一种或多种。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包含棉毡、腈纶毡、聚酯毡和玻纤毡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纤维毡基底;所述纤维毡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通过凝胶溶胶法直接形成并填充于所述纤维毡内部;所述纤维毡两侧各有一层pp无纺布热粘合封装。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层(3)包括两层tpu封装膜和设置在两层tpu封装膜中间的若干个相变凝胶材料阵列;所述相变凝胶材料为聚乙烯醇凝胶。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里料层(4)为无纺布结构,所述里料层(4)原料选用聚乳酸、聚丙烯、聚酯和棉中的一种或多种。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里料层(4)通过裁剪工序,在里料层(4)布面上预留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释冷触点(5)相互适配。
8.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1)、保温层(2)、蓄冷层(3)、里料层(4)依次叠层并采用缝合的方法组合。
9.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释冷触点(5)选用铜合金、铝合金和高导热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释冷触点(5)采用热熔胶粘合方式经过里料层(4)预留通孔与蓄冷层(3)直接接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触释冷式降温服装,涉及纺织领域,包括面料层、保温层、蓄冷层、里料层以及释冷触点。面料层、保温层、蓄冷层及里料层采用层叠铺设,其中蓄冷层阵列排布,里料层预裁剪留出通孔,采用缝合方法将四层组装固定。本发明通过在蓄冷层外侧设置保温层,使得蓄冷层与外界热交换显著减弱,减小了蓄冷层冷量的散失,提高了保冷时间延长了降温服装的使用时间;同时保温层能有效减小服装表面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差值,将降温服装表面温度保持在结露温度以上,减少服装表面结露,进而改善降温服装的舒适性;而释冷触点的设置能够高效地将蓄冷层的冷量导向人体,完成人体与蓄冷层之间的热量交换,为服用人员带来降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许福军,王芮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7/23
技术研发人员:许福军,王芮杰
技术所有人:东华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