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防雨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雨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防雨帽。
【背景技术】
[0002]下雨天雨伞和雨披是人们常用的防雨用具,雨帽的使用量很小,主要原因是雨帽没有支撑部件,降雨较大时会使得雨帽变形弯曲,从而降低了防雨效果。雨帽无法折叠导致收纳携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折叠式防雨帽。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折叠式防雨帽,包括外帽,内帽;所述的外帽设有顶帽及帽檐;外帽内布置内帽,外帽与内帽之间设有折叠机构,折叠机构从顶帽延伸至帽檐部。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防雨帽,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顶轴,中轴,底轴,上杆,中杆,底杆;顶轴布置在顶帽内侧,顶轴下端铰接上杆,上杆下端铰接中轴,中轴下端铰接底轴,底轴下端铰接底杆。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防雨帽,所述的底杆延伸至帽檐。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防雨帽,所述的帽檐底端设有雨帘。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防雨帽,其内的支撑骨架可以支撑雨帽在降雨较大时不发生变形,提高防御效果。
[0011]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可通过骨架的变形,让雨帽进行折叠,减少了存放体积,便于携带、收纳。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所示:折叠式防雨帽,包括外帽1,内帽2 ;所述的外帽1设有顶帽及帽檐;夕卜帽1内布置内帽2,外帽1与内帽2之间设有折叠机构,折叠机构从顶帽延伸至帽檐部。
[0015]折叠机构包括顶轴3,中轴4,底轴5,上杆6,中杆7,底杆8 ;顶轴3布置在顶帽内侦牝顶轴3下端铰接上杆6,上杆6下端铰接中轴4,中轴4下端铰接底轴5,底轴5下端铰接底杆8。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防雨帽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底杆8延伸至帽檐。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防雨帽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帽檐底端设有雨帘9。
[0018]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折叠式防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帽(1),内帽(2);所述的外帽(1)设有顶帽及帽檐;外帽(1)内布置内帽(2),外帽(1)与内帽(2)之间设有折叠机构,折叠机构从顶帽延伸至帽檐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防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顶轴(3),中轴(4),底轴(5),上杆(6),中杆(7),底杆(8);顶轴(3)布置在顶帽内侧,顶轴(3)下端铰接上杆(6 ),上杆(6 )下端铰接中轴(4 ),中轴(4 )下端铰接底轴(5 ),底轴(5 )下端铰接底杆(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防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杆(8)延伸至帽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防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檐底端设有雨帘(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雨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防雨帽。折叠式防雨帽包括外帽,内帽;所述的外帽设有顶帽及帽檐;外帽内布置内帽,外帽与内帽之间设有折叠机构,折叠机构从顶帽延伸至帽檐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防雨帽,其内的支撑骨架可以支撑雨帽在降雨较大时不发生变形,提高防御效果。
【IPC分类】A42B1/18, A42B1/20
【公开号】CN205093652
【申请号】CN201520810036
【发明人】王靖淇
【申请人】王靖淇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文档序号 :
【 10183409 】
技术研发人员:王靖淇
技术所有人:王靖淇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王靖淇
技术所有人:王靖淇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