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猴头菇培育用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食用菌营养价值高,经济便宜,已成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其中猴头菇,又名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蘑,猴头,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猴头菇作为食材,是美味菜肴。同时,猴头菇也是药材,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现代医学陆续证明猴头菌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表明,猴头菇可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如果是轻度神经衰弱患者,食用猴头菇不失为较好的辅助治疗。在临床应用上面,采用猴头菇进行治疗,对于轻度或是重度神经衰弱均可取得较为显著理想的疗效。
[0003]如今,一些培育商为了得到个体大、生长快,经济效益好的茶树菇,往往在茶树菇的培育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消毒剂等化学制剂,这些化学制剂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的同时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影响了猴头菇的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安全卫生且产量高的猴头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猴头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杂木肩30%?50%,甘蔗渣20%?30%,酒糟10~15%,麦麸10%?15 %,干牛粪3%?8 %,碳酸钙2%,石膏1 %。
[0006]—种上述的猴头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物料粉碎:将所述杂木肩加工成颗粒状,将所述甘蔗渣和酒糟晒干,所述麦麸晒干并加工成粉末,所述干牛粪晒干并碾碎;
(2)物料混合:按上述比例将步骤(1)获得的杂木肩颗粒、甘蔗渣、酒糟、麦麸和干牛粪放入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培养基干料;
(3)加水搅拌:先将碳酸钙、石膏按比例加入水中,在步骤(2)获得的培养基干料中加水并搅拌,干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5,使含水量达到65~75%,使搅拌后的培养基PH在保持在3.5-5 ο
[0007](4)打包灭菌:将步骤(3)获得的培养基焖放一小时后装入菌袋进行打包,然后进行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100°C保持14-16小时,灭菌后即获得猴头菇培养基。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打包采用长35-55厘米、直径14-18厘米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
[000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猴头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无污染、营养丰富,其成本低,配置简单,适合猴头菇生长,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培育猴头菇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另外,该培养基不使用化肥、农药、消毒剂等化学制剂,从而解决了化学制剂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在保证人群健康的前提下又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保证了猴头菇的营养价值,该培养基充分利用了对甘蔗渣、酒糟、麦麸的回收利用,而且用该培养基培育猴头菇,低成本高效益,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实施例1:
一种猴头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杂木肩30%,甘蔗渣30 %,酒糟15%,麦麸15 %,干牛粪6 %,碳酸钙3%,石膏1 %。
[0012]—种上述猴头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物料粉碎:将所述杂木肩加工成颗粒状,将所述甘蔗渣和酒糟晒干,所述麦麸晒干并加工成粉末,所述干牛粪晒干并碾碎;
(2)物料混合:按上述比例将步骤(1)获得的杂木肩颗粒、甘蔗渣、酒糟、麦麸和干牛粪放入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培养基干料;
(3)加水搅拌:先将碳酸钙、石膏按比例加入水中,在步骤(2)获得的培养基干料中加水并搅拌,干料与水的比例为1:1.2,使含水量达到65%,使搅拌后的培养基PH在保持在3.5ο
[0013](4)打包灭菌:将步骤(3)获得的培养基焖放一小时后装入菌袋进行打包,然后进行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100°C保持14小时,灭菌后即获得猴头菇培养基。
[0014]实施例2:
一种猴头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杂木肩40%,甘蔗渣25 %,酒糟13%,麦麸10%,干牛粪8 %,碳酸钙3%,石膏1 %。
[0015]—种上述的猴头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物料粉碎:将所述杂木肩加工成颗粒状,将所述甘蔗渣和酒糟晒干,所述麦麸晒干并加工成粉末,所述干牛粪晒干并碾碎;
(2)物料混合:按上述比例将步骤(1)获得的杂木肩颗粒、甘蔗渣、酒糟、麦麸和干牛粪放入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培养基干料;
(3)加水搅拌:先将碳酸钙、石膏按比例加入水中,在步骤(2)获得的培养基干料中加水并搅拌,干料与水的比例为1: 1.35,使含水量达到70%,使搅拌后的培养基PH在保持在5。
[0016](4)打包灭菌:将步骤(3)获得的培养基焖放一小时后装入菌袋进行打包,然后进行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100°C保持15小时,灭菌后即获得猴头菇培养基。
[0017]实施例3:
一种猴头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杂木肩50%,甘蔗渣20%,酒糟10,麦麸13 %,干牛粪3%,碳酸钙3%,石膏1 %。
[0018]—种上述的猴头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物料粉碎:将所述杂木肩加工成颗粒状,将所述甘蔗渣和酒糟晒干,所述麦麸晒干并加工成粉末,所述干牛粪晒干并碾碎;
(2)物料混合:按上述比例将步骤(1)获得的杂木肩颗粒、甘蔗渣、酒糟、麦麸和干牛粪放入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培养基干料;
(3)加水搅拌:先将碳酸钙、石膏按比例加入水中,在步骤(2)获得的培养基干料中加水并搅拌,干料与水的比例为1: 1.5,使含水量达到75%,使搅拌后的培养基PH在保持在5。
[0019](4)打包灭菌:将步骤(3)获得的培养基焖放一小时后装入菌袋进行打包,然后进行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100°C保持16小时,灭菌后即获得猴头菇培养基。
[0020]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步骤(4)中打包采用长35-55厘米、直径14-18厘米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
[0021]本发明方案的猴头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无污染、营养丰富,其成本低,配置简单,适合猴头菇生长,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培育猴头菇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另外,该培养基不使用化肥、农药、消毒剂等化学制剂,从而解决了化学制剂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在保证人群健康的前提下又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保证了猴头菇的营养价值,该培养基还避免了对树木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了对稻草的回收利用,而且该培养基将培育过鲍鱼菇的培养基废料经处理后用培育猴头菇,提高了原料的循坏利用率,低成本高效益,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002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猴头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杂木肩30%?50%,甘蔗渣20%?30%,酒糟10~15%,麦麸10%?15%,干牛粪3%?8%,碳酸钙2%,石膏1%。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物料粉碎:将所述杂木肩加工成颗粒状,将所述甘蔗渣和酒糟晒干,所述麦麸晒干并加工成粉末,所述干牛粪晒干并碾碎; (2)物料混合:按上述比例将步骤(1)获得的杂木肩颗粒、甘蔗渣、酒糟、麦麸和干牛粪放入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培养基干料; (3)加水搅拌:先将碳酸钙、石膏按比例加入水中,在步骤(2)获得的培养基干料中加水并搅拌,干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5,使含水量达到65~75%,使搅拌后的培养基PH在保持在3.5-5 ; (4)打包灭菌:将步骤(3)获得的培养基焖放一小时后装入菌袋进行打包,然后进行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100°C保持14-16小时,灭菌后即获得猴头菇培养基。3.—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猴头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打包采用长35-55厘米、直径14-18厘米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杂木屑30%~50%,甘蔗渣20%~30%,酒糟10~15%,麦麸10%~15%,干牛粪3%~8%,碳酸钙2%,石膏1%;所述猴头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物料粉碎,(2)物料混合,(3)加水搅拌,(4)打包灭菌。本发明方案的猴头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其成本低,配置简单,适合猴头菇生长,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培育猴头菇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另外,该培养基减少对树木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了杂木屑、甘蔗渣、酒糟、麦麸的回收利用,提高了原料的循坏利用率,低成本高效益,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IPC分类】C05F17/00, C05G3/00
【公开号】CN105367233
【申请号】CN201510799521
【发明人】顾林男
【申请人】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文档序号 :
【 9610222 】
技术研发人员:顾林男
技术所有人: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顾林男
技术所有人: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