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的袋栽培育方法
[0019](4)冷却:将灭菌后的菌袋温度冷却至25°C ;
(5)接种:在灭菌过的接种箱内,接种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以防杂菌感染;
(6)养菌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放置在温度为23°C,空气湿度65%的环境下养菌,避光培养,保持通风透气;
(7)催菇管理:待菌丝长满后,移至大棚长菇,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C,并向地面墙壁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75%,给予微弱的散射光;
(8)出菇管理:经过25天的催菇,温度控制在17°C,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8%,加强通风换气,给予散射光;
(9)采收:经9天精心的出菇管理,当猴头菇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
(10)再次采收:第一潮菇采收后停止喷水,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扎紧袋口,继续进行出菇管理,可收3~4潮菇。
[0020]实施例3:
一种猴头菇的袋栽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配置: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杂木肩50%,甘蔗渣20%,酒糟10,麦麸13%,干牛粪3%,碳酸钙3%,石膏1 %,先将干料按配比搅拌均匀,然后按料水比1:1.2?1.5加水搅拌,当含水量达到65%?75%时,停止搅拌。
[0021](2)打包: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基焖放一小时后,装入菌袋进行打包,采用长55厘米、直径18厘米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装袋高18cm,用线绑好袋口。
[0022](3)灭菌:将步骤(2)打包好的菌袋分层排列叠放,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法,温度达100°C保持16小时灭菌。
[0023](4)冷却:将灭菌后的菌袋温度冷却至30°C ;
(5)接种:在灭菌过的接种箱内,接种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以防杂菌感染;
(6)养菌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放置在温度为25°C,空气湿度68%的环境下养菌,避光培养,保持通风透气;
(7)催菇管理:待菌丝长满后,移至大棚长菇,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2°C,并向地面墙壁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80%,给予微弱的散射光;
(8)出菇管理:经过28天的催菇,温度控制在20°C,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加强通风换气,给予散射光;
(9)采收:经10天精心的出菇管理,当猴头菇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
(10)再次采收:第一潮菇采收后停止喷水,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扎紧袋口,继续进行出菇管理,可收3~4潮菇。
[0024]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步骤一中的培养基的酸碱度保持3.5-5ο
[0025]本发明方案的猴头菇的袋栽培育方法,采用的原料无污染、营养丰富,其成本低,配置简单,适合猴头菇生长,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培育猴头菇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另外,该培养基不使用化肥、农药、消毒剂等化学制剂,从而解决了化学制剂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在保证人群健康的前提下又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保证了猴头菇的营养价值,该培养基充分利用了对杂木肩、甘蔗渣、酒糟、麦麸的回收利用,低成本高效益,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002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猴头菇的袋栽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配置: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杂木肩30%?50%,甘蔗渣20%?30 %,酒糟10~15%,麦麸10%?15 %,干牛粪3%?8 %,碳酸钙2%,石膏1 %,先将干料按配比搅拌均匀,然后按料水比1:1.2?1.5加水搅拌,当含水量达到65%?75%时,停止搅拌; (2)打包: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基焖放一小时后,装入菌袋进行打包,采用长35-55厘米、直径14-18厘米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装袋高16?18cm,用线绑好袋口 ; (3)灭菌:将步骤(2)打包好的菌袋分层排列叠放,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法,温度达100°C保持14-16小时灭菌; (4)冷却:将灭菌后的菌袋温度冷却至20°C?30°C; (5)接种:在灭菌过的接种箱内,接种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以防杂菌感染; (6)养菌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放置在温度为20~25°C,空气湿度62%~68%的环境下养菌,避光培养,保持通风透气; (7)催菇管理:待菌丝长满后,移至大棚长菇,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8~22°C,并向地面墙壁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70%?80%,给予微弱的散射光; (8)出菇管理:经过22~28天的催菇,温度控制在14~20°C,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5~90%,加强通风换气,给予散射光; (9)采收:经8~10天精心的出菇管理,当猴头菇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 (10)再次采收:第一潮菇采收后停止喷水,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扎紧袋口,继续进行出菇管理,可收3~4潮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的袋栽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培养基的酸碱度保持3.5-5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的袋栽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配置;2、打包;3、灭菌;4、冷却;5、接种;6、养菌管理;7、催菇管理;8、出菇管理;9、采收;10、再次采收。本发明方案的猴头菇的袋栽培育方法,充分利用了对杂木屑、甘蔗渣、酒糟、麦麸的回收利用,低成本高效益,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潜力,采用的原料无污染、营养丰富,在培育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消毒剂等化学制剂,从而解决了化学制剂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在保证人群健康的前提下又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保证了猴头菇的营养价值,并且出菇转化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进而提高了出菇量。
【IPC分类】C05G3/00, A01G1/04
【公开号】CN105347931
【申请号】CN201510798831
【发明人】顾林男
【申请人】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文档序号 :
【 9591220 】
技术研发人员:顾林男
技术所有人: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顾林男
技术所有人: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