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配电网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的对其故障点进行定位与指示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包括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主控屏监测系统、操作电源单元、控制电源单元、运算电源单元、工作电源单元、通信电源单元、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和通信电源监测电路。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能够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使配电网络运行更为安全可靠、经济优质而又高效;功能全面、性价比高,主控屏监测系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监测实时性高,使用和维护方便高效。
【专利说明】—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配电网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的对其故障点进行定位与指示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
【背景技术】
[0002]配电网直接联系用户,其可靠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又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配网中架空线路如果发生故障,经常通过人工巡线的方法排查故障,耗时费力十分不便,供电可靠性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作为配电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0003]现有的电力系统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一般只具有检测短路或接地电流、提供故障指示的作用,因此只能仅凭借单一的电流信号来判别单相接地故障,可靠性很低,而架空线路70%以上的故障均为单相接地,现有的故障指示器不能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且经济效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该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能够。
[0005]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包括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主控屏监测系统、操作电源单元、控制电源单元、运算电源单元、工作电源单元、通信电源单元、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和通信电源监测电路;
[0006]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于AC220V,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的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操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运算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工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通信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
[0007]所述操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所述控制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控制电源监测电路,所述运算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运算电源监测电路,所述工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工作电源监测电路,所述通信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通信电源监测电路;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所述控制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所述运算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所述工作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和所述通信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的监测输入端。
[0008]其中,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前还设有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于AC220V,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
[0009]其中,还包括电池组充放电电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的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操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运算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工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通信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
[0010]其中,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包括:防雷器F1、F2和F3,压敏电阻M0V1、M0V2和M0V3,放电管FDG,电阻Rl和R2,电容Cl、C2、C3和C4,以及电感LI和L2 ;F2、MOVU M0V2和F3依次串联于火线L和零线N之间;FDG —端连接于MOVl和M0V2,另一端接地;Fl —端接火线1^,另一端接皿^3、(:1、02、03、1?1、1^1 和 L2 的一端,M0V3、Cl、C2、LI和L2的另一端接零线N,C3的另一端接C4的一端和电路电位参考点GND,C4的另一端接零线N,Rl的另一端接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零线N。
[0011]其中,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5、C6、C7、C8、C9、CIO、Cll、C12、C13,二极管D1、D2、D3和D4,以及电感L3 ;C5 一端连接电路电位参考点GND,另一端连接C6、C7、C10、C11、C12和C13的一端和D1、D3的正极;C6另一端连接Dl负极、C8的一端和D2的正极,C7另一端连接D3负极、C9的一端和D4的正极;C8的另一端、D2的负极、C9的另一端、D4的负极连接于L3的一端、ClO和Cll的另一端;L3的另一端连接于C12和C13的另一端。
[0012]其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稳压管VZl和VZ2,二极管VD1、VD2和VD3,晶体管ICl和光藕IC2、变压器T l、电阻R3、R4和R5,电感L4,以及电容C14、C15、C16、C17、C18和C19 ;VZ1正极连接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正极和Tl的初级线圈的一端,VZl的负极连接于VDl的负极,VDl的正极连接于Tl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和ICl的D接脚;ICl的S接脚连接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负极、C17的一端、C16的一端、Tl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以及C18的一端,ICl的G接脚连接于R3的一端和IC2的第3接脚;R3的另一端连接于C17的另一端;C16的另一端连接于VD3的负极和IC2的第I接脚,VD3的正极连接于Tl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C18的另一端连接于C14的一端,C14的另一端连接于VD2的负极、L4的一端、R4和R5的一端,R4的另一端连接于IC2的第2接脚;VD2的正极连接于Tl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Tl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的负极;L4的另一端连接于C15的一端和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的负极,C15的另一端连接于C19的一端和VZ2的正极;C19的另一端、VZ2负极和R5的另一端连接于IC2的第4接脚。
[0013]其中,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和通信电源监测电路均包括电压互感器ZMPT101、电流互感器ZMCT101、运算放大器1/4LM324、二极管IN4148和集成电路7333Q ;ZMPT101和ZMCT101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于1/4LM324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1/4LM324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750Ω电阻,1/4LM324的输出端连接于1ΚΩ电阻的一端,所述1Κ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IN4148的正极、另一个IN4148的负极和一个103J电容的一端,所述一个IN4148的负极和103J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另一个IN4148的正极接+ 3.3V ;7333Q的第I接脚连接于VDDO和一个249ΚΩ电阻的一端,7333Q的第2、3和4接脚连接于+
3.3V和所述249ΚΩ电阻的另一端,7333Q的第5和6接脚连接于电路电压参考点GND,7333Q的第7和8接脚连接于+ 5V。
[0014]其中,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包括微控制器SAB80C535、触发器SL74HC573和程序存储器EEPROM,SAB80C535的数据端分别与EEPROM和SL74HC573相连,EEPROM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SL74HC573连接。
[0015]其中,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通信电源监测电路分别连接有报警装置。
[0016]其中,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通信电源监测电路分别连接有指示器。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能够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使配电网络运行更为安全可靠、经济优质而又高效;功能全面、性价比高,主控屏监测系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监测实时性高,使用和维护方便高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的模块结构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和通信电源监测电路的电路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屏监测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参见图1至图6,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包括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主控屏监测系统、操作电源单元、控制电源单元、运算电源单元、工作电源单元、通信电源单元、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和通信电源监测电路;
[0026]主控屏监测系统显示的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温度、工作正常/故障、信号报警/隔离等,可以直观了解这些参数的情况,操作非常方便。
[0027]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于AC220V,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的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操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运算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工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通信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
[0028]所述操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所述控制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控制电源监测电路,所述运算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运算电源监测电路,所述工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工作电源监测电路,所述通信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通信电源监测电路;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所述控制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所述运算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所述工作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和所述通信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的监测输入端。
[0029]其中,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前还设有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于AC220V,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
[0030]其中,还包括电池组充放电电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的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操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运算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工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通信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
[0031 ]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包括:防雷器Fl、F2和F3,压敏电阻M0V1、M0V2和M0V3,放电管FDG,电阻Rl和R2,电容Cl、C2、C3和C4,以及电感LI和L2 ;F2、M0V1、M0V2和F3依次串联于火线L和零线N之间;FDG —端连接于MOVl和M0V2,另一端接地;Fl —端接火线L,另一端接M0V3、C1、C2、C3、R1、L1和L2的一端,M0V3、C1、C2、L1和L2的另一端接零线N,C3的另一端接C4的一端和电路电位参考点GND,C4的另一端接零线N,Rl的另一端接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零线N。
[0032]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容05、06、07、08、09、(:10、(:11、(:12、(:13,二极管01、02、03和04,以及电感1^3 ;C5 一端连接电路电位参考点GND,另一端连接C6、C7、C10、C11、C12和C13的一端和D1、D3的正极;C6另一端连接Dl负极、C8的一端和D2的正极,C7另一端连接D3负极、C9的一端和D4的正极;C8的另一端、D2的负极、C9的另一端、D4的负·极连接于L3的一端、ClO和Cll的另一端;L3的另一端连接于C12和C13的另一端。
[0033]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稳压管VZl和VZ2,二极管VD1、VD2和VD3,晶体管ICl和光藕IC2、变压器Tl、电阻R3、R4和R5,电感L4,以及电容C14、C15、C16、C17、C18和C19 ;VZ1正极连接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正极和Tl的初级线圈的一端,VZl的负极连接于VDl的负极,VDl的正极连接于Tl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和ICl的D接脚;ICl的S接脚连接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负极、C17的一端、C16的一端、Tl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以及C18的一端,ICl的G接脚连接于R3的一端和IC2的第3接脚;R3的另一端连接于C17的另一端;C16的另一端连接于VD3的负极和IC2的第I接脚,VD3的正极连接于Tl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C18的另一端连接于C14的一端,C14的另一端连接于VD2的负极、L4的一端、R4和R5的一端,R4的另一端连接于IC2的第2接脚;VD2的正极连接于Tl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Tl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的负极;L4的另一端连接于C15的一端和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的负极,C15的另一端连接于C19的一端和VZ2的正极;C19的另一端、VZ2负极和R5的另一端连接于IC2的第4接脚。
[0034]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和通信电源监测电路均包括电压互感器ZMPT101、电流互感器ZMCT101、运算放大器 1/4LM324、二极管 IN4148 和集成电路 7333Q ;ZMPT101 和 ZMCT101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于1/4LM324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1/4LM324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750Ω电阻,1/4LM324的输出端连接于1ΚΩ电阻的一端,所述IK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IN4148的正极、另一个IN4148的负极和一个103J电容的一端,所述一个IN4148的负极和103J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另一个IN4148的正极接+ 3.3V ;7333Q的第I接脚连接于VDDO和一个249ΚΩ电阻的一端,7333Q的第2、3和4接脚连接于+ 3.3V和所述249ΚΩ电阻的另一端,7333Q的第5和6接脚连接于电路电压参考点GND,7333Q的第7和8接脚连接于+ 5V。
[0035]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包括微控制器SAB80C535、触发器SL74HC573和程序存储器EEPROM,SAB80C535的数据端分别与EEPROM和SL74HC573相连,EEPROM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SL74HC573连接。
[0036]其中,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通信电源监测电路分别连接有报警装置。当某一个电源监测单元监测到的对应电源单元出现故障时,相应的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操作员可以很直观了解故障的位置。
[0037]其中,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通信电源监测电路分别连接有指示器。
[0038]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能够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使配电网络运行更为安全可靠、经济优质而又高效;功能全面、性价比高,主控屏监测系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监测实时性高,使用和维护方便高效。
[0039]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主控屏监测系统、操作电源单元、控制电源单元、运算电源单元、工作电源单元、通信电源单元、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和通信电源监测电路; 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于AC220V,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的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操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运算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工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通信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 所述操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所述控制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控制电源监测电路,所述运算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运算电源监测电路,所述工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工作电源监测电路,所述通信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通信电源监测电路;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所述控制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所述运算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所述工作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和所述通信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的监测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前还设有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于AC220V,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组充放电电路,所述电池组充 放电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的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操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运算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工作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通信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防雷交流滤波电路包括:防雷器F1、F2和F3,压敏电阻M0V1、M0V2和M0V3,放电管FDG,电阻Rl和R2,电容C1、C2、C3和C4,以及电感LI和L2 ;F2、M0V1、M0V2和F3依次串联于火线L和零线N之间;FDG —端连接于MOVl和M0V2,另一端接地;Fl —端接火线L,另一端接M0V3、C1、C2、C3、R1、L1 和 L2 的一端,M0V3、Cl、C2、LI 和 L2 的另一端接零线 N,C3 的另一端接C4的一端和电路电位参考点GND,C4的另一端接零线N,Rl的另一端接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零线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容05、06、07、08、09、(:10、(:11、(:12、(:13,二极管01、02、03 和 D4,以及电感L3 ;C5 一端连接电路电位参考点6冊,另一端连接06、07、(:10、(:11、(:12和C13的一端和D1、D3的正极;C6另一端连接Dl负极、C8的一端和D2的正极,C7另一端连接D3负极、C9的一端和D4的正极;C8的另一端、D2的负极、C9的另一端、D4的负极连接于L3的一端、ClO和Cll的另一端;L3的另一端连接于C12和C13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稳压管VZl和VZ2,二极管VD1、VD2和VD3,晶体管ICl和光藕IC2、变压器Tl、电阻R3、R4和R5,电感L4,以及电容C14、C15、C16、C17、C18和C19 ;VZ1正极连接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正极和Tl的初级线圈的一端,VZl的负极连接于VDl的负极,VDl的正极连接于Tl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和ICl的D接脚;ICl的S接脚连接于所述整流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负极、C17的一端、C16的一端、Tl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以及C18的一端,ICl的G接脚连接于R3的一端和IC2的第3接脚;R3的另一端连接于C17的另一端;C16的另一端连接于VD3的负极和IC2的第I接脚,VD3的正极连接于Tl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C18的另一端连接于C14的一端,C14的另一端连接于VD2的负极、L4的一端、R4和R5的一端,R4的另一端连接于IC2的第2接脚;VD2的正极连接于Tl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Tl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的负极;L4的另一端连接于C15的一端和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的负极,C15的另一端连接于C19的一端和VZ2的正极;C19的另一端、VZ2负极和R5的另一端连接于IC2的第4接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和通信电源监测电路均包括电压互感器ZMPT101、电流互感器ZMCT101、运算放大器1/4LM324、二极管IN4148和集成电路7333Q ;ZMPT101和ZMCT101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于1/4LM324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 1/4LM324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750Ω电阻,1/4LM324的输出端连接于1ΚΩ电阻的一端,所述1Κ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IN4148的正极、另一个IN4148的负极和一个103J电容的一端,所述一个IN4148的负极和103J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另一个IN4148的正极接+ 3.3V ;7333Q的第I接脚连接于VDDO和一个249ΚΩ电阻的一端,7333Q的第2、3和4接脚连接于+ 3.3V和所述249ΚΩ电阻的另一端,7333Q的第5和6接脚连接于电路电压参考点GND,7333Q的第7和8接脚连接于+ 5V。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屏监测系统包括微控制器SAB80C535、触发器SL74HC573和程序存储器EEPROM,SAB80C535的数据端分别与EEPROM和SL74HC573相连,EEPROM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SL74HC57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通信电源监测电路分别连接有报警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数字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电源监测电路、控制电源监测电路、运算电源监测电路、工作电源监测电路、通信电源监测电路分别连接有指示器。
【文档编号】G01R31/08GK203643552SQ201320866938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李海涛, 古晓威, 胡日亮, 温光宏, 刘访, 尹志航, 陈炯桥, 黄庆铿, 叶梅贺 申请人: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文档序号 :
【 6211951 】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古晓威,胡日亮,温光宏,刘访,尹志航,陈炯桥,黄庆铿,叶梅贺
技术所有人: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古晓威,胡日亮,温光宏,刘访,尹志航,陈炯桥,黄庆铿,叶梅贺
技术所有人: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