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膏挤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膏制剂挤出装置。
现有的牙膏、鞋油等软膏制剂大都装在铅皮、塑料等管袋内,由于这些管袋硬度差,运输和携带时易受挤压而破裂,导致浪费;且使用时用手直接挤压管袋,出膏量不易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和携带,且出膏量容易控制的软膏挤出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软膏挤出装置,包括盒体和置于盒体内的软膏软袋,其特别之处在于盒体的顶壁开有槽口,槽口前后两侧的顶壁设有齿端向下的倒锯齿式上轨道,与该上轨道对应的盒体内底壁上设有齿端向上的直齿式下轨道,上、下轨道之间卡接有滚轮的轴伸,置于盒体内软膏软袋的出膏口从盒体一端开设的孔中伸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图4为图3的C向视图。
参见
图1和图2。盒体1的顶壁开有槽口11,槽口11前后两侧的顶壁设有齿端向下的倒锯齿式上轨道12,与该上轨道12对应的盒体1内底壁上设有齿端向上的直齿式下轨道13。在上轨道12倒锯齿前进方向的盒体1的一端开设有孔14。上述盒体1可采用制模一次注塑成型。软膏软袋2置于盒体1内,其出膏口从盒体1一端开设的孔14中伸出,由旋盖21封盖(见图3)。
从盒体1的左端将滚轮3置于盒体1内抵压在软膏软袋2的后端,其轴伸31卡接在上、下轨道12、13之间。滚轮3的宽度应略大于软袋2被其抵压扁后碾压的宽度,以避免软袋里的软膏抵压不尽。其宽度应略小于槽口11的宽度。以利于用手推动滚轮3。其直径应保证其能将压空后的软袋2抵压在盒体底壁上。为保证滚轮3在向软膏软袋2出膏口方向推进时两端的轴伸31能平行同步前进,在被上、下轨道12、13卡接的轴伸31处设有卡接凹槽32(见图4)。盒体1前后侧板的后端制有凹槽,左端板可沿该凹槽1从上往下扦入盒体1。
使用时拧开旋盖21,用手轻轻推动滚轮3,软袋2在滚轮3的挤压下,其内的软膏既从出膏口被挤出,由于卡接在滚轮3轴伸上的上轨道为倒锯齿式齿条,故能保证滚轮3只能向前推进,而不易后退,而下轨道直齿式齿条又能起到稳定和防止滚轮3打滑的作用,故当停止向前推动滚轮时,滚轮3既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软膏软袋2置于盒体1内,从而提高了抗压能力,不易压裂破坏,便于运输和携带,且在盒体1内设置了滚轮3挤压装置,使用十分方便,出膏量容易得到控制,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设计新颖独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可广泛用于软膏制剂的包装。
权利要求1.一种软膏挤出器,包括盒体(1)和置于盒体(1)内的软膏软袋(2),其特征是盒体(1)的顶壁开有槽口(11),槽口(11)前后两侧的顶壁设有齿端向下的倒锯齿式上轨道(12),与该上轨道(12)对应的盒体(1)内底壁上设有齿端向上的直齿式下轨道(13),上、下轨道(12、13)之间卡接有滚轮(3)的轴伸(31),置于盒体(1)内软膏软袋(2)的出膏口从盒体(1)一端开设的孔(14)中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膏挤出器,其特征是所述滚轮(3)的轴伸(31)上设有卡接凹槽(3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膏挤出装置,包括盒体和置于盒体内的软膏软袋,其特征是:盒体的顶壁开有槽口,槽口前后两侧的顶壁设有齿端向下的倒锯齿式上轨道,与该上轨道对应的盒体内底壁上设有齿端向上的直齿式下轨道,上、下轨道之间卡接有滚轮的轴伸,置于盒体内软膏软袋的出膏口从盒体一端开设的孔中伸出。本实用新型具便于运输和携带、出膏量容易控制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软膏制剂的包装。
文档编号B65D35/28GK2349149SQ9824279
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7日
发明者朱国华 申请人:朱国华
文档序号 :
【 4169022 】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华
技术所有人:朱国华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华
技术所有人:朱国华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