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自走喷药车,其作业环境地形复杂多变,农作物类型也多种多样。两轮转向系统由于其转向半径过大而不适合农田作业;四轮转向系统通常采用机械传动,结构复杂,对于轮距需要变化的车型或者地形高低变化较大的作业环境实现起来较困难;部分液压驱动的四轮转向系统,由于其结构或油路问题,转向稳定性差,在失去驱动油压后难以保持转向同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液压驱动的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四个车轮的轮轴都分别与其支架固定连接,四个支架分别通过竖直转轴与支撑架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四个支架与支撑架之间都分别设置有用来驱动车轮相对于支撑架转向的转向液压缸;四个转向液压缸为大小、形状、结构都相同的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并且左右两侧每一侧前后两个车轮的两个转向液压缸在其支架与支撑架之间的安装方式、位置都相同,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的两个转向液压缸在其支架与支撑架之间的安装方式、位置都相互对称。
[0006]其液压油路为一个由二位四通阀控制流向的液压回路,其中左右两侧每一侧前后两个车轮的两个转向液压缸都通过油管串联在一起,两侧的两组转向液压缸又通过油管并联在一起;而且左右两侧每一侧前后两个车轮的两个转向液压缸的进出油方向相反,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的两个转向液压缸的进出油方向也相反。
[0007]在每个车轮的支架与支撑架之间都设置有与其支架随动的同步液压缸,同步液压缸也为与转向液压缸大小、形状、结构都相同的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并且每个车轮的同步液压缸的安装方式、位置都与其转向液压缸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称;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的两个同步液压缸都通过油管并联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单独的循环油路。
[0008]在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的两个同步液压缸通过油管并联在一起而形成的单独的循环油路上都通过油管连接有为该循环油路提供油压的油压手动调节装置,该油压手动调节装置为单作用单活塞液压缸,其活塞杆上伸出于缸体外的部分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调节与其活塞杆外螺纹相啮合的螺母调节该循环油路中的油压。
[0009]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
[0010]四个车轮都通过转向液压缸驱动其转向,结构简单可靠;四个转向液压缸大小、形状、结构相同,并且在安装方式、位置上前后相同,左右对称,便于实现四轮的协调、同步转向控制。
[0011]四个转向液压缸的前后串联油路,保证前后车轮之间转向的协调、同步,左右并联的油路,降低了转向负载,使得转向操作灵活、省力。
[0012]左右车轮的同步液压缸设置,保证左右车轮之间转向的同步。
[0013]在同步液压缸的循环油路上连接油压手动调节装置,为该循环油路提供油压,而且在转向液压缸失去驱动油压后仍能保持左右车轮的转向同步。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构造不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转时的俯视构造不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路构造不意图。
[0019]图中:1.车轮;2.支架;3.竖直转轴;4.支撑架;5.转向液压缸;6.油管;7.二位四通阀;8.同步液压缸;9.油压手动调节装置;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四个车轮I的轮轴都分别与其支架2固定连接,四个支架2分别通过竖直转轴3与支撑架4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四个支架2与支撑架4之间都分别设置有用来驱动车轮I相对于支撑架4转向的转向液压缸5 ;四个转向液压缸5为大小、形状、结构都相同的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并且左右两侧每一侧前后两个车轮I的两个转向液压缸5在其支架2与支撑架4之间的安装方式、位置都相同,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I的两个转向液压缸5在其支架2与支撑架4之间的安装方式、位置都相互对称。四个车轮I都通过转向液压缸5驱动其转向,结构简单可靠;四个转向液压缸5大小、形状、结构相同,并且在安装方式、位置上前后相同,左右对称,便于实现四轮I的协调、同步转向控制。
[0021]其液压油路为一个由二位四通阀7控制流向的液压回路,其中左右两侧每一侧前后两个车轮I的两个转向液压缸5都通过油管6串联在一起,两侧的两组转向液压缸5又通过油管6并联在一起;而且左右两侧每一侧前后两个车轮I的两个转向液压缸5的进出油方向相反,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I的两个转向液压缸5的进出油方向也相反。四个转向液压缸5的前后串联油路,保证前后车轮I之间转向的协调、同步,左右并联的油路,降低了转向负载,使得转向操作灵活、省力。
[0022]在每个车轮I的支架2与支撑架4之间都设置有与其支架2随动的同步液压缸8,同步液压缸8也为与转向液压缸5大小、形状、结构都相同的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并且每个车轮I的同步液压缸8的安装方式、位置都与其转向液压缸5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称;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I的两个同步液压缸8都通过油管6并联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单独的循环油路。左右车轮I的同步液压缸8的设置,保证左右车轮I之间转向的同步。
[0023]在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I的两个同步液压缸8通过油管6并联在一起而形成的单独的循环油路上都通过油管6连接有为该循环油路提供油压的油压手动调节装置9,该油压手动调节装置9为单作用单活塞液压缸,其活塞杆上伸出于缸体外的部分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调节与其活塞杆外螺纹相啮合的螺母10调节该循环油路中的油压。在同步液压缸8的循环油路上连接油压手动调节装置9,为该循环油路提供油压,而且在转向液压缸5失去驱动油压后仍能保持左右车轮I的转向同步。
[0024]参考图3、图4当二位四通阀7的工作状态如图所示时,液压油路中液压油的流向如图所示,推动四个转向液压缸5同步工作,其进出油方向和工作状态分别如图所示,则四个转向液压缸5驱动两个前车轮I同步向左转,而两个后车轮I同步向右转,四个同步液压缸8分别在其支架2的推动下进行动作,则其液压油分别在前后两个单独的循环油路中流动,油压手动调节装置9为其提供油压,从而保证左右车轮I的同步。
【主权项】
1.一种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车轮(I)的轮轴都分别与其支架(2)固定连接,四个支架(2)分别通过竖直转轴(3)与支撑架(4)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四个支架(2)与支撑架(4)之间都分别设置有用来驱动车轮(I)相对于支撑架(4)转向的转向液压缸(5);四个转向液压缸(5)为大小、形状、结构都相同的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并且左右两侧每一侧前后两个车轮⑴的两个转向液压缸(5)在其支架(2)与支撑架(4)之间的安装方式、位置都相同,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I)的两个转向液压缸(5)在其支架(2)与支撑架(4)之间的安装方式、位置都相互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液压油路为一个由二位四通阀(7)控制流向的液压回路,其中左右两侧每一侧前后两个车轮⑴的两个转向液压缸(5)都通过油管¢)串联在一起,两侧的两组转向液压缸(5)又通过油管(6)并联在一起;而且左右两侧每一侧前后两个车轮(I)的两个转向液压缸(5)的进出油方向相反,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I)的两个转向液压缸(5)的进出油方向也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车轮(I)的支架(2)与支撑架(4)之间都设置有与其支架(2)随动的同步液压缸(8),同步液压缸(8)也为与转向液压缸(5)大小、形状、结构都相同的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并且每个车轮(I)的同步液压缸(8)的安装方式、位置都与其转向液压缸(5)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称;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I)的两个同步液压缸(8)都通过油管(6)并联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单独的循环油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I)的两个同步液压缸(8)通过油管(6)并联在一起而形成的单独的循环油路上都通过油管(6)连接有为该循环油路提供油压的油压手动调节装置(9),该油压手动调节装置(9)为单作用单活塞液压缸,其活塞杆上伸出于缸体外的部分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调节与其活塞杆外螺纹相啮合的螺母(10)调节该循环油路中的油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其四个车轮的轮轴都分别与其支架固定连接,四个支架分别通过竖直转轴与支撑架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四个支架与支撑架之间都分别设置有用来驱动车轮相对于支撑架转向的转向液压缸;四个转向液压缸为大小、形状、结构都相同的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并且左右两侧每一侧前后两个车轮的两个转向液压缸在其支架与支撑架之间的安装方式、位置都相同,前后两头每一头左右两个车轮的两个转向液压缸在其支架与支撑架之间的安装方式、位置都相互对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液压驱动的自走喷药车的四轮转向系统,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实现四轮的协调、同步转向控制。
【IPC分类】B62D5/06, B62D9/00
【公开号】CN204641876
【申请号】CN201520269819
【发明人】刘军光
【申请人】刘军光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文档序号 :
【 8990222 】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光
技术所有人:刘军光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光
技术所有人:刘军光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