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折叠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车,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折叠车。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家用轿车越来越普及,同时也带来停车难的问题,如果去大商场购物,常常需要把车停到很远的地方,然后步行甚至再乘坐公交车去商场。所以国家大力发展公共大公交,但乘坐公交到目的地时也会出现下车还需要步行一段距离或只有一两站地的距离却需要再倒车的情况。出差人员到外地,乘坐出租车费用高,坐公交夂会出现距离不远却频繁倒车的情况,耽误时间增加费用影响效率,现在居民小区和工厂校园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在这些场所人员流动或购物时最好有小型交通工具,縮短时间提高效率,普通车辆或现有交通工具携带上楼或放地下室都不方便,所以急需一种随身携带的车辆,折叠车或折叠电动车、折叠燃油车是首选,但现有折叠车有如下问题
1. 车把立管因为与前轮的关系无法收起只能向侧面折叠,折叠后体积大,携带不方便。
2. 功能单一,折叠后只能手提肩背,还有的又另外增加辅助小轮。
3. 某些折叠车折叠后体积也比较小,但轮径太小,对骑行者技术要求高,对路面要求高,安全性低。
4. 辅助动力设备装置位置不合理,占用空间。
以下专利是申请人检索到的相关中国专利,但是它们都有各种不足。如专利号为02205062.0需另外附加小轮增加设备,折叠后不能载物行走,车把立管折叠到前轮一W占用空间。专利号为200620175391.1为骑行困难三轮箱式。申请号为200410102431.5,折叠后车架与普通折叠车一样在以车座立管和车把立管为分界线的另一边,体积大,另外车把立管折叠到前轮一侧占用空间,折叠后不能方便的移动,尤其是不能载物水平放置,不能作为凳子一类的休息物品使用。申请号为200610069682.7骑行困难三轮箱式,需要两级链条。申请号为200710073549.3的后轮从后向前沿前后轮连接线方向折叠,折叠后体积大,无其他功能。专利号为03239646.5鞍立管后移式折叠车,鞍立管后移垂直使用无其他折叠方式,体积大。专利号为200420003447.6收折后可站立与拖移的折叠车,三轮车骑行时与普通车高度和方式上有差异,折叠后体积大,无其他功能。专利号为200420048787.0 —种自动折叠车架,只是前后车架向垂直方向上向中心折叠,体积大,无其他功能。专利号为200520074587.7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后车架垂直方向向前折叠,体积大折叠后无法拉行,无发水平放置。专利号为200720181353.1伸缩式箱形折叠车,折叠后虽然体积不大,但骑行时由于本身机构问题与普通车子有很大区别,骑行时脚踏的位置对于骑行用力不合理,高度也不符合人体骑行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体积小、安全方便、易于携带、功能多的折叠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折叠车,包括车把,所述车把为折叠式结构,车把通过伸拉立管与连接前轮的前车叉连接,折叠车架前端和前车叉连接,折叠车架后端与连接后轮的后车叉连接,车座通过后座立管设置在折叠车架后端的上部。
所述车把由左右两部分铰接于左右车把连接器上,所述车把的每一部分均由粗管和细管套接组成,细管的一端通过滑动销与左右车把连接器铰接,细管的另一端套接与粗管内;所述细管与左右车把连接器连接一端为带方孔的扁平块状结构,细管上靠近两端处分别设有一孔A,孔A内均设有一弹簧销;所述粗管与细管连接端设有一与细管上的弹簧销相对应的孔B,孔B的外面设有一带下压块的套筒。
所述左右车把连接器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两平行板,两平行板之间的空隙大于细管上扁平块状结构的厚度,且两平行板的一个板上设有与细管上扁平块状结构相对应的方孔,另一个板上相应的设有一圆孔。
所述滑动销由一端为方形另一端为圆柱形的弹簧销组成。
所述拉伸立管至少由一节空心管组成,多于一节的拉伸立管则由多节粗细不等的空心管依次套接在一起,多节空心管之间通过定位卡A固定连接;拉伸立管的上端与车把的左右车把连接器连接,下端伸入到前车叉内并通过前车叉上的偏心定位卡A定位于前车叉内。本发明中的拉伸立管2不局限于前述形式,也可以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并列的立管。
所述前车叉包括T型架,T型架的水平管左右两端分别套接有一前叉,两前叉相对面上
均设有相对应的凹槽和凸起,其中, 一前叉通过定位销B与T型架连接;两前叉通过连接板
及螺栓连接在一起;T型架的竖直管上端设有与带偏心定位卡A的螺母A相配合的外螺纹,T型架的竖直管上设有定位销孔;T型架的水平管底部与竖直管相对应处设有一孔。
所述折叠车架由折叠器连接的前后两段横梁组成,其中,前段横梁通过带偏心定位卡A的螺母A和轴承A套接于前车叉上;后段横梁通过带偏心定位卡B的螺母B和轴承B套接于后车叉上;后段横梁末端外部通过弹簧和定位销E连接有带孔的定位板。
所述后座立管至少由一节空心管组成,多于一节的后座立管则由多节粗细不等的空心管依次套接在一起,多节空心管之间通过定位卡B固定连接;后座立管的上端与车座连接,下端伸入到后车叉内并通过后车叉上的偏心定位卡B定位于后车叉内。本发明中的后座立管不局限于前述形式,也可以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并列的立管。或立管通过后段横梁上的导向孔连接。
所述后车叉上端设有与带偏心定位卡B的螺母B相配合的螺纹。后车叉在与折叠车架后端连接处的管体上有两个定位孔,即左定位孔和右定位孔,在折叠车打开骑行状态时由定位销'C定位右定位孔,在折叠状态时由定位销C定位左定位孔。
所述折叠车架的横梁内设有电瓶。
本发明驱动系统可以是人力驱动链轮或皮带传动,或者前后轮的驱动分别增加非人力的动力驱动系统,比如电瓶、电机,燃油,燃气设备等。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为了减小车把立管折叠体积,根据轮径大小将车把立管设计为单级或多级伸縮机构,前车叉与车把立管由可活动连接件连接,折叠时可以先把前车叉与车把立管之间进行角度折叠,使车把立管可以多级收縮后沿导向孔向下移动,从而把车把立管全部向下收起,并且折叠后的车把立管下端在折叠车折叠后放置时起到支撑的作用。
第二左右车把各由两级折叠机构构成,先把车把小管收縮到大管内后,再以各自与车把立管之间的连接件为中心左右车把对折,减小车把折叠后的体积,并且折叠后可单独伸展左右任意一组车把,在车辆折叠后作为双轮车移动时可以作为把手使用。
第三车座立管根据轮径大小,由单级或多级伸縮机构组成,折叠时车座立管由车架或后车架上的导向装置向下移动,并且折叠后的车座立管下端在折叠车折叠后放置时起到支撑的作用。
第四折叠车后车叉与车架活动连接,折叠时后车轮、传动系统等随后车架与车架之间的连接件一起转动折叠,从而使车架折叠后定位在以车座立管为分界的车轮方向一侧,减小折叠后体积。
第五整车未折叠时与普通车辆使用一样,折叠后有以下优点,全车折叠后前后车轮径向平行,前后轮轮轴同轴,可以当作双轮车移动,折叠车折叠后车把立管可以作为双轮车的拉杆使用,可以选择左右任意车把作为拉杆的把手,并且折叠车折叠后车架折叠在载物架以下,所以折叠后载物架就成为了双轮车的载物架,折叠前后载物架上放置的物品不用拆卸,极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折叠后作为双轮车使用时前后立管的下端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又可以作为双轮车的支撑,使双轮车停止移动放置时水平稳定,因为水平放置时有前后立管支撑,所以在折叠后还可以作为凳子一类的休息物品使用,所以这是一款多种使用功能的折叠车。
本发明适用于自行车、电动车或轻型摩托车。
图l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车把、拉伸立管和前车叉部分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车座、后车叉部分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车把局部剖视其中l.车把,2.拉伸立管,3.折叠车架,4.前车叉,5.后车叉,6.车座,7.驱动系统,8.左右车把连接器,9.粗管,IO.细管,ll.滑动销,12.弹簧销,13.方孔,14.孔A, 15.定位卡A, 16.折叠器,17.前段横梁,18.定位销D, 19.螺母A, 20.后段横梁,21.定位板,22.后座立管,23.后座细管,24.后座粗管,25.定位卡B, 26.链轮变速箱,27.折叠脚蹬,28.T型架,29.螺母B, 30.孔B, 31.下压块,32.套筒,33.平行板,34,偏心定位卡A, 35.定位销A, 36.定位销B, 37.前叉,38.连接板,39.螺栓,40.定位销孔,41.锥形轴承A, 42.偏心定位卡B, 44.锥形轴承B, 45.弹簧,46.定位销E, 47.定位销C, 48,凹槽,49.凸起,50左定位孔,51右
定位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图5中,车把1为折叠式结构,车把1通过伸拉立管2与连接前轮的前车叉4连接,折叠车架3前端和前车叉4连接,折叠车架3后端与连接后轮的后车叉5连接,车座6通过后座立管22设置在折叠车架3后端的上部。折叠车架3后端设有载物架,折叠车折叠后车架折叠在载物架以下,折叠后载物架就成为了双轮车的载物架,折叠前后载物架上放置的物品不用拆卸,极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车把1由左右两部分铰接于左右车把连接器8上,所述车把1的每一部分均由粗管9和细管10套接组成,细管IO的一端通过滑动销11与左右车把连接器8铰接,细管10的另一端套接与粗管9内;所述细管10与左右车把连接器8连接一端为带方孔13的扁平块状结构,细管10上靠近两端处分别设有一孔A14,孔A14均内设有一弹簧销12;所述粗管9与细管10连接端设有一与细管10上的弹簧销12相对应的孔B30,孔B30的外面设有一带下压块31的套筒32。
左右车把连接器8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两平行板33,两平行板33之间的空隙大于细管10上扁平块状结构的厚度,且两平行板33的一个板上设有与细管10上扁平块状结构相对应的方孔13,另一个板上相应的设有一圆孔。
滑动销11由一端为方形另一端为圆柱形的弹簧销组成。
拉伸立管2由两节粗细不等的空心管套接在一起,两节空心管通过定位卡A15固定连接;拉伸立管2的上端与车把1的左右车把连接器8连接,下端伸入到前车叉4内并通过前车叉4上的偏心定位卡A34定位于前车叉4内。本发明中的拉伸立管2不局限于前述形式,也可以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并列的立管。
7前车叉4包括T型架28, T型架28的水平管左右两端分别套接有一前叉37,两前叉37相对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凹槽47和凸起48,其中, 一前叉37通过定位销B36与T型架28连接;两前叉37通过连接板38及螺栓39连接在一起;T型架28的竖直管上端设有与带偏心定位卡A34的螺母A19相配合的外螺纹,T型架28的竖直管上设有定位销孔40; T型架28的水平管底部与竖直管相对应处设有一孔。当骑行和折叠不同状态时,两前叉37的凹槽47和凸起48相配合组成的孔处于不同的位置,骑行时,两前叉37的凹槽47和凸起48相配合组成的孔与T型架28的水平管底部的孔不在同一直线上,把T型架28水平管底部的孔密封住;当折叠后,两前叉37的凹槽47和凸起48相配合组成的孔与T型架28的水平管底部的孔同心,拉伸立管2就可以穿过孔移动。
折叠车架3由折叠器16连接的前后两段横梁组成,其中,前段横梁17通过带偏心定位卡A34的螺母A19和锥形轴承A41套接于前车叉4上;后段横梁20通过带偏心定位卡B42的螺母B29和锥形轴承B44套接于后车叉5上;后段横梁20末端外部通过弹簧45和定位销E46连接有带孔的定位板21。前段横梁17前端侧面上设有定位销A35,其作用是在折叠时定位前车叉4。折叠车架3的横梁内设有电瓶。
后座立管22由两节空心管(即后座粗管24和后座细管23)套接组成,并通过定位卡B25固定连接;后座立管22的上端与车座6连接,下端伸入到后车叉5内并通过后车叉5上的偏心定位卡B42定位于后车叉5内。
本发明中的后座立管22不局限于前述形式,也可以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并列的立管。
后车叉5上端设有与带偏心定位卡B42的螺母B29相配合的螺纹。后车叉5与折叠车架3后端连接处的管体上有两个定位孔,即左定位孔50和右定位孔51,在折叠车打开骑行状态时由定位销C47定位右定位孔51,在折叠状态时由定位销C47定位左定位孔50。
驱动系统7包括链轮变速箱26,链轮变速箱外部一侧设有链轮和链条,链轮变速箱外部两侧分别设有与链轮连接折叠脚蹬27。
本发明驱动系统可以是人力驱动链轮或皮带传动,或者前后轮的驱动分别增加非人力的动力驱动系统,比如电瓶、电机,燃油,燃气设备等。
需要折叠时,打开T型架28和前叉37之间的定位销B36,以T型架28为中心把前轮沿车架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由T型架28与前叉37之间的定位销B36固定。再按下左右车把粗管9和车把细管10的之间的弹簧销12,然后使左右车把粗管9和车把细管10沿轴线方向相互滑动收縮,当车把细管10内的弹簧销12固定到车把粗管9的定位孔内时,按动左右滑动销11使左右车把管向中间折叠90度。
打开固定拉伸立管2的定位卡A15和偏心定位卡A34,使拉伸立管2上端的细立管收缩到下部粗立管内,拧紧定位卡A15固定细管,同时粗拉伸立管沿T型架28的内孔向下移动,
8当粗拉伸立管穿过T型架28水平管下面的孔,并移动到限定位置后拧紧定位卡A34固定粗管。
转动车把带动T型架28在前段横梁17的定位孔内转动,使前轮水平转动,到达一定角度后由定位销A35固定T型架28。
打开后座立管22中上下两节空心管的定位卡B25和42,使后座立管22上端的细立管23收縮到车把下部粗立管24内,同时后座粗立管沿后车叉5的后叉立管内孔向下移动,当移动到限定位置后拧紧定位卡B25和42固定住两节空心管。
打开定位销C47,转动车座6带动后车叉5的后叉立管在后段横梁20的定位孔内转动,使后轮和驱动系统7水平转动,到达一定角度后由定位销E47固定后车叉5。
打开前段横梁17与后段横梁20之间的折叠器16,前、后横管17、 20向中间折叠,把前段横梁17上定位销D18插入定位板21的孔内固定住前后横管17、 20
折叠后在作为小车拉行时,打开拉伸立管2中的定位卡15,使拉伸立管2中的细立管从粗立管中滑出,到预定位置后拧紧定位卡15固定细立管,然后按压滑动销11打开车把1的左右任意一端车把,转动车把到预定位置后滑动销11自动固定住车把l,从而可以作为拉行时的拉杆使用,收縮细立管和车把时反方向操作即可。
9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折叠车,包括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为折叠式结构,车把通过伸拉立管与连接前轮的前车叉连接,折叠车架前端和前车叉连接,折叠车架后端与连接后轮的后车叉连接,车座通过后座立管设置在折叠车架后端的上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由左右两部分铰接于左 右车把连接器上,所述车把的每一部分均由粗管和细管套接组成,细管的一端通过滑动销与 左右车把连接器铰接,细管的另一端套接与粗管内;所述细管与左右车把连接器连接一端为 带方孔的扁平块状结构,细管上靠近两端处分别设有一孔A,孔A内均设有一弹簧销;所述 粗管与细管连接端设有一与细管上的弹簧销相对应的孔B,孔B的外面设有一带下压块的套筒。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车把连接器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两平行板,两平行板之间的空隙大于细管上扁平块状结构的厚度,且两平行板的 一个板上设有与细管上扁平块状结构相对应的方孔,另一个板上相应的设有一圆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销由一端为方形另一端为圆柱形的弹簧销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立管至少由一节空心管组成,多于一节的拉伸立管则由多节粗细不等的空心管依次套接在一起,多节空心管之间通过定位卡A固定连接;拉伸立管的上端与车把的左右车把连接器连接,下端伸入到前车叉内 并通过前车叉上的偏心定位卡A定位于前车叉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叉包括T型架,T型架的水平管左右两端分别套接有一前叉,两前叉相对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凹槽和凸起,其中,一前叉通过定位销B与T型架连接;两前叉通过连接板及螺栓连接在一起;T型架的竖直管上 端设有与带偏心定位卡A的螺母A相配合的外螺纹,T型架的竖直管上设有定位销孔;T型架的水平管底部与竖直管相对应处设有一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车架由折叠器连接的前 后两段横梁组成,其中,前段横梁通过带偏心定位卡A的螺母A和轴承A套接于前车叉上; 后段横梁通过带偏心定位卡B的螺母B和轴承B套接于后车叉上;后段横梁末端外部通过弹 簧和定位销E连接有带孔的定位板。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立管至少由一节空心管组成,多于一节的后座立管则由多节粗细不等的空心管依次套接在一起,多节空心管之间通过定位卡B固定连接;后座立管的上端与车座连接,下端伸入到后车叉内并通过后车叉上的偏心定位卡B定位于后车叉内。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叉上端设有与带偏心定 位卡B的螺母B相配合的螺纹;后车叉与折叠车架后端连接处的管体上有两个定位孔,即左 定位孔和右定位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车架的横梁内设有电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车,包括车把,所述车把为折叠式结构,车把通过伸拉立管与连接前轮的前车叉连接,折叠车架前端和前车叉连接,折叠车架后端与连接后轮的后车叉连接,车座通过后座立管设置在折叠车架后端的上部。本发明具有携带方便、体积小、安全方便、易于携带、功能多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K15/00GK101492082SQ200910014299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5日
发明者郑科峰 申请人:郑科峰
文档序号 :
【 4099473 】
技术研发人员:郑科峰
技术所有人:郑科峰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郑科峰
技术所有人:郑科峰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