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搁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摩托车配件,具体地讲,是一种用在摩托车上的搁脚。
【背景技术】
[0002]摩托车搁脚分为左搁脚和右搁脚,两者对称设置在摩托车的左右两侧。通常将搁脚靠近车体的一端称为内端,远离车体的一端称为外端。搁脚由搁脚杆和挡板构成,搁脚杆为矩形管,搁脚杆的外端被第一斜面切削形成让位面,以便于搁脚绕内端转动而收拢时不会与车体上的零件发生干涉,该第一斜面的角度大小根据需要设置。搁脚杆为矩形管,挡板将搁脚杆的外端罩住,实际安装时,搁脚杆上还套有橡胶套,为避免橡胶套滑出,挡板的边缘需延伸到搁脚杆外。另外,搁脚杆水平安装,脚压在搁脚杆上会使搁脚杆稍稍往后、往下倾斜,感觉很不舒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搁脚,脚压在搁脚杆上搁脚杆不会往后、往下倾斜,增加使用舒适度。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摩托车搁脚,由搁脚杆⑴和挡板(2)构成,所述搁脚杆(1)为矩形管,该搁脚杆(1)的外端被第一斜面(3)切削,所述挡板(2)将搁脚杆(1)的外端罩住且挡板(2)的边缘延伸到搁脚杆(1)外,关键在于:所述搁脚杆(1)的内端的右上部被第二斜面(4)切削,所述第二斜面(4)的倾角α为35°,所述搁脚杆(1)的内端的左下部被第三斜面(5)切削,所述第三斜面(5)的倾角β为4°
[0005]安装时,搁脚杆内端的第三斜面与车体平行,安装后的搁脚杆往前、往上微微翘起,形成往前、往上的一个预置角度;当脚压在搁脚杆上时,搁脚杆的预置角度能抵消搁脚杆受重力而往后、往下倾斜的角度,使搁脚杆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出现往后、往下倾斜的现象,让使用者感觉非常舒适;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设置均是为了让位,避免与车体零件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所示的摩托车搁脚,为右搁脚,左搁脚与右搁脚对称设置。该搁脚由搁脚杆1和挡板2构成。搁脚靠近车体的一端称为内端,远离车体的一端称为外端。
[0008]结合图1所示,搁脚杆1为矩形管,搁脚杆1的外端被第一斜面3切削形成让位面,以便于搁脚绕内端转动而收拢时不会与车体上的零件发生干涉,该第一斜面的角度大小根据需要设置。搁脚杆1的内端的右上部被第二斜面4切削,第二斜面4的倾角α为35°,搁脚杆1的内端的左下部被第三斜面5切削,第三斜面5的倾角β为4°。
[0009]如图1,挡板2将搁脚杆1的外端罩住,实际安装时,搁脚杆1上还套有橡胶套,为避免橡胶套滑出,挡板2的边缘延伸到搁脚杆1夕卜。
【主权项】
1.一种摩托车搁脚,由搁脚杆⑴和挡板⑵构成,所述搁脚杆⑴为矩形管,该搁脚杆(1)的外端被第一斜面(3)切削,所述挡板(2)将搁脚杆(1)的外端罩住且挡板(2)的边缘延伸到搁脚杆(1)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杆(1)的内端的右上部被第二斜面(4)切肖IJ,所述第二斜面(4)的倾角α为35°,所述搁脚杆(1)的内端的左下部被第三斜面(5)切削,所述第三斜面(5)的倾角β为4°。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搁脚,由搁脚杆(1)和挡板(2)构成,所述搁脚杆(1)为矩形管,该搁脚杆(1)的外端被第一斜面(3)切削,所述挡板(2)将搁脚杆(1)的外端罩住且挡板(2)的边缘延伸到搁脚杆(1)外,所述搁脚杆(1)的内端的右上部被第二斜面(4)切削,所述第二斜面(4)的倾角α为35°,所述搁脚杆(1)的内端的左下部被第三斜面(5)切削,所述第三斜面(5)的倾角β为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搁脚,脚压在搁脚杆上搁脚杆不会往后、往下倾斜,增加使用舒适度。
【IPC分类】B62J25/00
【公开号】CN105292326
【申请号】CN201510834746
【发明人】田杰
【申请人】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
文档序号 :
【 9537144 】
技术研发人员:田杰
技术所有人: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田杰
技术所有人: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